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英语写作教学衔接问题论析

2017-05-18支德银

中州大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中职院校

支德银

(郑州市教育局,郑州 450000)

中高职英语写作教学衔接问题论析

支德银

(郑州市教育局,郑州 450000)

针对目前中高职院校出现教学各自为阵、相互脱节的现象,尤其是英语写作教学衔接不当,培养目标缺少层次性,课程重复较多,部分内容脱节等问题,本文尝试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使英语教学内容自然衔接;整合英语写作教学内容,遵循螺旋式递升原则;夯实英语基础知识,渗透中美文化差异,培养学生英语思维和英语语言表达习惯,调动学生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中高职;英语写作教学

写作是人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表达内心想法的重要途径之一, 英语写作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语综合能力的主要体现[1]。然而,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普遍不高,这一现象一直困扰着学生、 教师和学校。通过对往届对口升学学生、一线教师及一些英语教学实践者的调查访谈发现,主要原因是中高职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各自为阵、相互脱节现象。本文就英语写作教学衔接问题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探析。

一、中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衔接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缺少层次性并与客观现实脱节

中职院校主要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也定位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两者技能培养目标无明显差别。中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按道理应该有所不同的,高等职业教育应在中职院校的基础之上的,但现实情况中并未体现出两者的层次性差异,这样不符合人才培养递进的原则,缺乏有效性的衔接。

(二)课程内容重复较多,部分写作教学内容脱节

通过表1与表2的对比,不难发现在课程内容上,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机制,导致了课程内容没有进行整合,重复内容较多,部分写作教学内容脱节。

表1 中职英语写作教学标准[2]

表2 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标准[3]

(三)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脱节

在中职学校,英语课的课时不像普通高中那么充足,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教材上的写作训练题常常流于形式,甚至被忽略。针对部分应用文写作,主要以范文背诵为主,或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仿写;而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完全不同于中职,鉴于此,学生到了高职院校后学习困难更大,致使学校、教师难以顺利推进写作教学。

二、中高职英语写作教学衔接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中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凸显了很多衔接性问题,那么产生以上衔接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认识理念差异使中职学生疏于英语写作的学习

对于长于形象思维而弱于逻辑思维的学生来说,进入中职院校后,专业课意识较强,公共基础课意识淡薄,有种从文化课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的释放感,所以他们更喜欢操作性强、以实训为主的专业课,弱化了公共基础课。进入高职院校后仍以公共基础课60分的心态对待学习,有部分学生由于长期体验不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尽管知道英语的重要性,同时更清楚英语写作的重要性,但因为他们英语基础知识较薄弱,往往一提到英语就产生抗拒思想,更别说英语写作了,如果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写作,也是不仔细审题、忽略格式、匆忙落笔,总之敷衍了事。长此以往,学生更觉写作困难,于是放弃的心理普遍存在,导致无法适应高职高专英语写作要求。

(二)教学方法差异使中职生不能适应高职院校写作教学思路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中职英语教师日常教学方法比较急功近利,教师限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忽略写作教学,每单元设置的写作部分,他们往往要求学生仿写或者让学生抄写范文,然后要求学生背诵,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进行加强练习。在作文评改中,只进行词、句子和语法修改,没有深入涉及到文章的语篇层次、文化背景等。长此以往,学生不了解英语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写作能力没有得到任何提高,甚至会日渐退步。高职高专阶段,教师对英语教学大纲中英语写作要求了解不够深入,没有从英语实际应用方面着手,尤其是不能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导致中职英语与高职英语在教学方法上出现严重断层。

(三)教学模式差异使学生失去英语写作兴趣

中职院校总体上讲生源质量较差,英语基础薄弱,大部分学生害怕学习英语。鉴于此,中职院校英语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方面完全是“越俎代庖”式的教学,基本模式是:首先进行范文讲解,分析其结构模式,再逐一推敲句子;然后对范文进行替换练习,接着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段落写作练习;最后要求学生尝试写出类似文章。而高职高专的教学方式与中职教学方式有很大不同,因此完全“依赖式”被动学习的中职生进入高职院校后无法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从而失去英语写作的热情。

