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韩文化创意产品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

2017-05-18冯根尧祝晓卉

关键词:中韩互补性两国

冯根尧 祝晓卉

(绍兴文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韩文化创意产品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

冯根尧 祝晓卉

(绍兴文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韩国是中国近邻,也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支点国家,加强中韩两国文化创意产品贸易问题研究,对于促进和繁荣地区文化创业产业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3~2012年中国与韩国的贸易数据,测算了中韩两国文化创意产品的出口相似度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了中韩两国文化创意产品贸易关系的竞争性、互补性及比较优势,从政府、产业和企业三个不同层面提出了推进中韩两国文化创意产品贸易合作的建议。

“一带一路”;文化创意产品;竞争性;互补性

一、引言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地缘相近、文化相通、经济相融,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建交20年来,两国政府间文化领域和文化产业各部门深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机制逐渐形成,特别是人文、演艺、影视领域的交流频繁。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包容发展提供了新机遇。韩国作为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支点国家,加强中韩两国文化产业的合作基础,拓展文化产业的合作空间与发展路径,对于推动两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实现区域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韩两国文化创意产品贸易出口增长迅速。根据联合国UNCTADstat数据,2003―2012年间,中国对韩国创意商品出口额从4.98亿美元增至25.23亿美元,增速达19.74%,主要包括创意设计、工艺品、视觉艺术品等,广播电视、影视音像作品、出版印刷物、新媒体等文化贸易额相对较小(图1)。韩国是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强国,2003年文化创意产品出口额为39.67亿美元,2012年增加到57.6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4.9%。其中,韩国对中国文化创意商品出口额从2.67亿美元上升到7.33亿美元,主要包括电影、电视、动漫、游戏等文化内容产品(图2)。

然而,由于受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干扰,以及韩国部署“萨德”系统的影响,中韩文化交流与合作面临新的挑战,文化贸易规模出现衰减,双边经贸关系受到重大冲击。在此背景下,理性分析两国文化创意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对于巩固两国间文化贸易关系,拓展文化创意产品合作领域与合作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图1 2003-2012年中国对韩国文化创意产品出口额变化情况

图2 2003-2012年韩国对中国文化创意产品出口额变化情况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及其分类

创意产业输出一般分为创意商品、创意服务和创意相关产品三大类。由于中韩文化贸易主要为创意商品,创意服务贸易比重较小,因此,本文重点以文化创意商品为研究对象。根据联合国贸发会关于创意产业的分类,本文将创意产品分为工艺品、音频、视频类、创意设计类、新媒体类、表演艺术品类、出版物及视觉艺术品等七大类。

表1 文化创意产品分类

商品类别编号商品名称第1类工艺品(地毯、手工艺品、编织物等)第2类音视频(电影、CD、DVD、磁带等)第3类创意设计(建筑、时装、内饰、珠宝、玩具等)第4类新媒体(大众媒体产品、电子游戏等)第5类表演艺术品(乐器、乐谱等)第6类出版物(书籍、报纸、其他印刷品等)第7类视觉艺术品(古董、绘画、摄影、雕塑等)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目前,关于两国间贸易关系的分析指标较多,学者们使用较多的主要有:出口相似度指数(Export Similarity Index,ESI)、双边贸易结合度指数(Trade Intensity Index,TII)、格鲁贝尔-洛伊德产业内贸易指数(Grubel-Lloyd Index ,G-L)和布吕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Bruelhart,B-L )等[1]-[2]。ESI主要用于反映任意两国出口产品在第三方市场的相似程度。TII主要用于表明两国间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该指标值越大越紧密。G-L指数和B-L指数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综合考查两国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结构性特征。本文沿用这一研究范式,通过测算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双边贸易结合度指数考察两国间文化创意产品贸易的竞争性,通过测算产业内贸易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剖析中韩两国创意产品贸易的互补性[3]-[5]。在此基础上,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RCA )衡量中韩两国文化创意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6],从而为深化中韩两国文化创意产业交流与合作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实证研究所用数据根据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计算得出,数据时段为2004~2014年。

