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原分离及治疗

2017-05-17谈明禄陈长江

中兽医学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肉汤琼脂氧氟沙星

谈明禄,陈长江

(青海省湟源县畜牧兽医站,812100)

一例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原分离及治疗

谈明禄,陈长江

(青海省湟源县畜牧兽医站,812100)

大肠杆菌病是严重影响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细菌病之一,是由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主要症状为心包炎、气囊炎、败血症、脐炎、眼炎、卵黄性腹膜炎或慢性肿瘤样肉芽肿,鸡的发病率达到10%~69%,死亡率约为3.8%~72.0%,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16年5月青海省湟源县某鸡场开始发病,三天之内,死亡121只。 病鸡多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腹部膨大,粪便呈灰绿色或黄色,通过对5只濒死鸡进行了剖检、病理学诊断和病原检测,确诊该鸡场发生了大肠杆菌病,筛选出对这些致病菌比较敏感的几种药物进行治疗,控制疫情。

1 发病情况

发病鸡场存栏鸡5860只,均为散养产蛋鸡,240日龄。5月16日开始发病,发病鸡大约500只左右,三天之内,死亡121只。病鸡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饮水减少或废绝,两翅下垂,缩颈,羽毛粗乱,消瘦。出现呼吸困难,黏膜发绀,腹泻,粪便呈灰绿色或黄色;产蛋率下降,产畸形蛋。最后,病鸡头、颈、腿抽搐死亡。

2 剖检变化

对5只濒死鸡进行剖检,均呈现肝脏肿大,质脆,呈暗红色软泥状,表面有小坏死灶(白色)或不同程度的纤维样伪膜(心包膜上也有),脾脏肿大,肠系膜发炎,肠袢互相粘连,小肠有充血、出血,肿胀臌气,黏膜上有粉红黏液和散在点状出血;鸡腹腔内充满卵黄液和淡黄色腥臭的液体,卵泡变性破裂,卵膜充血,呈褐色或黑褐色;输卵管表面不光滑,高度扩张,切面呈轮呈状,黏膜充血、增厚,有发炎的症状,内积异形蛋样渗出物,管腔中也有黄白色的纤维素性凝片;卵巢中的卵泡变形,呈灰色、褐色或酱色色泽,有的卵泡皱缩,滞留在腹腔中,破裂的卵黄则凝结成大小不等的碎片。

3 实验室检测

3.1 涂片镜检

无菌采取5只鸡的心、肝、脾,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均发现了革兰氏阳性的、单个存在的小杆菌。

3.2 病原的分离培养

无菌采取5只鸡的心、肝、脾,分别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麦康凯琼脂和伊红美兰琼脂平板上,置于37℃恒温箱培养20 h,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普通营养琼脂平板菌落情况为边缘整齐,中央隆起、光滑、半透明、无色,直径小于1 mm的针尖大小“露珠状”小菌落;麦康凯平板生长情况为菌落中等大小,中央轻微隆起,边缘整齐、光滑、红色;伊红美兰琼脂平板,紫黑色小菌落,周围带有绿色金属光泽。以上结果均符合大肠杆菌的特征。分别挑取不同琼脂平板上典型的单个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与涂片镜检的结果一致。

3.3 生化试验

选取5个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的红色菌落,作三糖铁、尿素酶、IMVIC试验。挑取单个典型菌落,分别接种于糖发酵罐,置37℃恒温箱培养18~24 h,判定结果。

3.3.1 三糖铁:斜面产酸变黄,管底产气,不产生硫化氢。

3.3.2 不能产生硫化氢和分解尿素,符合大肠杆菌的特性。

3.3.3 吲哚试验阳性,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不利用枸橼酸盐,符合大肠杆菌IMVIC反应特性++--。

3.3.4 糖发酵试验产酸产气,发酵管变黄,有气泡;不利用蔗糖。

根据以上结果,可确定所分离的细菌为大肠杆菌。

3.4 致病性试验

将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的红色菌落菌接种于营养肉汤,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 取健康小白鼠6只,分为A、B两组,A组3只,腹腔接种营养肉汤菌液,每只0.2mL;B组3只,腹腔接种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作对照组,分别隔离饲养观察。 取6只7日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C、D两组,与小白鼠同样的方法,C组皮下接种营养肉汤菌液,每只0.2mL;D组接种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隔离饲养。结果A、C两组均在48小时内死亡,B、D健活。

3.5 药敏试验

药敏纸片购自北京天坛生物制品公司,批号:20151013。包括: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沙拉沙星、强力霉素、磷霉素、氟苯尼考、阿莫西林、头孢噻呋、头孢曲松、丁胺卡那霉素。

3.5.1 用灭菌的棉球蘸取细菌的肉汤培养物(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的红色菌落菌接种于营养肉汤)均匀涂布到琼脂平板的表面,然后将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等12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纸分别贴到琼脂平板表面,先一块平板中央放药敏试纸一张,外周均匀分布6张,另外5种放在另一个平板上 (每换一种纸片都要灭菌一次镊子)。37℃培养24h后测量抑菌圈大小,根据标准进行判定。(高敏:抑菌圈直径大于15mm;中敏:抑菌圈直径为10~15mm;低敏:抑菌圈直径小于10mm)。

3.5.2 从药敏试验结果(表1)可以看出,此次大肠杆菌病对氧氟沙星、强力霉素、洛美沙星、氟苯尼考较敏感,对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培氟沙星中度敏感,对沙拉沙星、磷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呋、头孢曲松不敏感。

3.6 治疗

通过选用敏感药物氧氟沙星饲喂给药,3天后死亡率明显降低;在治疗1周后,病鸡群恢复健康。

表1 药敏试验结果(抑菌圈直径mm)

4 讨论

4.1 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病原微生物,它广泛存在于饲料、垫草、粪污和禽舍的灰尘中,也作为常在菌,存在于正常动物的肠道中,当机体抵抗力下降,特别是应激情况下,细菌的致病性即可表现出来,使感染的鸡发病。 因此,防治鸡大肠杆菌病应改善鸡舍卫生条件,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消除本病诱因,减少发病率。

4.2 适当添加维生素和微生态制剂,增强机体抵抗力。由于大肠杆菌是一种极易产生抗药性的细菌,因此使用对症性药物时还应交替使用,以提高药效。 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A、E对治疗本病也有一定帮助。不定期饲喂乳酸菌片,维持鸡肠道正常菌的平衡,减少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侵入。

4.3 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应该是在细菌的分离与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的基础开展。最好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确定用药,才能取得满意疗效。在用药的过程中做到轮换用药,防止产生耐药性。

S858.31

B

1003-8655(2017)02-0055-02

猜你喜欢

肉汤琼脂氧氟沙星
响应面法优化羟丙基琼脂制备工艺
消除国产琼脂磷酸盐沉淀的工艺优化及设计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体会
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啥关系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疗效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模具的开发及改良
变质的肉汤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