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插图优化语文教学
2017-05-18马爱军
马爱军
[摘要]教材插图有效增强了课文内容的形象性和对学生的阅读吸引力。插图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应成为有效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这样才能将教材用活、用透、用充分,各种语文教学活动也才能顺利高效地开展。
[关键词]插图;导入;作者;文本;美育
[中图分类號]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1601
教材插图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现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呈现了大量的插图,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增强了课文内容的形象性和对学生的阅读吸引力。但根据笔者调查,不少语文教师将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束之高阁,视若无睹,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小的遗憾。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教材插图优化语文教学,提升教学效益,借此抛砖引玉。
一、运用插图激趣,有效导入新课
课堂导入环节需要我们创设一种适合教学内容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以饱满的激情和昂扬的状态投入学习中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形象化的教材插图进行导入,有利于直接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受,使他们触景生情,激发内心涟漪,从而生成求知的情感源泉,有效避免了通过阅读想象来间接性地吸引学生的弊端。如在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文章时,鉴于这个结论比较抽象,我们就可以先要求学生观看教材插图《问题》,并按问题要求找出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图形。待学生按照各种标准找出性质不同的图形后,他们心中就自然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呢?到底有多少个答案呢?怎样才能全面找出正确答案呢?此时学生产生了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我们就可以因势利导,水到渠成地导入课题。
二、解读插图细节,直观了解作者
为加强学生了解作者的直观性,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运用教材插图对作者进行另辟蹊径式的介绍。可以运用教材插图介绍作者的相关事迹,以使学生产生对作者的兴趣甚至崇拜,继而关注或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也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中作者的容貌和神态,感悟作者的人格和思想,既为学生成长积累正能量,也为学生学习课文提供必要的时代背景。苏教版初中教材除了八年级上册没有编排鲁迅的作品,其他各册均收录了鲁迅的作品。因此在教学七年级教材中鲁迅的第一篇作品《社戏》时,对鲁迅的人物介绍显得尤为必要。可让学生仔细观察教材前面彩色插图中的鲁迅照片,认真揣摩照片中鲁迅的外貌特征,那瘦削的面容、浓密的胡须、犀利的目光,充分体现了鲁迅不惧一切的骨气和硬气;从鲁迅似一又似八的胡须,学生充分感受出鲁迅冷酷又略带温柔的表情,映照着他坦荡和洒脱的一生。通过对插图细节的观察,学生充分感悟了作者的性格,直观全面地了解了作者,有效促进了对文本语言的准确解读。
三、读懂插图蕴意,整体感知文本
除让学生通读课文外,教材中的插图也是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重要途径。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都具有相应背景和独特蕴意,与课文主题紧密相连。无论是体现形象、呈现主题的插图,还是描绘场景、烘托意境的插图,都是文本内容的精华浓缩,也体现了插图创作者对课文内容的宏观解读。因此,在学习新课文之前,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形象化的插图,感悟插图的深层次蕴意,通过插图对课文内容形成大概了解;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快速阅读,提取文本内容相关信息,以验证自己对插图的理解和对文章大意的了解是否准确。如于漪的《往事依依》一文,是一篇作者回忆少年读书时代的优美散文,作者通过回忆不同视角的童年往事,特别是通过回忆国文老师上课的情景,由衷地表达了浓浓的爱国情怀。教材中配的插图正是国文老师给童年时代的作者上课的情形,插图下面“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清楚明白地表达了本文的主题。
四、注重图文结合,有效渗透美育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教学中进行适当的美育渗透是责无旁贷的教学任务。结合教材插图解读文本是美育渗透的有效实现方式。教材中无论是关于自然景观、社会生活还是人物形象方面的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美育素材。而教材插图形象地呈现了各种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对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实施美育渗透都具有独特的作用。如与景色描写相关的课文《荷塘月色》《天山景物记》等文中的插图,都真实形象地呈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充满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热爱,往往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感情,从而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阳光心理。在解读这类文本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文字时注意与插图对照理解,使学生感受文字美和插图美的和谐统一,迅速进入文本所描绘的美丽意境。
教材插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其他策略,如通过教材插图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教材插图理解文本中的故事情节等。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插图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应成为有效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这样才能将教材用活、用透、用充分,各种语文教学活动也才能顺利高效地开展。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