四、中韩文化创意产品贸易关系的竞争性分析

1.文化创意产品出口的相似度分析

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ESI)最早由克瑞宁和芬格提出,该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某一产品或产业在同一目标市场上贸易竞争的激烈程度。ESIabGLi取值范围是 0~100,取值越大表明两国特定商品在同一市场上的相似程度较高,竞争越激烈;反之则互补性越强[1]。本文分别选择世界市场、欧盟、美国和日本为中韩两国创意产品的共同目标市场,运用出口相似度指数,对其创意产品结构的相似程度进行量化和比较(见表2)。

表2 中韩两国创意产品ESI指数

年份世界市场欧盟美国日本200467.1166.3958.2462.17200567.7261.4162.2464.07200668.4260.1863.6262.33200768.2466.1361.9361.38200868.2062.9159.7362.35200967.7259.1057.3258.47201068.6462.5856.5666.22201168.7162.2456.8864.24201267.8659.8759.6464.66201367.2559.4059.6368.11201466.0059.2162.0571.14

表2显示,2004至2014年,中国和韩国在第三方市场上的出口相似度指数较均较高。中国和韩国在欧盟、美国和日本三大市场的出口相似度指数都大于50,其中日本市场ESI在60以上,最高值更是达到了71.14;居于第二的是欧盟市场,ESI指数介于59~66之间;相对较低的美国市场,ESI指数也在56~63之间,表明两国创意产品出口更多地表现为竞争性。

从2004~2014年相似度指数的变化趋势看,在世界市场和欧盟市场,中韩两国的创意产品出口相似度指数呈现出总体下降的趋势。其中世界市场的ESI指数自2011年到2014年从68.71下降到66,欧盟市场的ESI指数自2011年到2014年从62.58下降到59.21。这表明中韩两国在应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在文化创意产品贸易强国威胁的过程中调整本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其创意产品的出口竞争性呈现逐步减弱的趋势。这为中韩两国实施差异化对外文化创意发展战略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2.文化创意产品出口的结合度分析

出口商品结合度指数由经济学家A.J.Brown提出,TII是一国贸易出口额比重与其贸易伙伴国进口额比重之间的比值,前者指一国对其贸易伙伴国的出口额占本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后者是指该贸易伙伴国进口总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TII>1,表明两国贸易联系紧密且;TII<1,表明两国贸易联系松散,TII越大,表明两国间的贸易依存度越高。根据2004-2014年中韩两国之间创意产品贸易额,测得两国的贸易结合度指数,见表3。

表3 中韩两国创意产品的TII指数

年份中国对韩国的TII指数韩国对中国的TII指数20041.4362.12720051.3412.56220061.4002.33220071.3982.64620081.6002.79820091.5902.91020101.5322.97120111.5562.97120121.7433.10020131.7362.96220141.7712.949

表3结果显示,2004-2014年中国对韩国创意产品的双边贸易结合度指数均高于临界值1,说明两国的创意产品贸易联系紧密。中国与韩国创意产品的贸易结合度指数呈现增长的趋势,中国对韩国创意产品的TII指数由2004年1.436增至2014年1.771。期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2010年的结合度略有下降但整体呈现增长态势,这说明两国创意产品贸易关系持续加强。而韩国对中国创意产品的TII指数均在2以上,最高甚至达到3.1。TII指数由2004年的2.127增至2014年的2.949,不仅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而且远高于中国对韩国的TII指数。这进一步验证了中韩两国创意产品贸易有较强的相互依存度,同时也反映出韩国对中国创意产品出口有更强的依赖性。

以上分析表明,中国与韩国创意产品贸易存在一定的竞争性,但由于两国资源禀赋以及文化消费需求的不同,两国文化创意产品贸易更多地表现为较强的结合度及相互依赖性[7],这为中韩两国加强文化创意产品双边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

