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氧治疗时昏迷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体会

2017-05-18李双琴殷建华王俊超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高压氧气管头部

李双琴+殷建华+王俊超

【中图分类号】R45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4--02

昏迷气管切开患者因不会配合开启咽鼓管,呼吸的气体不经过鼻部过滤加温加湿,不能表达麻木、冷热、耳痛、恶心、呼吸困难等各种不适,需要医护人员全面评估、细致做好治疗护理工作。2005年2月至2016年10月,我科共收治此类病人2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昏迷气管切开术后病人26例,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25~72岁;其中重型颅脑损伤术后16例,脑出血术后6例,脑出血未手术1例,心肺复苏后1例,颅内动脉瘤术后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格拉斯哥评分3~11分。

1.2 治疗方法:采用大型三舱七门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1.8~2.0ATA,吸氧3个20分钟,中途休息2个5分钟,加压时间不少于20分钟,减压20~3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一个疗程。

1.2.1 会诊时,查阅病历资料,询问家属,分析最近的胸部影像资料和生命体征,必要时补充眼科、五官科等的检查,全面排除活动性出血、颅内血管畸形、气胸、肺大泡、高度近视、视网膜脱落等禁忌症。评估病人的精神意识状态和肢体活动程度。掌握目前病人的肺部感染控制情况、痰量的多少、痰液的性状、自行咳痰的能力,选择配套好适合的气管切开连接管。请病房护理人员调整鼻饲时间在高压氧开始前1~2小时前[1],半小时前采用雾化等方法湿化气道后,吸净气切与口腔处的痰液,更换气切套管的气囊为等量的无菌水。不是必须输液病人静脉留置针封管。气温较低时,指导病人家属自制头部支撑保暖的头罩,以便于头部保暖且气管切开处不被衣被捂严,不影响病人的呼吸。初步教会家属咽鼓管调压的方法。

1.2.2 床边接病人时,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检查气管切开处和口腔的痰液吸出情况,气切套管的气囊有无换成水囊,病人的降压药和镇静药是否按医嘱使用。提醒备好水和病人的喂水用具。指导家属把平车铺好,头部和上半身处适当垫高,以保持病人仰卧时上半身适度抬高。指导各引流管的处理方法,搬运时的正确托起部位及保持同步的方法。接送途中,上下坡时保持病人头部高位,平路时头部处于前方,以减少食物反流的可能。

1.2.3 提前消毒好舱室,准备好专用的一级供氧球囊和常规的吸排氧管道,消毒好配套的气切套管接头,备齐抢救车常规药品和器械,尤其要备好吸痰管、换药碗、无菌镊子、一次性手套、纱布、生理盐水、大小号注射器各若干、棉签、压舌板、开口器,提前加压试好舱内吸引装置。

1.2.4 安排病人头部远离空调出风口处或适当遮挡,测量BP、P、R、神智、瞳孔。夹紧各引流管,理顺并妥当安放各引流管。告知陪舱人员不带手机、手表、火柴、打火机等易燃易爆物入舱。帮助家属学会咽鼓管调压方法。

1.2.5 开始加压后,最初0~0.3ATA阶段,采用0.01~0.05ATA/min[2],陪舱人员少量频繁饮水或频繁做吞咽动作。给病人少量喂水,观察咽下后再继续喂,不会吞咽病人,协助其移动下颌使其做被动的吞咽动作[3,4],观察病人有无挠耳、烦燥、痛苦表情并及时停止加压,必要时将压力减掉0.1ATA~0.2ATA[2]。及时舱内监测血压心率,尤其是有高血压病和或高血压脑出血病人。