三、解决中高职英语写作衔接问题的建议

近年来,在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中职生想为个人发展创造更大舞台,大多数学生选择对口升学单招或普通高招途径进入高职高专院校,中职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基础,高职教育是中职教育的延伸与提升,高职毕业生相对于中职毕业生而言,应具有更广泛的知识面、更熟练的技能、更完整的理论知识。所以如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实现中高职自然衔接,如何保持英语学习兴趣,如何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技能,笔者认为: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下,应遵循英语写作教学规律,注意以下几个衔接问题。

(一)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使英语写作教学自然街接

根据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建立科学全面的课程体系。在教材使用中,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灵活性,根据专业特点、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安排教学内容,合理科学安排课时及考核方式;目标教学方面,注重专业及学科之间的综合性和交叉性,专业和公共学科之间融会贯通,让学生扩大眼界,更多地、全方位地接触所要学习的东西,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4];在课程设置方面,避免重复,加强人文学科知识的教育;在课程层次安排上,注重中职和高职之间的协调统一,自然连贯,有机结合,前后一致。

(二)夯实英语基础知识,为英语写作作好铺垫

在高职高专英文写作教学中,学生们的文章中存在很多汉语式思维的句子,多使用简单句,单一,句子表达不顺畅,语言生硬,存在大量语法错误和语序的问题。因此,在中职院校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必须夯实基础知识,善用简单句,会用复合句,巧用特殊句式,恰当使用衔接词等来丰富文章内涵,同时会审题谋篇,掌握写作技巧。英语写作体裁通常以实用性为主,因此必须加强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应用文写作能力提升,使中、高职学生在应用文写作方面进行自然衔接。

(三)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英语思维模式培养

在英语习作中,学生受到汉语思维模式的影响,经常会出现语法错误,所以在英文写作教学中应注意中西文化差异,使学生能够理解母语与英语的差异,从而更快地置身于英语学习环境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常会在词汇、语法、句型、文章主题等层面上出现词不达意,因此要进行系统化、循序渐进的写作练习,突出写作的文化差异性、行文优美性。面对英语基础极其薄弱的学生群体,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多看英美电影、演讲、国外综艺节目及与国外朋友通过网络交流等途径,更多地了解外国文化,感受中外文化差异,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按照英语语言习惯遣词造句,这些将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更快适应英语写作课的学习。

(四)遵循英语教学原则,体现英语写作教学进阶性

1.连贯性原则

职教一线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按照教材基础模块与职业模块设置单元与单元之间、功能项目之间、模块与模块之间、上下结构之间自然连贯不脱节。依据英语写作特点,实现中、高职写作的连贯性。

2.进阶性原则

教师参照教学内容,拓宽学生思路,逐步增加写作难度、灵活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使习作更优美、更丰富。

同时,结合职教学生成长特点及对专业的认知能力,关注学生情绪变化,逐渐改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学习热情,使英语写作由机械模仿变为有意义的操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

四、结语

英语写作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如专门从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王初明教授提出的“以写促学”的观点,写作可以有效地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5]。要实现中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衔接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根据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就业方向等方面有统一的目标,构建一体化的职业生涯教学体系,架起中职英语与高职英语写作的桥梁,激励学生积极, 主动进行英语写作,从而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1]韦红.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分析[J].新课程研究,2012(3).

[2]教育部.中职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4]夏侯富生.我国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与对策[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6).

[5]游小蓉.混合学习在中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 谢春红)

Analysis on the Cohesion of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i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ZHI De-yin

(Zhengzhou Municipal Education Bureau,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t present, it appears that teaching is respective and disconnected from each other especially the improper cohesion in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training objectives lack of level, more repetitions of the course and part of the content out of touch in vocational colleges. For the phenomen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ropose some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above issues: set up the curriculum system scientifically in order to make sure the natural cohesion of English teaching content; integrate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content an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spiral ascension; reinforce the basic knowledge of English, penetrat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cultivate students’ English thinking and English language expression habits to mobiliz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change passive learning for active learning.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education; cohesion

2017-02-05

支德银(1963—),男,河南泌阳人,郑州市教育局正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

10.13783/j.cnki.cn41-1275/g4.2017.02.021

G633.41

A

1008-3715(2017)02-0093-03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中职院校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