五、中韩文化创意产品贸易关系的互补性分析

1.静态视角下的双边贸易互补性分析

产业内贸易指数(G-L)用于反映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变动情况,它是区分两国间贸易模式的核心指数。G-L指数越接近1表明两国双边贸易越倾向于产业内贸易;ESIabGLiG-L越接近0表示两国双边贸易表现为产业间贸易。G-L大于0.5表示产业内贸易占优势;G-L<0.5表示产业间贸易占优势。中国与韩国创意产品产业内贸易G-L指数测算结果见表4。

表4 中韩两国创意产品G-L指数

年份第1类第2类第3类第4类第5类第6类第7类20040.7000.1200.4450.5260.9420.5970.10220050.7640.1350.4420.4840.8640.7620.10920060.8610.1700.3630.5040.7230.6620.13520070.9720.1760.3340.5570.6610.8820.10620080.9450.1990.3360.6660.6020.8900.09320090.8550.2070.4410.6390.4890.9220.09420100.7890.2290.4790.5830.6120.8970.09720110.7280.2870.3730.5980.5190.8060.12220120.7290.3010.3500.6250.5900.8250.09520130.6830.3010.6310.6150.6860.7010.10620140.5660.3110.9100.6510.6640.8220.111

表4结果显示,第1类(艺术工艺品)G-L指数在0.566~0.972之间,第6类(出版物)G-L指数介于0.597~0.922之间突出表现为产业内贸易特征。第4类(新媒体)、第5类(表演艺术品)在个别年份G-L指数低于临界值0.5但整体表现为产业内贸易占优势。这说明中国和韩国大部分创意产品表现为产业内贸易特征,说明两国创意产品贸易既有进口又有出口,在整体上呈现出双向贸易的态势联系紧密,互补性强。

而第2类(音视频)、第7类(视觉艺术)G-L指数远远低于临界值0.5表现为明显的产业间贸易,说明两国创意产品的双边贸易在这些品类上出现了明显的贸易顺差或逆差在整体上呈现出单向流动的态势,互补性较弱联系还可不断加强。以韩国的娱乐产业和影视贸易为例,从“nobody”到“江南style”,从《来自星星的你》到《太阳的后裔》,一直到热度不减的各类综艺节目以及这些现象背后所对应的风靡亚洲乃至全球的音乐、制作精良的韩剧以及完善的娱乐行业,都可以看出韩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成熟度与强势性[8]。有数据表明2013~2014年我国向韩国共引进版权总数1619项,除图书引进1472项之外电视节目的引进是111项,占从韩国引进版权总数29.13%。

分析发现,导致以上现象的原因在于两国自然资源、资金和技术等要素的比较优势不同,而产业内贸易逐步取代产业间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可以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韩两国的双边贸易仍将不断地深入发展,由此可见在创意产品方面两国仍有较大的贸易潜力[9]。

2.动态视角下的双边贸易互补性分析

布雷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B-L)可以从动态角度描述两国不同时期双边贸易额的变动情况。中韩创意产品双边贸易的B-L指数测度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中国与韩国创意产品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B-L指数)

年份第1类第2类第3类第4类第5类第6类第7类2004~20050.7590.1960.5240.3650.0000.7290.1602005~20060.0000.5090.0600.5790.0000.0000.1932006~20070.0000.2000.1100.8870.1810.0000.0032007~20080.0000.5170.0590.5560.5060.0000.0192008~20090.0000.0000.0000.9781.0000.7290.0632009~20100.5360.2820.5990.3990.6530.7490.1082010~20110.0000.7280.0000.7070.0830.3140.2712011~20120.7150.0000.0000.7510.0000.9320.0002012~20130.3990.3110.5140.5490.0000.0000.3782013~20140.0000.0950.4310.0000.0000.1980.132

