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云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设计与分析

2017-05-18何坤邹霞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云平台翻转课堂

何坤++邹霞

摘 要:翻转课堂作为目前教学领域的热点,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转课堂的优劣和发展、教学设计、与MOOC的结合等方面。[1]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如何在翻转课堂中设计教学流程开展有效的教学是最关键的问题。本研究从对四川某中学翻转课堂观摩和实地调查出发,结合学生学习模型和学习能力构成要素等相关理论框架,运用教学设计原理对云平台下的翻转课堂流程进行设计,拟为目前基于云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提供一种可操作的流程范例,旨在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云平台; 翻转课堂 ;教学流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0-0084-04

随着翻转课堂的不断发展,部分学校开展了翻转课堂实践并已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支撑翻转课堂的教学平台不断涌现,同时在实践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笔者在对四川省某中学翻转课堂观摩和实地调查中发现,虽然技术基本可以满足目前师生的需要,但在教学实践中却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很多教师不知道云平台下的“翻转课堂”教学的流程是什么,更不知道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如何去设计相应的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对翻转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缺少科学的指导,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在翻转课堂中的知识水平、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的提升。

本文结合该中学翻转课堂的云平台教学环境,翻转课堂学习和教学的相关理论,运用教学设计原理对云平台下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进行了设计,并对学生学习模型、学习活动设计、教师角色匹配、学生能力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拟为目前基于云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提供一种可操作的流程范例。

一、相关概念概述

1.云平台概述

“云”是由互联网连接的巨大计算机群,其本质是将基于互联服务的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整合,形成易于获取的服务和引用。用户登录这朵“云”,就可以随时随地按需通过网络访问共享其中巨大的软硬件虚拟资源。本研究中提到的“云平台”是指一个随时随地能够通过网络访问使用、综合性的、容量巨大的软硬件资源的终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课程学习,不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2]

2.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20世纪末起源于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目前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定义,但对比几种定义可以看出,翻转课堂将传统教学的课上和课下进行了一个翻转,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的自主学习,在课上和课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完成知识的内化和拓展。学生在课前通过阅读教材、教师制作的课件或微课以及网上资源自主完成课前的学习,而课上教师通过检测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教师不再是站在知识和学生之间,而是走到学生身边,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更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能力。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会利用各种工具来辅助教学和学习,某中学使用的某云平台就是其中一种。

二、云平台简介

1.某云平台概况

某互动教学云服务平台是北师大教育技术学院、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等教育机构联合研发而成。它以大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为基础,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通道,以平板电脑等硬件为载体,依托基础云和学校私有云服务平台,充分实现了云时代教学的优势。[3]

云教学平台(以下简称为云平台),由互动学习云平台、云教学服务平台、云录播直播系统和测评服务系统等组成。基于网络环境,优化教与学的全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学习团队和“私人教练”,变被动为主动,帮助学生个性化成长,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目前该平台已广泛应用于浙江、广东、四川、河南等10余个省几十所学校,其中还包括浙江镇海中学、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南京东庐中学、广州广雅中学、新疆兵团二中等多所各地名校。在了解多所学校的翻转课堂后,本研究选择四川某中学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2.某云平台下的翻转课堂教学环境

教师通过云教学教师端向学生端发送“先学提纲”和微课,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课件、观看微课和查阅网上资源等方式完成自主学习。基于云平台的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在具体实践中,教师会结合学科特点和学习者特征进行个性化的设计。某中学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为理念,让课堂真正“翻转”,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自主掌握学习时间和方式,和同伴交流合作,在课后还可以利用上課实录、微课等对知识点进行回顾,教师利用云平台技术实时汇总分析的强大功能,实时获取学生及时反馈,实现了教学的个性化和高效。

三、学生学习模型和学习能力要素分析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提出个别化学习是保证学生在群体中进行较好学习的前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翻转课堂即是在群体教学模式下的个性化教学,教师要始终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帮助和促进学习者为目的。所以在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设计时,要先了解学生是如何进行学习的,什么样的学习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需要教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什么样的学习活动才更适合。

在对某中学翻转课堂观摩中发现,传统课堂教学设计关注学生学什么和教师教什么。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这两个方面,更要思考学生如何学,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并且要在设计中体现对教学过程的预见性。优秀受学生欢迎的翻转课堂一定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良好的整体化教学设计,所以在设计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时,也应该从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如何学习出发,联系翻转课堂对学习能力的要求要素。

