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患者输血前感染标志物862例检测结果分析
2017-05-18胡俊
胡俊
·临床经验·
输血患者输血前感染标志物862例检测结果分析
胡俊
目的:对输血患者输血前感染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检测的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862例已输血患者(观察组)输血前感染标志物检测结果,同时抽取420例个人体检人员检测结果(对照组)。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及乙型病毒肝炎表面抗体(HBsAb)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采用TRUST法。结果: 观察组检出HBsAg阳性 70例(8.12%)、丙肝抗体阳性10例(1.16%)、梅毒抗体阳性2例(0.23%),总感染率为9.51%,未检出抗-HIV,患者HBsAb阳性率为51.28%。对照组420例,检出HBsAg阳性 26例(6.19%)、丙肝抗体阳性2例(0.48%)、梅毒抗体阳性1例(0.24%),总感染率为6.90%。2组总感染率及各项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血前感染标志物检测,能及时发现患者的感染性疾病,有利于医护人员的感染保护及减少院内感染,避免医患纠纷方面有重要意义。
输血;感染标志物;HBsAg;HCV;HIV;HBsAb;TP
安全用血、合理用血是临床用血的基本原则,是救治患者,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及降低输血疾病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因患者输血后发生感染性疾病的报道屡见不鲜,加上舆论的炒作,使本来就滞后的输血学科更加受困,医患关系更加紧张。为了规范临床用血,卫生部先后颁布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要求医疗机构对预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感染标志物进行检测,主要包括HBsAg、抗-HCV、抗-HIV及抗-TP,对患者严把输血指症,规范输血治疗,避免出现因输血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同时也有利于预防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我们对本院已输血患者输血前感染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已输血患者862例为观察组,年龄5 d~89岁;输注血液制剂成分包括悬浮红细胞、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等。在此时间段内多次反复入院输血患者,只选取第一次感染标志物检测结果。选取我院体检者420例为对照组,年龄2~73岁。
1.2 方法 采集外周静脉血3~5 mL,用肝素抗凝,1 h内3000 r/min离心3 min,取上清液为待检标本,禁用严重脂浊、溶血标本,48 h内检测完成。HBsAg、抗-HCV、抗-HIV及HBsAb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试剂由科华生物试剂公司提供。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采用TRUST法,试剂由荣盛生物试剂公司提供。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阳性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862例,检出HBsAg阳性 70例、丙肝抗体阳性10例、梅毒抗体阳性2例,阳性率依次为8.12%,1.16%,0.23%,总感染率为9.51%,患者中未检出抗-HIV。患者HBsAb阳性率为51.28%。对照组420例,检出HBsAg阳性 26例(6.19%)、丙肝抗体阳性2例(0.48%)、梅毒抗体阳性1例(0.24%),总感染率为6.90%。见表1。
表1 2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及感染率比较
注:()内数字为百分率/%。
3 讨论
输血传播的疾病(transfusion transmitted diseases,TTD)是指病原微生物经输血途径感染受血者而引起的传播疾病,输血是其传播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发病高、潜伏时间短、传播更快、影响更大、危害更大,确诊TTD应该追溯病原微生物可能来自献血者或采供者及输血过程血液被相关病原微生物污染,但前提条件是先要界定患者输血前是否已经患有此病或病原菌携带者[1],因此,卫生部对经血液传播较多、较常见、危害影响大的感染性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当前主要有HBsAg、抗-HCV、抗-HIV及抗-TP。我国是乙肝地方性流行区,据2002年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一般人群中HBsAg感染率为9.09%,估计有1.1亿为慢性HBV感染者,另外,由于病毒检测的“窗口期”及隐匿性的感染,这个数字可能更大。我们的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及对照组HBsAg阳性率分别为8.12%,6.19%,略低于调查值,可能与我们的统计样本量较少有关。观察组及对照HBsAb阳性率分别为51.28%、51.43%,这表明有近一半的人群对乙型肝炎病毒没有免疫力,人群中HBsAg阳性比例又相当高,有研究表明:输注7~10 mL含有HBV血液即可发生HBV感染[2],这给输血带来了一定的风险。由于病毒检测的“窗口期”及隐匿性的感染存在,一方面对献血员易造成漏检,造成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对受血者漏检,易对患者造成误诊、漏诊,当输血时,易形成医疗纠纷,并且对医务人员带来风险。丙型肝炎呈世界性分布,全世界约有1.5亿人感染了HCV,我国是HCV的高发区,各地感染情况不一,感染率高者达到3%~5%,低者0.5%左右[1,3],来自全国12个城市的1129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61.2%有输血及用血制品史[4],早期HCV检测技术性能较差,“窗口期”为70天左右,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现在检测“窗口期”为21天左右,核酸检测“窗口期”为10天左右。近期有多个研究显示国内不同地区输血感染HCV呈现下降趋势。本检测显示:观察组及对照组抗-HCV阳性率分别为1.16%,0.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我们人口基数大,故有相当大的感染人数,在临床工作中要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要求。防范输血感染,减少医疗纠纷。在近几年发表有关输血前标志物检测的研究报告中,抗-HIV、抗-TP阳性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5]。截至2014年10月底,中国累计报告的HIV感染者近50万人,疫情总体上保持0.056左右的低流行水平。在临床输血治疗中,如果输注被HIV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传播HIV的概率达95%以上。由于我们此次调查样本量较少,未检测出抗-HIV阳性,但疫情的发展趋势及危害性,不容忽视。国家卫计委及相关部门已注意到输血传播疾病的潜在巨大风险,为提高血液安全,于2010年启动了血站血液筛查核酸的试点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2015年,血站血液核酸检测已覆盖全国,进一步降低了输血“窗口期”的风险。
梅毒的感染后检测“窗口期”较长,虽然感染后一周血液中即可发现梅毒螺旋体,但血清要4~6周才出现阳性,对献血者进行梅毒血清检测不能根本防止输血相关性梅毒的发生,这些表明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抗-TP检测的重要性,检测结果显示,患者抗-TP阳性率为0.23%。在防止输血感染梅毒方面,有一个简捷的做法:输4℃冷藏3~6 d,最好5 d以上的血液可减少梅毒的感染[6],因为此时的梅毒螺旋体已大部分裂解死亡,不再具有传染性。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一定区域内不同人群的生活、卫生条件及健康保健条件的相似,院内人群的感染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研究未进一步展开,但这个检测结果足以提示医务人员,对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感染标志物检测。有利于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及对患者的早诊治,有利于患者输血后发生感染性疾病的责任认定,有效防范医疗纠纷,有利于发现潜在传染源,对防范、减少院内感染,预防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都有重要意义。
[1] 丁海明,柯培锋,周华友.患者输血前感染性指标的检测结果及其意义[J].广东医学,2012,33(12):1772-1774.
[2] 滕世昌,于秀梅.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护[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21):3167-3168.
[3] 唐满玲,李见红,吴莹,等.输血前患者血清感染指标的检测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3):259-260.
[4] 王成宝,吕桦,聂红明,等.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129例感染途径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1):1426-1427.
[5] 王友新,钟瑜,黄玉香.输血前四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的临床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5):373.
[6] 付涌水.临床输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00-305.
10.14126/j.cnki.1008-7044.2017.03.037
R 457.1
A
1008-7044(2017)03-0328-02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输血科,安徽 蚌埠 233040
胡俊(1987-),女,检验技师,大学。
2016-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