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05-17雷用钊尹梅玲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结肠癌复发率

雷用钊 尹梅玲

【摘要】 目的:对应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1例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依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37例)和常规组(34例);观察组实施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常规组实施传统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常规组,淋巴结清除数多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術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转移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更确诊,手术更为安全,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关键词】 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 结肠癌; 复发率

doi:10.14033/j.cnki.cfmr.2017.9.0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9-0048-02

结肠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消化道肿瘤,其病因主要是纤维素、高脂肪食物摄入缺乏。临床早期症状主要为腹胀、消化不良等,伴随病情发展,逐步出现腹痛、脓性血便等,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影响[1]。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结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切除癌变组织及淋巴结来治疗,但预后不够理想,有较高复发率[2]。临床实践发现,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可有效提高预后质量。为此,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1例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系统探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1例结肠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均通过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确诊,符合结肠癌的诊断标准。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细胞转移、合并严重并发症等患者,无手术禁忌证,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常规组,分别为37例和34例。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36~58岁,平均(45.7±4.1)岁;盲肠癌5例,升结肠癌19例,肝区结肠癌13例;Dukes分期,A期12例,B期16例,C期9例。常规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34~57岁,平均(44.5±3.8)岁;盲肠癌4例,升结肠癌20例,肝区结肠癌10例;Dukes分期,A期9例,B期17例,C期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检查,并进行积极的营养支持、平衡电解质等治疗,术前禁饮食。常规组患者均实施传统根治术治疗,具体操作:全麻,行仰卧位,常规消毒及铺巾。先通过腹直肌行切口,使右侧结肠充分暴露,同时在回肠的末段和横结肠的中段把系膜妥善切开,然后有效分离回结肠、结肠右侧的静脉及中动脉右分支,再结扎切断。然后在结肠外侧把腹膜切开,同时把肝结肠韧带予以切开,使结肠肝曲妥善分离。再将胃结肠韧带右部切开,妥善分离横结肠右段,有效清除淋巴组织,再关闭结肠系膜,全面检查无误关闭腹腔。

观察组患者均实施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行仰卧位,全麻,常规铺巾、消毒;在腹部右侧正中处行一切口,严格遵循无瘤操作。先于横结肠、回结肠末端进行结扎,把肿瘤组织包含于封闭腔,然后在其远、近两端分别注入适量5-FU(按30 mg/kg)。再从内往外沿着胃大弯把大网膜分离到右端,再将其右血管进行结扎,然后清除幽门下部、十二指肠第三段浅表等部位的淋巴结。然后找到结肠根部,自其下侧切开系膜,把肠系膜血管及分支进行解剖,妥善结扎系膜间的血管分支。再将侧壁腹膜切开,沿着小肠系膜到右髂总动脉处,妥善剥离右Toldt筋膜,往下游离到肛提肌部位。将横结肠、回肠予以切断,在实施回结肠吻合术,妥善缝合,完成手术。术后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尿氟嘧啶、奥沙利铂等辅助化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术后随访12~15个月,掌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淋巴结转移复发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资料均通过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要少于常规组,而淋巴结清除数显著多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淋巴结转移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转移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结肠癌是发生于结肠黏膜上皮部位的一种恶性肿瘤病变,以中老年男性患者居多。因该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且病情发展较缓,通常在患者检查确诊已为中晚期,使临床治疗的难度大幅增大[3]。当前,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和化疗方式进行治疗。其中,结肠切除术是最为主要的治疗方法。由于右半结肠的解剖结构相对复杂,再加上淋巴结的清除面较广,因而使得手术难度增大。研究表明,临床上结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是为淋巴结的转移复发,所以如何有效减少术后淋巴结转移复发[4],是提升手术效果,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

传统根治手术操作步骤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术中为避免接触到肿瘤的无瘤操作法。因存在较大的手术风险,术者往往担心大出血,而未能清扫到第3站的淋巴结[5]。二是先切开右结肠外侧腹膜,游离结肠和肿瘤体,再切断和结扎左侧相关血管支,但这不能完全确保自血管根部结扎。前种方法基于理论实施肿瘤的根治,后者则基于临床实践以肿瘤切除为主。但不管是哪种操作方法,均易引起肿瘤细胞经血液转移,增加了复发风险[6-7]。

右半结肠切除术是基于传统无瘤操作的一个改良手术,手术原则是自内到外操作,先对局部血管妥善处理,在切除时把肿瘤区看作整体进行切除,以实现彻底切除目的[8]。由于右侧结肠淋巴结和血管是处于并行状态的,均在右侧结肠系膜内,因而为有效避免术后转移,在手术中应自各血管的根部予以切断,把右侧结肠、系膜前叶、系膜后叶等组织全部切除,彻底清除肿瘤所在部位的淋巴结,确保肿瘤组织不会和正常组织接触。要指出的是,在进行腹腔探查时,不得先接触肿瘤,再接触其他组织,以免引起肿瘤转移[9]。可应用纱布把肿瘤表层全面包裹,和其他正常组织相隔离,以免沾染。在术中不得挤压瘤体,以免肿瘤细胞掉落,并随血液转移。对于手术器械必须规范放置,不应重复应用。术中可应用静滴适量5-FU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因结肠腔较长时间被堵塞,内容物细菌繁殖,厌氧菌偏多,在术中易对腹腔造成污染,而不利于吻合口的愈合[10-11]。在术前要做好肠道准备,进行抗生素、维生素K等治疗,同时应用生理鹽水彻底冲洗肠道。此外,患者因肿瘤阻塞,易并发腔梗阻,在切除后,肠管会扩张,下端会自粗变细,在吻合时倘若存在较多的折叠,那么易导致吻合口狭窄。因而,在吻合时可采取远侧切口及切开对侧系膜和近端吻合。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好这几点:(1)术中要广泛切除肿瘤部位淋巴引流区;(2)手术时,需要先切除肠管上、下端进行结扎,以免癌细胞在腔内扩散;(3)合并结肠梗阻的,先要减压,再进行肠管游离;(4)妥善保护右输尿管。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除数均优于常规组,且术后随访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转移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与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而言,在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应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根治效果良好,且预后较为理想,术后并发症、淋巴结转移复发的较少,比传统根治术更具优势,有着深远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万红.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4):204.

[2]董宇.对比分析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和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疗,2016,35(19):75-77.

[3]郑宪强.结肠癌应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20):156-157.

[4]夏仁昌.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9):53-54.

[5]赵广龙.传统手术与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1):174.

[6]杨诗平.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2016,29(15):305-306.

[7]姜久志.探析传统手术与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J].中国农村卫生,2016,9(2):17-18.

[8]武明胜.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6,17(3):30-31,51.

[9]钱飞,徐欣,冯轲,等.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并顺行性淋巴结清扫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4):38-40.

[10]程春宇.探析传统手术与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4(9):213,194.

[11]田永静,宝音升博尔,王腾祺.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与传统方法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11):132-133.

(收稿日期:2016-11-09)

猜你喜欢

结肠癌复发率
甲硝唑联合银尔舒治疗阴道炎的价值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结肠癌早期,多有5大表现
助“癌”为虐的细菌
年轻人直肠癌和结肠癌发病率升高
足踝部痛风石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
优质护理在15例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腹腔镜治疗结肠癌27例临床观察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