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子银行体系对甘肃金融发展的影响

2017-05-18高越

时代金融 2017年12期
关键词:金融稳定影子银行金融监管

【摘要】影子银行体系是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相互博弈的产物,影子银行体系的兴起与发展对我国金融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尤其在甘肃地区较为落后的金融体系及环境下,影子银行在打通经济主体储蓄-投资渠道,助力打造多元化投资渠道和提高金融配置效率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但同时其期限错配和高杠杆率累积的风险也对甘肃金融稳定性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因此,本文提出了正确合理地引导影子银行发展并采用多元化监管的策略,同时积极促进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使影子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相互融合更好的服务于甘肃地区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影子银行 经济发展 金融稳定 金融监管

2007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影子银行其期限错配和高杠杆率被认为是因此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影子也由此进入公众的视野并得到高度关注,国内外学者对于影子银行的研究也不断升温。虽然中国由于其特殊的经济政策及经济环境并未收到太大的影响,但于一方面基于金融危机的强大破坏力,另一方面是随着我国影子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便随的一些出楼端倪的问题,使我们研究影子银行变得意义重大。于此同时,影子银行也在补充传统融资渠道的不足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本文基于甘肃其现有的影子银行现状,分析影子银行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并根据影子银行对地区金融发展中的利弊,给予一些对影子银行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影子银行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2007年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首次提出影子银行的概念,影子银行指处于监管之外却行驶着传统银行职能与银行隶属于平行关系的金融体系,因此影子银行又被称为平行银行。FSB(金融稳定委员会)将影子银行定义为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有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

国内学者易宪容认为我国影子银行主要是银信合作理财以及地下钱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周小川认为中国影子银行主要包括私募股权基金,私募投资基金以及开展银信理财业务的金融机构等。巴曙松认为我国与欧美国家的影子银行不同,欧美国家的影子银行大都是采用多次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而我国的影子银行主要功能是为企业提供贷款,并依附于商业银行完成信用创造。

2014年国务院下了《107号文件》,该文件将中国的影子银行分为三类:一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二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监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三是机构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或规避监管的业务,包括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证券化、部分理财业务等。《107号文件》的下发对影子银行体系有了相对确定的分类,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工作有了一定指导性。

关于影子银行发展与金融发展的关系研究方面,国外学者大都认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监管环境是影子银行赖以发展的原因,而影子银行其多次的系统资产证券化,使其拥有高杠杆性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这也加剧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给金融监管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我国学者的主要观点,杨英认为影子银行的出现缓解了小微企业贷款难得境况,有利于民间资本进入小微企业。陈剑、张晓龙根据通过从我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货币供给量的冲击三个方面的研究,认为影子银行发展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二、甘肃省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及影子银行对甘肃金融发展的影响

(一)甘肃省影子银行发展情况

甘肃省目前存在的影子银行体系主要有两大类:银信理财产品、民间借贷。银信理财产品主要是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公司进行合作而开发的产品。主要合作方式是商业银行把卖出的理财产品所获得的资金委托证券和信托等金融机构进行投资,其中的投资方向是:同业存款、信贷类资产、货币市场工具、票据资产等。一些资金还是流向了产能过剩行业,存在着期限错配的风险。另一类是民间借贷,民间借贷主要是一些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地下钱庄等。根据企业民间融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省内的资金借贷大都期限较短,主要是用于短期的资金周转,资金主要来源于一些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及个人,由于大多的贷款业务还是通过传统商业银行,因此民间借贷的资金供给者大都是个人,中介结构规模还相对较小,贷款的方式以无担保、仅凭信用融入资金的方式为主,由于风险的因素,借贷双方主要是以关系为基础,虽存在一些企业几个人出现信用违约的现象,大部分借贷都能到期收到本金,但随着民间借贷的不断扩大,后继的风险也将增大。

(二)影子银行对甘肃金融发展的影响

1.影子银行发展对传统银行模式的冲击。影子银行对甘肃金融的首要影响是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因为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存贷款利差,影子银行产品的高收益率和其丰富的金融产品使得在市场自发调节下资金流入了影子银行体系,从何对传统银行的吸储能力造成了挤出效应,使以利差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传统商业银行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此外,除了在吸储客户之间的竞争,利率市场化下的利差的缩窄,也无疑加剧了传统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体系的竞争,迫使传统商业银行进行经营模式的转型,以此来应对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这就要求传统商业银行将更加注重加强金融创新,提升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把原来由于信用程度较低的中小企业逐渐发展为信贷对象,争取更多的客户,同时不断拓宽业务范围,加快形成多元化的盈利增长格局,这种竞争的局面也使得地区金融机构和经济的全面升级,有助于加快地区金融深化。

