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贺故城的历史文明教育及文化传承研究

2017-05-18何文兵谢和廷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成果

何文兵 谢和廷

[摘要]临贺故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学校教学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近几年来,在商业化大潮中,如何利用临贺故城文明进行历史文明教育并传承文化面临着很大的困境。为此,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临贺故城优势、历史文明教育、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临贺故城;历史文明;文化传承;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6903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各地方、学校可以根据需要因地制宜,自主开发乡土课程资源作为对国家课程资源的有力补充。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它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对本地区文化的认同感,激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同时它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我校是位于临贺故城的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学校,在积极落实国家新课程改革精神与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结合本地和我校基础教育实际,对多样化课程资源和合理的课程结构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我校确立了题为“临贺故城的历史文明教育及文化传承研究”的教研课题,尝试开发校本课程,编写乡土教材,并将其作为我校教学的课程资源之一,以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应性,体现办学特色。本文旨在从“文明—教育—新文明”的视野初步探讨历史文明教育及文化传承问题。

一、临贺故城的历史文明

自汉朝到新中国初期的二千多年里,临贺故城为历代临贺郡或贺县县城所在地,是当时贺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广西已发现的西汉四大城址中唯一保存完好的历史古城。2001年6月,临贺故城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临贺故城内的文物点分布密度大、涵盖内容广、历史时代完整、所反映的文化地域特色明显。临贺故城历史悠久,与其他古城文明相比,有其优势。

1.描绘历史文化发展轨迹的历史遗址、历史文物众多

临贺故城主城内保存有庙、祠堂、衙门、会馆、文庙、学宫、石板街道、古井、民居、码头及水门等,能完整地展示古代城市的多种功能,如行政、教育、文化、宗教、交通、贸易、防御等。 另有宋代营盘一处和浮山寺、沸水寺等寺庙两处。还有如著名的革命党人李真故居、民主人士李济深的浮山题词,抗战时期被美国飞虎队用作航标塔的文笔塔等革命文物和纪念性文物等。

2.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历史上,临贺故城地灵人杰,千百年来涌现了不少优秀的人才。在古代,据不完全统计,出了10多名进士和140名举人。在进士中林世焘获第二甲第二名。在举人中,周冕、张昱、罗孟三、陈唐、程斐然等考取解元(即第一名),这些人才致力于弘扬临贺故城和中国传统文化,还培养了不少杰出人才,为古代临贺之地教育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3.宗祠众多

临贺地区宗法气息浓厚,其深深渗透于民间并在意识形态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凡是大姓都建有宗祠且规模较大,在不足一平方千米的范围内,目前共保存有王、邓等22姓的宗祠,根据考察,这里是南岭山区乃至整个岭南地区宗祠修建最密集的地方。而颇具特色的是各个宗祠的功能不一,每个宗祠都有它的具体分类。

4.民间文化艺术发达,传统节日众多

临贺故城地处湘、粤、桂三省交界地带,各族人民来往密切,因此贺县的文化受三省的影响较深,尤以戏曲为甚。在对外省文化和本县少数民族地方戏曲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贺县地方戏曲,主要剧种有客家山歌、彩调、桂剧、粤剧和瑶戏等。另外民间的舞狮、舞龙等也久负盛名。特别是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六和五月十九的浮山歌节是贺县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民间传统娱乐活动,届时,数万群众云集浮山,广东、湖南等地的群众也不顾路途遥远,前来浮山唱歌助兴。

5.饮食文化承古萌新

饮食文化中以临贺故城的瓜花酿最为有名,瓜花酿的制作是临贺故城家庭主妇们的拿手好戏,每到瓜花成熟的季节,家家户户都飘出瓜花酿诱人的芳香。瓜花即南瓜的花。贺州人喜欢吃瓜花酿,而贺州瓜花酿又以贺街的为最好。每到上市时节,客似云来,车水马龙,蔚为壮观。

二、如何在教学中进行临贺故城的历史文明教育及文化传承

1.利用古城文明编写乡土教材进行历史文明教育和文化传承

(1)利用临贺故城文明进行历史课堂教学

我校以历史组教师为主申报的省级课题“临贺故城的历史文明教育及文化传承研究”,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开发校外课程资源并运用于教学过程中。 课题组成员在研究古城文明的同时,把研究成果编写成乡土教材,并重视把研究成果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如:利用古城文明,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利用古城文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古城文明,化整为零,解决教学难点等。例如在讲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中国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贺州甚至整个桂东地区,哪个地方宗祠最多?学生回答后,教师又问:贺街这些宗祠的出现与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因果关系?學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宗法制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中国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的重要内容。这样很自然地通过层层深入设问,用学生熟悉的身边事例,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由此导入新课,比单纯、直接地讲宗法制的概念和内容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充分发挥乡土文化在德育课堂中的作用

