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影响诗歌翻译的因素

2017-05-18杜月丽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2期
关键词:社会背景诗歌翻译读者

摘 要:诗歌是一种融合了艺术性与创造性的文学体裁,被认为是语言艺术的最高形式。相应地,诗歌也被认为是最难翻译的一种文本类型,译者除了要在翻译中充分表达原作者的意思外,还要追求节奏和形式。有人认为诗歌“不可译”,更是把诗歌翻译当做最后的“巴别塔”。但文学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离不开翻译,诗歌也是如此。诗歌始终是文学翻译中绕不过去的体裁。诗歌翻译活动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以《西风颂》的一个译本,即王佐良先生的译本为例,从译者、社会因素、读者三个方面分析影响诗歌翻译的种种因素,以促进今后的诗歌翻译实践。

关键词:诗歌翻译;译者;社会背景;读者

作者简介:杜月丽(1993-),女,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2-0-03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开放程度日益加深,中西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学作品涌入中国,与此同时,中国的翻译界也迎来了新的高潮。近日,谷歌推出神经网络翻译器,机器翻译的准确性又上了新的台阶。这大大提高了翻译的效率,特别是理科类技术类,但机器翻译还远远达不到文学翻译的标准。 而在诸多文学体裁中,诗歌既具有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又具有一定的节奏与韵律。“诗歌翻译也是文学翻译中比较难的。因为诗歌除了要再现原作的语言的意义外,还要传达出原作的形式和意境美,以及原作的韵律美。”[1]中西方在文化、语言的语法结构、形式、词等方面的差异更为英诗汉译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使得英诗汉译难上加难。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中国的著名诗歌翻译家闻一多、王佐良、许渊冲等人的翻译风格进行研究,例如黄丽娜的《闻一多诗歌翻译研究》,钱雅欣的《许渊冲文学诗歌翻译理论研究》等等,也有学者对同一首英文诗歌的不同译本进行比较分析,像李忠霞的《<西风颂>译本之比较分析》, 张冀的《试评<哀希腊>的两个译本》,也有学者从新批评,意向重构等角度对诗歌翻译进行研究。但是诗歌翻译受多種因素的影响,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如译者的生活经历,素养高低,翻译主张等,客观因素有时代大环境,主流价值观,社会开放程度,社会发展阶段,读者群等等。这些都对诗歌翻译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细致研究,不仅有助于诗歌翻译工作的展开,为读者提供质量更高的译本,而且会促进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西风颂》是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作品,历来被视为世界诗歌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雪莱所有的抒情诗中的上乘之作。自20世纪20年代郭沫若把这一传世之作移植过来之后,陆续出现了十几种译本。周平仪将诗歌的翻译比作“奇花异草的移植,存活已属不易,想要它在异国的土地上催灿吐艳,非付出巨大的匠心和艰辛的劳动不可。”[2]本文所要分析的译本(即王佐良的译本)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王佐良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处对《西风颂》进行了翻译,他的译文虽也有一些瑕疵,但全文一气呵成,从语言,风格,韵律上,都较好的地传达了原文震撼人心的力量,读起来朗朗上口。本文试图以王译《西风颂》为例,从译者的主体性,社会因素,读者三方面来探讨影响诗歌翻译的原因。

2、影响诗歌翻译的因素

影响诗歌翻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开放程度、发展阶段、受众、读者的水平高低等为译者和外国诗歌提供了舞台,这些影响因素是客观的。译者的素质、翻译观、个人经历、生活背景等等这是影响诗歌翻译的主观因素。译者在翻译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在开展翻译活动时,要考虑读者的感受,会受到客观条件的束缚。

2.1译者的主体性对诗歌翻译的影响

翻译就像一座桥,为两种不同的文化提供了交流的途径,而译者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译者决定着翻译活动的展开,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但译者在开展翻译活动时,又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2.1.1译者的翻译观

王佐良先生在译诗方面崇尚直译。王佐良先生强调翻译的忠实性。他曾指出“诗歌的翻译又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翻译,要尽可能地顺译,必要时直译”[3]他主张在翻译中要尽量保持原作的风味。他所译的西风颂以也较好地传达了原文的思想内容。

另一方面,王佐良先生主张以诗译诗,但这一点也是建立在直译的原则之上。在《英国诗文选译集》序言里王佐良特别强调:“此中的体会,主要一点是译诗须像诗。这就是说,要忠实传达原诗的内容、意境、情调 ;格律要大致如原诗(押韵的也押韵,自由诗也作自由诗),但又不必追求每行字数的一律;语言要设法接近原作,要保持其原有的新鲜或锐利,特别是形象要直译。[4]

What if my leaves are falling like its own!

The tumult of thy mighty harmonies

Will take from both a deep, autumnal tone,

纵然我们都落叶纷纷,又有何妨!

我们身上的秋色斑烂,

好给你那狂飙曲添上深沉的回响,

这几句诗中的“落叶纷纷”,“秋色斑烂”,“狂飙曲”用的非常美,作者并未拘泥于原文,而是用诗一般的语言来翻译,提升了译文的美感,不仅做到了“信”和“达”,还实现了“雅”。

2.1.2译者的文化素养

“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者必须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 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译作。没有良好的艺术修养, 译文的艺术美感,就有可能荡然无存, 译文的水平自然大打折扣。”[5]翻译诗歌对文学工作者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诗歌语言简单凝练,带有很强的艺术性,对韵律节奏也有较高的要求。王佐良先生本身学贯中西,学识渊博。深谙中国文化,用浅近的文言文翻译《论读书》,其译本广受赞誉。另一方面,他对英文诗歌也颇有研究,很多理论著作都是与英文诗歌有关。在文学翻译方面既有实践又重理论。所以王佐良先生翻译的《西风颂》读起来朗朗上口,不仅把原作雄浑磅礴的气质表达出来,而且佳句名译处处可见。同时在风格和韵味上也十分贴近原文。