2.促进甘肃金融发展,使投资渠道多元化。我国影子银行兴起主要是因为长期的金融抑制下投融资通道的不畅通和投资者对于投资需求的不段增加。随着商业银行监管日趋严格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完善,商业银行利差逐渐减小,营业能力收到严重的影响。尤其在甘肃这种金融欠发达地区,资源分布极为不平衡,一些中小企业、三农、新兴产业的不到有效资金的支持,信贷的责任制与贷款对象的背景审核极大限制了中小企业要从商业银行取得资金的能力,影子银行其灵活、快捷的特点以及可以进行信用创造的特性,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使资金有效地流入实体经济,弥补了传统银行信贷服务的不足。另一方面影子银行的兴起极大的丰富了投融资渠道,在人们日益升温的投资需求驱动下,影子银行产品的多样性造就了多元化的投資选择,这也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投资愿望,也提高了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了资源配置结构,并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3.影子银行的发展降低了甘肃地区金融稳定性。随着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除了对传统信贷渠道的补充作用,影子银行也带来了风险。银子银行体系的理财产品业务的运作中由于监管的“真空”,部分资金来源不明,其内嵌风险的理财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资金的投向也是一些产能过剩行业,这些行业普遍存在期限不匹配的问题,由此会引发一连串的系统性风险。此外,伴随影子银行滋生的大量信用违约,使得更多的投资者暴露在风险之下,金融产品特别是一些金融衍生品的出现和产品开发者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大了人们的风险预期,使人们对于市场信息极为敏感,极可能引发市场的大规模波动,从而无法如期获得收益。综上,影子银行体系的出现和发展会使甘肃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降低,特别是在目前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宽松环境下,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势必会影响地区金融的稳定性。

三、结论与对策

甘肃作为落后地区和影子银行的关系是彼此需要的,甘肃金融发展之后,金融机构较发达地区来说还是太少,地方政府管理理念滞后,对于金融经济活动还存在诸多的行政干预,影子银行在给甘肃带来了增强市场活力,丰富投融资渠道等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随其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大了地区金融的风险,尤其甘肃金融风险的管理意识和能力都较为薄弱。因此,正确合理的引导影子银行使其步入合理合法之路,加强竞争机制,推动金融创新,并不断完善地区监管,引入审慎监管理念,加强风险监测,对于影子银行体系更好的融入当地经济,服务于当地经济,有着重大意义。

(一)正确合理引导甘肃影子银行发展

影子银行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有利有弊,对于影子银行我们应该合理分辨哪些是良性合理促进经济发展的,哪些是恶性需要摒除的,因此正确引导甘肃影子银行发展使其在有效的监管下健康发展也是优化影子银行体系和降低其带来的风险的主要对策。第一,将以规避监管而创新的的影子银行产品及业务纳入到正式贷款的管理业务中,并在类影子银行体系中引入风险和不良债务考核机制;第二,为影子银行搭建平台,加快以影子银行为基础的二级市场的建立,让其在特定的平台进行运作,极大的发挥影子银行规模下的资源配置效应,提升资金投资-储蓄效率,同时也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第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详细的明确影子银行的分类及运作的法规,明確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将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子银行体系尽快纳入到合法的渠道中。

(二)建立多元化监管体系

针对影子银行运行机制,引入合理的多元化的监管体系很有必要。所谓多元化监管体系就是分层分类监管、动态监管、预警机制。尽管107号文件对于影子银行有了基本的分类,但其定义在多变复杂的影子银行体系中还存在模糊的区域,因此分层分类监管便是明确各层次的监管范围和义务,加强各层次监管间的协调与配合,对于不同的影子银行形态实行分类分层监管,以此避免监管重叠和监管真空的出现;动态监管主要是实时监测影子银行的规模及其各项指标的变动,为预测风险做好数据准备;预警机制是设定风险的界限,把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此外,还要扩大监管对象的范围,加速银行去表外化的进程并加强传统银行及影子类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力度,定期将关键指标和信息上报给监管部门。

(三)加快商业银行业务转型,营造良性竞争环境

影子银行一方面起着分散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影子银行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依靠商业银行进行信用创造,因此,与商业银行的这种交叉关系使得风险很容易传播至传统商业银行内部。在此冲击下,商业银行应该加快经营模式的转型,不断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还要有效的数到投融资渠道,把原本忽略在外的信贷对象纳入到信贷名单中,在竞争中转变自己的盈利模式。另外,积极鼓励商业银行进行转型,引导商业银行加速理财产品表内化进程,提升银行资产管理和风险管控能力。在这种良性竞争和不断融合之中,互补不足,更好的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伯南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影子银行与金融稳定[J].中国金融,2012,(12).

[2]巴曙松.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的监管[J].中国金融.2009,(14).

[3]巴曙松.应从金融结构演进角度客观评价影子银行[J].经济纵横.2013,(04).

[4]谢瑞芬.我国影子银行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华北金融[J].华北金融,2014,(03).

[5]毛泽盛,万亚兰.中国影子银行与银行体系稳定性阈值效应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2,(11).

[6]刘澜飚,宫跃欣.影子银行问题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2,(02).

[7]易宪容.影子银行)信贷危机的金融分析[J].江海学刊,2009,(3).

[8]王增武.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为例[J].中国金融,2010,(23).

[9]袁増霆.中外影子银行的本质与监管[J].中国金融,2011,(1).

作者简介:高越(1989-),男,甘肃兰州人,兰州财经大学2014金融工程学术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风险管理。

猜你喜欢

金融稳定影子银行金融监管
信用衍生产品的风险转移功能综述
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与新模式研究
论金融监管与金融行政执法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