1.2.6 加压完成后,理顺整个吸氧通路,接上气切处的专用接头,保持整个吸氧通路的严密,让病人吸上一级无阻力的纯氧。稳压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特别是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有无脑型氧中毒的口唇及面部肌肉颤动、面色苍白、出汗、流涎等[2]。病人躁动明显时,分析原因,防止病情突变的意外。吸氧过程中,观察病人的胸廓起伏程度,有无痰液堵塞,呼吸有无费力感。遇病人呛咳时,立即取下吸氧接头,等病人咳嗽停止且呼吸正常后再接上。必要时检查末梢的血氧饱和度,吸净痰液。观察气切连接处有无脱落,以保证吸氧的有效性。

1.2.7 因加压和空调吹风设备的使用,注意观察病人的冷热,及时擦干汗液,增加或减少覆盖衣被,防止病人受凉和过热大量出汗。气切病人颈肩部不易盖被,另外备好适合的覆盖物。躁动病人防坠落,防吸氧装置松懈和脱落。

1.2.8 每次中途休息,取下气切接头时,用清洁的一次性手套外罩好接头,防止污染,气切处还用无菌纱布覆盖好。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平车上翻身拍背,吸出气切、口腔处痰液。

1.2.9 减压时,打开各引流管,测量生命体征,注意温度下降及时增加衣被保暖,必要时使用空调保暖。遇病人咳嗽或抽搐时,暂停减压,防止肺气压伤。

1.2.10出舱后吸氧接头用有效氯500mg/L浸泡30分钟以上,下次使用时用灭菌生理盐水或蒸馏水冲净再使用,专人专用[5]。其余舱内吸氧管道、吸痰装置也是专人专用,定期更换和消毒。

2.体会

2.1 昏迷气管切开病人病情重,各种基础病和并发症多,病人不能自述病史,更需要医务人员全面收集资料,排除禁忌症,为安全治疗提供保障。

2.2 高血压病人的降压药和躁动病人的镇静药正常使用保障了治疗的安全有效。鼻饲时间的调整和提前半小时的湿化气道吸痰,很好地预防了呕吐窒息和痰液堵塞。

2.3 接送痰量较多病人途中备好吸痰用具,另外准备50ML注射器,以备随时吸痰,呼吸功能较差的急救病人医护全程陪伴还需随身备好简易呼吸器。

2.4 昏迷、气管切开、留置胃管病人在平车上半身适度垫高,以利于头部引流和呼吸,减轻头部水肿,减少食物反流机会。2.5教会家属自制头部保护罩,略大于头部的干净纸盒,剪去相当于枕部和下颌部的纸框,保留其余四面,气温较低时罩于病人头部,预防气管切开处被无意覆盖,还可在纸盒上外罩衣被進一步保暖。

2.6 吸氧接头开舱前用无菌水冲净甩干衔接于舱内常规吸氧装置上并外罩一次性手套,每次中途休息时再用手套外罩,以防污染。

3.讨论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心脑肺复苏十分有利,越早开展促醒率越高。[6]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重症病人进行高压氧治疗促进神经系统的恢复,笔者科室20多年的时间里不断学习探索总结,运用上述方法,安全地治疗了昏迷气管切开重病人近千人次。此26例病人中,其中治愈4例,好转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4%,无一例发生氧中毒、肺气压伤、误吸等严重并发症,取得了临床医生的认可和病人家属的满意。

参考文献

[1] 刘青. 高压氧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昏迷患者的护理[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8).

[2] 高春锦 杨捷云 翟晓辉. 高压氧医学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9.

[3] 宁小云. 气管切开后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的护理干预[J].医学信息,2009,1(9):211-212.

[4] 严凤慧,王利均等,文艳梅,宋琴. 高压氧舱内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23:84-85.

[5] 林宗霞. 气管切开术后病人高压氧治疗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6):1657-1658.

[6] 孙素秦,赖凌英.简易皮囊加压通气在高压氧舱内的应用护理1O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15—16.

猜你喜欢

高压氧气管头部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吸氧真能减压缓解脑疲劳吗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气管支架助儿童畅快呼吸
旅行休憩小头枕
长颈鹿
高压氧治疗3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蚝壳巧制作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ICU应用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