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指向写作,巧破写人瓶颈

2017-05-18金红芝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7年5期
关键词:监生草房子外貌

金红芝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教阅读,但学生的习作水平、语文综合素养却并没有大的提高。如果将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渗透进阅读教学,在读写间架起一座桥梁,让读写成为相得益彰的整体,就既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深度和阅读宽度。

一、整组阅读明人物特点

“人物描写一组”和《草房子》中的人物都特点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教学目标直指习作——写一个有特点的人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及字词的基础上,将教材中的几篇文章和《草房子》中的片段进行对比阅读,感受不同人物形象的不同特点。如:小嘎子的机灵和好强,严监生的吝啬,秃鹤的秃等。这也告诉学生:写一个人,我们要抓住人物身上的某个突出特点来表现,不要泛泛而谈。这种整合教学要充分借助学生的合作学习,通过任务驱动,激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梳理。学生细读文本,整体感受人物形象,明确写作中不贪多求全、只抓人物的某个特点来写。如《草房子》中的秃鹤给每位孩子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故事就是紧紧围绕一个“秃”来写的,不管是写发生在秃鹤身上的事情还是其外貌。

二、回归文本练表达方法

人物特点通过怎样的方法展现才能体现人物的鲜活个性呢?可指导学生回归文本寻找方法和规律。

例如,严监生在临死之前,他的招牌动作就是伸着两根手指时的摇头,学生在相关语段中圈出了这些短句:“伸着两手指头、把头摇了两三摇、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把眼闭着摇头”,学生的批注是:三次摇头都是不同的,尤其第二次不仅反映出严监生极为着急,而且“把两眼睁得滴溜圆”,这些神态和动作的描写感受到严监生“吝啬”“爱财如命”的特点。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发现了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才是破译人物心灵的密码,才能了解人物的所思所想。这样学生提炼出写好一个人物特点的方法有:列举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

三、品读词句悟表达密妙

对同一个人物的同一个特点的描写,有的孩子语言干巴滞涩,有的流畅灵动。这当然是由于孩子的语文综合能力不同,在这一点上需要孩子本身的语文素养和平时的积累语用。老师仍然需要在平时的阅读课中引导学生向优秀作品学习。利用合适的读物(教材+课外书籍)为样本,帮助儿童找到表达的秘密。在教学中我就依托了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草房子》中的人物描写方法。我让学生重点阅读书中曹文轩描写桑桑、秃鹤、纸月的片段,发现规律,虽然之前孩子们已经读得不亦乐乎,但关注内容和情节更多,没有对表达这方面关注过。通过再次阅读他们惊喜地发现,作者也是抓住诸多人物的某一个特点将人物活灵活现、立体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比如秃鹤的“秃”、纸月的“白”。

一个“秃”的特点有什么好写的呢?我请学生仔细研究一下: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表达的效果好在哪里?学生很快发现这是外貌描写。整段外貌描写就围绕“秃”字展开,不啰唆、不重复,形象生动,就像剥笋一样由表及里进行描写。从直观地看到脑袋“光溜溜”的样子,再写脑袋光到什么程度,并进一步用形象的比喻凸显光得发亮;不仅如此,还从人们的感觉再进一步表现他秃得是那么彻底,让人产生摩挲的欲望。作者将自己的感官充分调动,发挥了无限的想象力,将“秃”的特点一再强调和描摹,给人鲜明的印象。

带领学生一遍遍地在文字间穿梭来回,领略文字表达的美妙,感受人物的心跳。就算学生的写作水平暂时不能突飞猛进,但在他们的心中已经播下了种子,终有一天会发芽。

四、联结生活架读写桥梁

当学生领会经典作品的表达奥秘之后,需要的就是聯结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照例子的表达方式来依样画葫芦。依托教材,以教材的文字为参考,带着写作中的问题进行阅读教学,在阅读和写作之间架起一座读写的桥梁,在自悟自得中突破写人难的瓶颈,这是读写结合的妙处所在。在此环节,我请学生写一写自己身边的小伙伴,要求抓住一个特点,可以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来表现,然后请同学们猜猜是谁。学生兴趣被激发,又有教材文字作参照,也不觉得之前感觉很难的写人作文有多难了。

让我们将“阅读指向写作”进行到底,在阅读教学中孕育“写作意识”,帮助学生解决写作难题,翻越写作障碍,如管建刚老师所说,真正实现“作文”和“阅读”的链接,真正实现了“读”“写”的完美融合。

(作者单位:浙江衢州市柯城区鹿鸣小学)

猜你喜欢

监生草房子外貌
冤案:严监生不是超级吝啬鬼
不识“斋戒”闹笑话
从《草房子》探讨儿童文学里“中国故事”的讲述
外貌描写慎“化妆”
外貌与内在
想飞的草房子
18岁县令破解无伤痕命案
独有的精灵——读《草房子》有感
爱着草房子
请你们,把我们的外貌还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