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词语辨释两则
2017-05-18杨小静
作者简介:杨小静(1992-),女,汉族,河南许昌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01
一、宿诺
《论语·颜渊》中有“子路无宿诺。”对于句中的“宿诺”,何晏集解云:“宿,犹豫也。子路笃信,恐临时多故,故不豫诺。”朱熹集注云:“宿,留也,犹宿怨之宿。急于践言,不留其诺也。”清人于鬯则云:“欲诺即诺,不俟经宿而为无宿诺。……即不俟经宿而始诺也。”
笔者认为朱熹的解释比较合理,“宿”应该释为留,“无宿诺”就是“不会留下诺言不兑现”。 原因如下:
首先,古代典籍中“宿”有“留”的意思。“宿”在古汉语中有“留”的含义。《广雅·释言》:“宿,留也。”《论语·乡党》:“祭于公,不宿肉。”何晏集解引周氏:“助祭于君,所得牲体,归则班赐,不留神惠。”《汉书·严安传》:“宿兵于无用之地。”颜师古注:“宿,留也。”皆可证明“宿”有“留”义。古汉语中又因此出现双音词“宿留”,用例如《史记·孝武本纪》:“宿留海上,与方士传车及间使求仙人以千数。”司马贞索隐:“宿留,迟待之意。若依字读,则言宿而留,也是有所待,并通也。”《后汉书·韦义传》:“今岁垂尽,当选御使,意在相荐,子其宿留乎?”李贤注:“宿留,待也。”《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逊书与琮曰:‘卿不师日磾,而宿留阿寄,终为足下门户致祸矣。”
其次,形式相同的结构中,“宿”是“留”的意思。在《荀子·大略》中,“君子之學如蜕,幡然迁之。故其行效,其立效,其坐效,其置颜色,出辞气效。无留善,无缩问。”,唐代杨倞注为“无宿问”。句中的“无留善,无缩问”是平行句式,“宿”和“留”处在相同的结构位置上,意义应当相同。杨倞注释“无留善”:“有善即行,无留滞也。”将“留”释为“留滞”,那么,“宿”也应该是留滞或遗留的意思,“无留善,无缩问”就是不要留下善行不做,不要留下问题不问。
最后,“宿诺”在文献中均释为“留下诺言”。《三国志·魏书·杜畿传·恕》裴松之注引《魏略》:“事无宿诺,时出案行。”陈子昂《堂弟孜墓志铭》:“故言不宿诺,行不苟从。”这两个用例中的“宿诺”都是留下诺言的意思。同样结构的“宿诺”、“宿问”出现时期相同,也都是与孔子的弟子有关,常常用作互文,如明代杨慎《丹铅全录·续录》:“子路无缩诺,宰我无宿问。”清代程大中《四书逸笺·折狱章》:“人知子路无宿诺,不知宰我无宿问。”“宿诺”与“宿问”互文,既然“宿问”是留下疑问,那么“宿诺”中的“宿”也应该是留下的意思,所以“无宿诺”释为“不会留下诺言不履行”。
综上,将“宿”释为“留”更恰当。
二、不日
《孟子·梁惠王上》:“庶民攻之,不日成之。”朱熹集注:“不日,不终日也。”笔者认为朱熹对于“不日”的解释不恰当,这里的“不日”应该是不设期限的意思。
首先,从原句的上下文和原文的用意来看,“不日”不应该是“不到一日”的意思。“庶民攻之,不日成之”,是引用自《诗经》,是《诗经·大雅·灵台》第一章中的原句。《诗小序》中说:“《灵台》,民始附也。文王受命而民乐其有灵德,以及鸟兽昆虫焉。”意思是,《灵台》其实是颂扬周文王盛德的诗,全诗根据诗句意义,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文王之德德及百姓,第二部分写文王之德德及鸟兽虫鱼,第三部分是以礼乐赞美文王之德。第一章的“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就是写文王盛德,百姓知道他要建灵台,自发赶来帮忙。全诗都旨在赞颂文王之德,所以此处也应该符合全诗的基调强调文王爱民,而不应该是强调建造灵台之快。
另外,古代有在工程开工之前设定完工期限的传统。
《左传宣十一年》:“荐艾猎城沂,量工命日。”杜预注云:“命作日数”。《左传昭三十二年》:“士弥牟营成周,量事期”杜预注:“知事几时成”。由此可见,古人在开工前会为整个工程所需的时间做一个预算,设定好完工之期。按照正常情况,周文王在开始建造灵台之前,也应该要设定工程完结的期限,但正是因为文王有一颗爱民之心,所以不忍设定期限,文王的这一举动更加反映出他的盛德。
其次,从建筑实际所需时间来看,“不到一日”是不符合事实的。先秦时期的台的体量是很大的,根据《三辅黄图》记载,周灵台,高二丈,周回百二十步。宋程大昌《雍录》引魏王泰《括地志》“灵台孤立,高二丈,周围一百二十步也”。显然,建造灵台是个浩大的工程,而这么大的工程量在一天之内是不可能完成的[1]。
再次,根据孟子的用意和他劝谏的一贯风格来看。孟子是一直在劝谏梁惠王做一位贤明的君主的,而梁惠王又是一个比较急功近利的人,如“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等言论,孟子想要他的劝谏有效,就需要明确地为梁惠王指出成为贤王之后的利益所在。也就是说,孟子是拿周文王来给梁惠王树立一个活生生的贤明君王的榜样,如果你能成为文王那样的君主,百姓也会自发来给你建灵台,即使你不设期限,百姓也会帮你很快把它建好。
所以,综上所述,“不日成之”中的“不日”应该是“不设定期限”的意思。
注释:
[1]转引自张艳《<诗经·大雅·灵台>研究》[D]山西大学2014.
参考文献:
[1]凌丽君.《辞源》“宿饱”“安堵”条考释[J].励耘学刊(语言卷),2013(1).
[2]张艳.诗经大雅灵台研究[D].山西大学,2014.
[3]江晓原.从周文王赶建灵台谈起[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2).
[4]赵平安.释“宿饱”[J].中文自学指导,1997(6).
[5]杨四利.“不日”是“不到一天”吗?[J].语文月刊,2011(1).
[6]朱熹.孟子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