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变

2017-05-17

求知导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推进。目前的教育改革模式不断适应当前学校的发展要求,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性教育模式的局限性逐渐显露,为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高校教育体制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开始逐渐采取以主体间性为主导的教育模式,更注重发挥多主体的教育作用,以改变原有的单一主体的教学局面。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主体间性;转变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在物质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水平也要同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一直都是我国所重视和提倡的,高校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基地,所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至关重要。之前,我们一直提倡的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主张以教育者为主, 教育者占主体地位,受教育者是客体。长期沿用这种教学模式,其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如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只是机械地去接受教育者所传授的知识,教育的结果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对现有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坚持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多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实践活动的人或者人的集合,包括政治集团主体、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指的是教育主体在教育过程中所发挥的主体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教育过程中是否发挥主体作用以及怎样发挥主体作用,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主体间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的对话关系。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不止一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可以成为主体,他们是平等对话的关系。也可以存在多种关系的主体,成为复合主体。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是主体间的交往,不只是主体和客体的联系,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共同发挥主体作用。

从以上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是单一主体,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单方面对受教育者进行理论知识等的灌输和引导。这种教育成为简单的说教模式,成为控制与被控制、权威与服从的模式,认为受教育者只要接受了这些知识,就能够成为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其实不然,要想成为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不在于学习多少知识,而在于把学习到的知识用于实践,转化为行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正是这一点,在主体间性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教育活动在他们之间开展,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不仅仅是“授—受”的关系,而是不同思想、观念的碰撞与结合。

二、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1.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实现教师和学生等各主体之间的良好沟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志,把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进行有效结合,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含义:第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时作为主体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前的单一式思想政治教育只把教育者看作主体,而受教育者只能被动地接受所传授的内容,不被看作主体。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是一个主体,是一个个具有自我意识、能够进行判断的活生生的个体。这里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强调的是相互协作、平等对话的教学模式。第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交往沟通的活动,而不是单一的传授性活动。在教育活动中,主体间可以进行商量沟通,针对不同的问题发表不同见解,实现平等友好的合作,打破了原有传统的单一式灌输模式。所以我们在教育时要更加注重交往的作用。第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相互理解、包容的关系。传统的单一式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充分地考虑受教育者的感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不能进行及时的沟通,容易忽视受教育者的情感。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及时联系,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

2.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1)以人为本性。高校在开展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尤其是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以人为本是基础,思想建设的依托是人,如果没有人的存在,何来思想的构建?因此,以人为本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在当今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潮流中,思想文化建设也是共同推进的。高校在开展思想建设活动时,要尊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的地位,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有效沟通,培养主体间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判断能力。

(2)双向互动性。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学校过分重视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作用。如今的高校思想建设大都非常注重發挥学生的积极性,会把学生作为主体来看待。上课的形式也由原来的说教演变成了“聊天、对话”式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一味地灌输,师生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学生会通过教师的讲解进一步成长,了解更多的知识;教师也会了解学生的想法, 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教学相长是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最好的诠释。

(3)平等沟通性。学校里高高在上的教师形象已成过去,现在我们主张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平等交流,这种平等不仅仅是人格上的平等,也包括说话权利的平等。我们常说“人人都是平等的”,学生和教师也是平等的,这种平等指的是人格的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等级之分。另外,教师与学生的话语权也应该是平等的,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有一样的话语权,都有权利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在讨论之中教师与学生都会受益。

3.高校中的主体间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1)形成良好的道德是高校主体间性共同的目标。高校之所以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目的之一就是要规范人们的行为,规范社会秩序。这种规范是人们所达成的共识,是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时所要掌握的内容。良好的道德规范是主体间共同认可的,同时也需要通过高校这个平台把这种良好的规范传播出去。有了这个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才能受到约束,人们才知道哪些行为是道德许可的,哪些是违背道德的。有了道德共识,高校主体乃至整个社会都应该在道德许可的范围内开展活动,这就是道德的魅力所在。

(2)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性的活动。在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课堂上,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种教学活动永远是单向活动。要想真正学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只靠教师单向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单向的传授有作用,学生只是一味地听,而不去付诸实践也不可能成功。所以,在高校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首先就要改变原有的单向教育模式,转换成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对学习内容进行自我选择、自我建构,同时教育者也会通过受教育者学习一些新的内容,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3)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个体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依据。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会成为个体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依据,是因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与主体间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达成的共识,这是人们普遍认可的道德,具有公信力、权威性。个体在形成思想道德的过程中,会根据主体间性的道德来调整自己的方向,及时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用社会道德要求来完善自己的思想,从而使自己的道德达到社会要求的水平。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转变的意义

1.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一大突破

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倡导主体—客体—主体的模式,或者主体—主体、客体—客体、主体—客体的模式。主体—客體—主体倡导的是主体间的对话交流,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他们在研究教育资料客体时,主体间是平等交流、互相学习、相互渗透的。主体—主体、客体—客体、主体—客体的模式是指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的,都会为了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努力,对教育资料客体进行学习。以上两种模式都是对主体—客体模式的一种突破,改变了原有的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客体的思想,使人们认识到学生作为主体的重要性。

2.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培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形成主体间性意识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倡导主体是多个的,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等在内的多人,但多主体的意识不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它真正的目的是要培养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的能力,教育人不能搞个人主义,而要在集体中发挥集体的作用,最终达到互惠共赢的目的。

3.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受教育者发挥能力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要对象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容易受以往思想的影响,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继续扮演被灌输的角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促使受教育者改变自己的落后思想,尽快承担起教育主体的责任,更好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出谋划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携手前进,可充分体现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学习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断地进步,由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其意义是巨大的,它改变的不只是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可改变教育主体的落后思想,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自信心等。希望通过主体间的对话沟通、团队交流、互换角色学习等方式,主体间有更多的了解,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焕发新的生命活力,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苏令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

[2](美)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M].万俊人,朱国钧,吴海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内地青春片场域:期待从对立走向对话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