1.学生学习模型和教师角色匹配分析

罗瑞兰德提出了一个学生如何进行学习的模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循环,而在云平台支持下的翻转课堂中,每一个循环需要教师设计相关类型的学习活动才能完成。虽然这些学习活动在传统课堂中也经常出现,但与传统的课程设计不同的是,教师需要考虑这些活动设置是放在课上还是课下、小组还是个人。因此,本研究把罗瑞兰德学习模型以及各个部分需要的代表性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综合考虑,得出了一个学习过程与活动设计导向模型,如图2所示。

随着学习者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对教师要求也会发生变化,学习者适合多大程度的翻转以及怎样翻转是由学习发生的阶段和能力发展水平决定的(见表1),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应该随着学习者水平能力的变化,不断调整追求最佳匹配或者接近匹配的状态(见表2)。

2.翻转课堂中学习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学习能力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学习者通过有效的学习策略,识别、获取、加工、利用和管理信息,分析和解决具体情境中的真实问题的一种个性表征。[4]在翻转课堂中要求学习者具备和发展的学习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自主学习能力与信息素养。在课前自主学习阶段,学习者的自学能力决定他们对学习材料的掌握程度。而是否具有好的信息素养,决定了学习者在自主学习阶段是否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2)知识整合与迁移能力。面对大量的学习资源和教师给予的学习材料,学习者如何认知即将学习的内容,将大量的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已经具备的知识联系运用到新知识里,是有效学习策略的一个方面。

(3)团队协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翻转课堂中主要的学习方式除了课前学习者自主学习之外,还有课堂中的协作学习,学习者在小组中是否具有较高的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会影响学习者在多大程度上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知识,并在整个过程中得到认知情感方面的发展。协作能力越强,在课堂上受益就越多。

(4)观察力和创造力。学习者不仅需要自我表达,更加需要观察其他学习者,包括观点、学习过程、协作过程等,在这个观察过程中对照自己也是学习的一个方面。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同一个问题的探讨,直接影响其能否提出有见解、有创造力的观点。

四、云平台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设计与分析

在翻转课堂中,最关键的是整体结构化的教学流程设计,必须保证各个部分相互连接且及时反馈的一个动态过程,教师不仅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和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不断修正教学的各个部分,而且还要依照学习活动与过程导向模型,与翻转课堂中学习者能力要素相联系进行设计。

1.学习者与学习过程

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反馈及时了解学习者能力水平和特征,并以运用最佳匹配或接近匹配标准,设计与學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相适切的学习过程、学习活动、阶段化的学习模型。了解学生的知识组织形式,在一开始构建尽量抽象的知识框架,便于学习者把自己具象的知识内容放入抽象的框架中,让学习者开始注意并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任务,让学生建构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概念图向学生演示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优化其知识组织形式。

2.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设计目标导向、难度适中、数量和频率科学的任务。具体要求如表3。向学生清楚描述学习任务或目标,可利用五要素目标表述法或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制定清晰的评分标准,提供相关范例说明,从简到难循序渐进。[5] 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评估,哪些适合放在学生自学阶段,哪些需要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进行探索,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配合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习者深入学习,如PBL、WEBQUEST、掌握教学法等。

3.教学媒体与学习环境

将几十分钟的讲解内容(教学视频)按照知识展开层次分解成一个个5-10分钟的小视频,学生已经掌握或者容易理解的内容一笔带过,重点讲解教学重点或学生容易出错有疑问的地方。并将课前学习任务单与视频一起发放给学生,在课前学习任务单中明确给出学习目标和顺序,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从简到难,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学,有难度的问题促进思考、深入学习,以及告知学生课前学习的内容会如何连接课上活动,促进他们完成课前自主学习;教学视频要设计好的逻辑框架和结构,最开始的部分讲解学习内容的框架和结构,帮助学习者首先建立对整体知识网络宏观的把握,每节视频过后也可以对知识点梳理总结,帮助学生复习;营造一对一教学的感觉,语言上多用“我们”而不是“同学们”,教师多与镜头交流,清楚知道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时会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并及时解释反馈。

创造友好并且有组织的课堂,尤其重视第一堂课,课堂内容要符合学生目前发展阶段,教师的语言要更精练有指导性,提供师生之间的多项互动,课堂互动可以用来确认学生对学习内容是否理解以及综合运用,以进一步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