2.2社会因素对诗歌翻译的影响

“翻译活动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交流活动,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演变而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社会因素对翻译的选择,翻译的接受和传播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6]任何时期翻译活动的展开都离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诗歌翻译也不例外。

2.2.1文化因素对诗歌翻译的影响

严复在十九世纪末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主张,自其理论提出以来,一直被诸多译者视为金科玉律,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推崇。与此同时,西方的译论与20世纪70年代开始陆续传入中国。王佐良在作为主要生活在20世纪上半叶的譯者,不可避免地受到严复“信,达,雅”的影响,在诗歌翻译中加入了自己的审美,不但使译作在最大限度上忠实于原作,传达了西风横扫大地,席卷长空的磅礴气势,而且全诗富于美感,极具审美价值。

五四运动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自此以后,白话文成为社会主流,文言文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因此王佐良在翻译诗歌时,顺应了社会的发展潮流,没有像翻译培根的《论读书》一样,用浅近的文言文翻译,也没有用文白夹杂的语言。

2.2.2社会发展阶段对诗歌翻译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翻译有着不同的选择和需要。”[6]20世纪80年代,中国刚刚从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中走出来。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的发展几乎停滞,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而这次革命对中国文化界的影响几乎是致命的。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后的中国人民迫切需要摒弃已有的腐朽思想,接受先进文化的滋养,迎接新生活。雪莱的《西风颂》气势磅礴,文笔飘逸、想象奇特、形式完善,描绘了西风横扫大地、席卷长空、震撼海洋这一自然景观,歌颂了西风摧枯拉朽、孕育新生命的“毁坏者”兼“保存者”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反抗黑暗、向往光明的革命激情。这正好符合当时中国的现状,符合广大人民的诉求。

从王佐良的译本中也可以看出来:

Drive my dead thought over the universe

Like withered leaves to quicken a new birth!

王译:把我的腐朽思想扫出宇宙,

扫走了枯叶好把新生来激发

Be through my lips to awaken earth,

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

王译:向那沉睡的大地,那我的嘴当喇叭,

吹响一个预言!

这几句中的“腐朽”,“扫出”,“沉睡的”翻译地十分到位,只有把腐朽的思想全部扫出去,全部摒弃,新的,先进的,积极的思想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对当时的中国也是一样。刚刚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浩劫的中国急需扫除旧的,腐朽思想,寻求新的思想来指导各项工作的展开。

2.2.3社会开放程度对诗歌翻译的影响

社会的开放程度直接影响翻译活动的展开。因为开放程度决定着外来作品在本国的多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翻译活动几乎停滞不前。“一切外国译本,包括‘内部发行的,都停止出版,内部参考的刊物也一律取消。”[6]而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引来了春天,外国诗歌翻译也迎来了一个高潮。雪莱的《西风颂》也陆陆续续被翻译成十几个版本。而且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加深,越来越多的外国诗歌涌入中国,而在不同时代翻译同一首诗歌,亦或是在同一时期对不同诗歌的翻译想象愈加普遍。

2.3读者对诗歌翻译的影响

“翻译作为一种复杂的跨语言、文化的交际活动, 绝不仅仅是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机械转换。读者作为一个不可缺少、与译者密切相关的主体, 他们在文化内涵、语言表达、思维方式上与原文读者的差异往往对译者的翻译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7]文化大革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可以接触到外国文学,而不仅仅是某类人的特权。 所以王译《西风颂》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用了很多口语化的词句。

Thou, from whose unseen presence the leaves dead

王译:不露脸便将落叶一扫而空

Of the horizon to the zenith's height,

王译:愣把她的长发遮住了半个天

So sweet, the sense faints picturing them! Thou

王译:那香气光想想也叫人醉倒

Driving sweet buds like flocks to feed in air

王译:驱使羊群般的蓓蕾把大气猛喝

以上例子中的“不露脸”,“愣”“光想想”,“猛喝”这些词带有浓浓的口语化色彩,虽然这些词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原诗的磅礴气势,降低了诗的美感。但也使得原诗更加通俗易懂,从而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3、结论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绕不过去的一种体裁,随着中国的发展,必会有越来越多的诗歌涌入中国,而中国的诗歌也必将会更多地走出去。而与此同时,大众的受教育水平会逐步提升,审美也会逐步提高。相应地,他们对诗歌翻译的要求也会越来越严格。因此要想把诗歌翻译好亦是不容易的。译者在具备职业道德的基础上,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文学修养、艺术感悟能力等等,特别是对于诗歌翻译,更是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只有在提升自我的同时,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将自己融入时代的大环境下,诗歌翻译才能愈加繁荣。

参考文献:

[1]何其莘, 仲伟合, 许钧, 主编. 高级文学翻译[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2]周平仪. 翻译与批评[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3]王佐良. 翻译:思考与试笔[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4]王佐良. 英国诗文选译集[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0.

[5]刘建东. 谈文学翻译的艺术及译者的艺术修养[J]. 海外英语, 2013.

[6]许钧. 翻译概论[M]. 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7]]邓艳. 从接受美学看读者因素对翻译的影响[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版), 2009.

猜你喜欢

社会背景诗歌翻译读者
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
从日剧《直美与加奈子》看中国人的形象
诗意与诗体的“旅行”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诗歌翻译
浅析冯梦龙“三言”中的历史文人形象
殉俑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爱情婚姻观
“《读者》光明行动”(26)
“《读者》光明行动”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