我们课题组成员围绕着“走进临贺故城”这一主题,组织学生考察临贺故城的祠堂、桂花井、文笔塔、城墙、会馆、码头、碑刻、衙署等文物古迹。师生一起收集图片、查找资料、寻访名人、拍摄照片、开办专栏、举办展览,邀请身边的民间故事家走进课堂讲述民间故事, 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领悟家乡悠久的历史,了解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积极地参与,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临贺故城文化的独特魅力,达到了我们预设的活动目的——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文化。

(3)开展以乡土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

鄉土文化生生不息,临贺故城内的每一处古迹都是一部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史书,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我们学校紧扣弘扬乡土文化的宗旨,将全校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各个小组确立不同的乡土德育主题,高一年级组主题是“了解家乡”,收集祠堂、桂花井、文笔塔、古城墙、会馆、码头等的图片,编童谣集;高二年级组主题是“赞美家乡”,办家乡书画展,讲家乡事;高三年级组主题是“热爱家乡”,唱家乡歌,写家乡诗文,自编自演家乡采茶调戏。同时组织学生对浮山歌节进行调查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让学生感受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民间优秀文化。

2.文化传承的初步成果

(1)师生研究古城文明的积极性得以提高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之一是让师生参与研究性学习,进行古城文明教育并传承文明,使师生得到全面发展。师生为完成此课题,积极开展“走近古城文化,感受古城文化”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编写论文,宣传古城。例如,课题组成员撰写了《利用临贺故城文明进行农村高中历史教学之初步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地理校本课程——以〈临贺故城的宗祠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为例》等19篇有关临贺故城的历史文明教育及文化传承研究的优秀论文,并获省级论文评比一等或二等奖。另外,高1401班学生黄语嫣是我们课题组“走近古城文化,感受古城文化”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分子,课题组每次组织活动,她都积极参加,并且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出谋划策,献计献力,她牵头组织开展了“临贺故城的宗祠文化研究”的课题研究,执笔撰写了《临贺故城文明传承的反思》等论文。师生研究古城文明积极性的提高,有利于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对本地区文化的认同感,激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2)师生、民众由不了解古城文化到深入了解古城文化

学校课题组通过临贺故城文化知识讲座的举办、古城历史文明及旅游开发课题的开设以及“走近古城文化,感受古城文化”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组织、带领学生到临贺故城的旧县肚城址、洲尾城址、河西古城、河东古城、六大古暮群、宋代营盘、祠堂、会馆、石板街道、古井、民居、码头及等地参观访问,使学生对家乡的文化和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3)古城文化中“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精神得以弘扬

初步认识和了解古城文明后,学生增强了家乡自豪感和荣誉感,增强了对家乡和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初步树立起建设家乡的理想信念。我们学校是一所区级普通高中,通过三年的高中学习,能够升入大学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学生,相当一部分学生高中毕业之后,都得回到家乡。“走近古城文化,感受古城文化”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临贺故城历史文明及旅游开发”乡土课程的开讲,使学生在对古城文化的认同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的基础上,都愿意为建设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许多学生都有了这样的计划:高中毕业后读旅游学校,大学毕业后回家乡从事导游工作,发展家乡的旅游业。

(4)地方文化习俗推陈出新

在课题研究中,师生走入社会宣传继承和发展地方文化习俗的重要性,社会人士纷纷响应。各酒店老板与员工共同钻研,对当地特色菜式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我们课题组师生参与了贺街国雄酒店久负盛名的贺街“瓜花酿”“芋头酥”“桂花鱼”等菜肴的制作过程,其中“芋头酥”在参加贺州美食大赛中,荣获“十大美食”奖,闻名于湘、粤、桂地区。各界人士对剪纸、花灯装饰、木刻、木雕和纸饰等民间工艺的制作及客家山歌、彩调、桂剧、粤剧和瑶戏等民间艺术加以发扬光大。

(5)保护古城文明、传承古城文明的活动在学校广泛开展

为传承古城文明,我校师生组织了“古城文明宣传组”“古城文明保护组”“舞狮队”“舞龙队”“古城文学社”“抛绣球队”“彩调班”“书法班”“舞蹈班”“古城特色饮食烹调比赛”等,对古城文明进行了有效的传承。

总之,要做好临贺故城的历史文明教育及文化传承,必须重视对临贺故城内的祠堂文化、庙宇文化、古城墙文化、文笔塔文化、历史名人文化、传统风俗文化等的深入挖掘,加快收集整理历史名人的故事、遗迹、发明创造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具有浓郁古城特色的系统文化,使之成为秉承历史、教育后人的珍贵教材。同时,通过课堂内外的历史文明教育,让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充分了解家乡的古城文明,热爱家乡的古城文明,宣传家乡的古城文明,保护家乡的古城文明,传承家乡的古城文明。

[参考文献]

[1]谭声荣.可爱的贺县[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2]陈旭远.理解普通高中新课程[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袁妮)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成果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劳动成果要珍惜
劳动成果评比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