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6例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2017-05-17范国霞

当代医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罗非通率罗非班

范国霞

(北票市中心医院,辽宁北票122100)

56例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范国霞

(北票市中心医院,辽宁北票122100)

目的分析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将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采用替罗非班方法治疗,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有效性进行探究。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肌梗死再发生率,复合终点发生率、再闭塞发生率和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替罗非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治疗可获得理想成效,应大力普及。

替非罗班;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疗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同时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也不断增高,严重威胁到人们身体健康,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安全[1]。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后,其也需承担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多数患者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负担,在接受治疗期间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良情绪。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疾病,该病是由于冠脉突发缺血情况,引起心肌病变。心梗患者临床常呈现胸腔剧痛情况,且硝酸酯对此种疼痛情况无明显缓解效果[2]。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后若不及时施救,患者的疾病将进一步恶化,并出现休克、心衰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危害十分严重。为探究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选择56例在本院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对照试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北票市中心医院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1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男35例,女21例,年龄24~65岁,平均(43.35±1.51)岁。对照组女31例,男25例,年龄25~65岁,平均(43.81±2.5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AMI的相关诊断标准[3]。选入患者已剔除脏器疾病者与孕期患者,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行体征检查,包括血检、心电图检查、血压血脂测量等,完成基础检查后采取不同治疗方案为两组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患者不可随意活动,每日需进行吸氧治疗,同时运用阿司匹林、吗啡镇痛、尿激酶溶栓且全部再通、噻氯匹啶或氯比格雷抗血小板、β受体阻滞剂,对症状进行调节控制。观察组则采用替罗非班方法治疗:在常规治疗后采用替罗非班治疗,起始剂量为10μg/kg,在3 min内推注完毕,然后采用0.15μg/(kg·min)的速率连续滴注36 h。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肌梗死再发生率,复合终点发生率、再闭塞发生率、左室射血分数、血管再通率和凝血功能。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15.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发生情况两组采取不同疗法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肌梗死再发生率,复合终点发生率、再闭塞发生率和左室射血分数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9例,对照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25例,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48.22±6.11)%,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32.62± 6.11),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凝血功能比较通过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例数为22例,血管再通率为39.29%;对照组患者的血管再通例数为21例,血管再通率为37.50%,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凝血功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发生情况

3 讨论

当下我国老龄人口不断增多且饮食、生活水平大大优越于从前,因此老年人饮食高油、高盐情况普遍,这样的情况导致了心肌梗死发病率提升。该病因为起病突然,所以病情较为严重、变化较快以及病症复杂,如果治疗不及时和治疗不当则有较高的死亡率,并且还会伴有其他的身体损伤情况出现[5]。

本研究采用了替罗非班治疗,替罗非班是一种非肽类的血小板糖蛋白受体拮抗剂。主要的作用是将血小板聚集的最后通路进行抑制,并提供有效的抗血小板作用。替罗非班能起到降低血小板聚集的速率的效果,阻断血小板凝结的通路,这样可以更彻底地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小板血栓的形成。替罗非班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小的优点,在增加药理作用的前提下,增强了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了血管的阻力,对于病症控制有积极作用。本研究结果,观察组采用替罗非班后相对于对照组治疗,在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肌梗死再发生率,复合终点发生率、再闭塞发生率和左室射血分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其中,观察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9例,对照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25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凝血功能、血管再通率等各项指标的比较上,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

综上所述,临床选择替罗非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能获得良好的疾病控制效果,并且该疗法可靠性强,应广泛普及。

[1]李延丽.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39例临床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3.

[2]王绍伟.药物支架联合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 2012.

[3]贾海燕.冠脉内联合应用山莨菪碱与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影响和安全性评价[D].河北医科大学,2014.

[4]唐亮,屈晨,张曼.双倍负荷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 17(1):41-44.

[5]赵东晖,范谦,柳景华.替罗非班联合腺苷应用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32(4):332-335.

表2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比较(x±s)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5.031

猜你喜欢

罗非通率罗非班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替罗非班桥接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早期PWI-DWI不匹配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中的应用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的疗效分析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86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与血浆Lp(a)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