4.课堂学习活动设计

课堂教学主要包括:检测学生自学情况,任务完成情况,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完成对知识的内化、深入和拓展,及时加以引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参与课上活动,教师扮演引导者给予学生充分表达和进行创造性学习的空间,但要把控教学时间和节奏,保证课上活动有序进行。在活动开始之前,向学生说明需要达到的目标和完成的任务,及各个部分的评价标准。

以下几种方式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并积极参与:

(1)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在课前自学情况的反馈中,可以了解到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和困惑。针对这些困惑设计一系列问题与活动,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更小的问题,并和学生一起系统解决这些问题。[8]但要避免提出太难或太简单的问题;对难度较大但又重要的问题,要及时反复的探讨,强调其中的关键;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处理每个问题,不止要求学生简单地回忆信息,而是要求基于问题进行分析,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应用并拓展知识。

(2)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在组织讨论活动时,要保证有条理的进行。课前向学生发放讨论的相关材料,课堂开始后先进行说明性讲解,说明讨论的主题、期望达到的目标或者待解决的问题。讨论时将学生分组,尽可能保持更小的小组规模,以利于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并鼓励他们参与到课堂中。

(3)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在翻转课堂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和同伴一起发现并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实际上,如在美国林地高中的翻转课堂中,教师在检测学生课前学习情况时,允许学生运用任何一种方式进行展示,如画画、作图、讲述、做动画。[9]也有许多教师采用让学生自主选择本课所学知识点,设置一道关于该知识点的题目的方式,测试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样利用学生自主生成的内容,既能够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又极大的鼓励了他们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表现自己。

5.学习反馈与评价机制

教师要运用平台提供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功能优化教学,保证教学是根据学习者需要不断调整变化的动态过程。根据学生课前自学情况调整课上活动设计,建立相关奖励制度,根据课上活动情况和学生学情反馈与建议修改之后的教学视频,并调整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在课堂上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并给予帮助或指导。

将课堂的每个活动部分都进行量化,说明每个部分将在评价指标中所占的比重。借助云平台的学习记录、分析和统计技术,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动态反馈,设置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应用的任务和作业,围绕学习过程,综合考虑学生的表现,将学生互评的部分放进总的评价中,分配合理的比重。

要求学生互评,在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中,评价是一个高水平的学习行为。当学生对同伴的学习进行评价时,要求他们首先清楚的了解同伴的学习行为,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自己的观点,创造性的对他人进行评价。不仅让学习者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发表观点,而且关注别人的发言和表现,做出判断和思考,促进他们更深入的进行学习。这样的评价方式更加科学合理,学生能够感受到更多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自主性,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帮助。

随着翻转课堂实践的不断深入和技術的不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会逐渐增多。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中,要对翻转课堂的优势及劣势保持理性认识,技术工具不再是实践中的最主要障碍,实践中教师该如何实施翻转课堂、如何逐步开展教学、如何对教学活动及流程进行设计,以达到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才是最重要的。课堂教学面对的是生动的、具有不同个性的人,因而教学是需要变化、适应和不断创新的。

参考文献:

[1]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高等教育版)[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5):87-90.

[2]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PGP课堂教学平台指南[Z].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3]宋朝霞,俞启定.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1):96-104.

[4]郭立梅.基于睿易互动教学云平台为基础的翻转课堂应用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5.

[5]魏东,乔树莲.构建以学为本的课堂力量——记四川省洪雅中学校的新型课堂建设[N].中国教育报,2016-3-9(12).

[6]毕华林.学习能力的实质及其结构构建[J].教育研究,2000(7):78-80.

[7]苏珊.A.安布罗斯著,庞维国译.聪明教学7原理:基于学习科学的教学策略[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12:10-98.

[8]Flipped Classroom Field Guide.[EB/OL].http:www.weber.edu/WSUImages/tlf/TLF 2013/Flipped Classroom Field Guide.pdf.

[9]Noora Hamdan and Patrick McKnight,Katherine McKnight,Kari M. Arfstrom.A review of flipped learning[C].Flipped Learning Network ,2013.

(编辑:鲁利瑞)

猜你喜欢

云平台翻转课堂
Docker技术在Web服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企业云平台建设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