对照表4、表5中可知,在考察期内,中国和韩国两国文化创意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基本一致。具体表现为:第4类(新媒体产品)和第6类(出版物)表现显著的产业内贸易特征,这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和韩国创意产品的双边贸易具有较强的产业内贸易特征,说明两国在创意产品更多领域存在较大的可拓展性[10]。

六、研究总结

根据以上实证分析,从国际市场看,中韩两国文化创意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和相似度。但近年来两国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市场的出口相似度有所下降,相互之间的同质竞争性正在不断减弱。从两国市场考察,中韩两国文化创意产品贸易存在一定的相似度和依存度,由于资源禀赋及文化消费习惯的不同,两国文化创意产品更多地表现为较强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具体表现为:中国的表演艺术等传统经典文化领域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竞争力和知名度,而韩国的音视频、动漫、新媒体等创意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基于此,本文从三个层面提出深化两国文化创意产业优势领域合作的建议。从政府层面来说,应加强对话交流,文化双方优势领域的合作机遇,制定相关优先领域的合作协议与政策体系,在人才、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给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与产品贸易提供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和市场环境,为相关领域文创企业实现战略对接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从产业层面来说,加快建立和完善政府、社会、相关企业和社会机构参与的协同创新联盟体系,积极引导相关文创企业实现战略对接与合作,加强优势互补。从企业层面来说,要进一步完善创意人才的培养机制,强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要积极借鉴相关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先进的管理经验,依托本国独特的资源禀赋,挖掘各自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借助新技术、新媒体,加快文化创意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与管理创新,不断提升自身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J Oliveras,I Terra. Marginal Intra-industry Trade Index:The Period and Aggregation Choice[J].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2006,142(3):433-458.[2]E Leromain,G Orefice. New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Dataset and Empirical Distribution[J].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4,139(1):48-70.

[3]吕宏芬,俞涔.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2):56-64.

[4]韩永辉,罗晓斐,邹建华.中国与西亚地区贸易合作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5(3):89-98.

[5]关秀丽.中韩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及产业合作前景[J].经济纵横,2003(1):33-38.

[6]沈国兵.显示性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与中美双边贸易平衡[J].管理世界,2007(2):5-16.

[7]申明浩. 产业结构互补与竞争格局举证:中国与韩国[J].改革,2011(7):118-121.

[8]周松兰.韩国的脱工业化特点、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及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43-45.

[9]陈振锋.中日韩进出口商品结构之比较研究[J].管理评论,2003(10):53-59.

[10]吴宏,胡春叶.中韩产业内贸易结构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9(2):18-21.

(责任编辑 林东明)

On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in the Belt and Road

Feng Genyao Zhu Xiaohu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oxing University, Shaoxing, Zhejiang 312000)

South Korea, China’s close neighbor country, is also an important pivot point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The study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of the two countries, China and South Kore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mutual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in the region. Based on the 2003 - 2012 China and South Korea’s trade data and the estimates of the export similarity index, trade integration index and intra industry trade index of China and South Korea’s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the present paper analyzes the competitiveness, complementarity and superiority in this regard and then comes up with some proposals on the promo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from three different levels of government, industry and enterprises.

the Belt and Road;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competitiveness; complementarity

10.16169/j.issn.1008-293x.s.2017.02.010

G114;F752.7;F753.126

A

1008-293X(2017)02-0066-07

2017-02-2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支点国家文化产业优先合作领域的战略选择研 究”(16BXW063)成果。

冯根尧(1963- ),男,陕西凤翔人,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工商管 理、产业发展。 祝晓卉(1993- ),女,浙江衢州人,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中韩互补性两国
中韩30年 新挑战与新机遇——第十届中国论坛侧记
2019中韩著名教授陶瓷双人展郑东燕(韩国)作品选登
浅析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
中美两国学生高考和求职之路的比较研究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
企业外部互补性资产管理对象的选择
春秋时期公族与士夫之族的互补性——以鲁、晋两国为例
中韩FTA框架下贸易便利化的若干思考
中韩因“脱北者”隔空对峙
小句关系的多元解释与研究方法的互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