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柔道运动员膝关节损伤流行病学纵向调查
2017-05-17魏双平廖八根夏玉芳
魏双平 廖八根 夏玉芳
(广州体育学院运动医学室,广东 广州 510150)
柔道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格斗类运动项目,由于其对抗的激烈性,运动损伤十分常见,其中膝伤是柔道等运动项目中最常见的损伤部位[1-4]。这不仅影响运动训练、比赛,而且也造成疾病负担,同时膝伤也是造成运动员停训甚至退役等最主要原因之一[1]。为了预防损伤、保护运动员的健康,研究柔道运动损伤规律十分必要。尽管以前研究显示柔道运动损伤与训练场合(训练还是比赛)等有关,但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报道并不一致[1],而且损伤描述大都是损伤患病率、损伤类型、损伤部位、损伤原因,并没有从一个运动周期上进行分析,也未对膝伤性质深入分析。因此本研究拟通过纵向调查来分析及比较在4年的大周期训练中职业男女柔道运动员膝损伤的发病率和损伤特征。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广东省重竞技训练中心47名柔道运动员(23名男子、24名女子)。运动员年龄14-33岁(男子平均20.58±4.97岁,女子平均20.87±4.42);训练年限(从进入专业体校起开始计算)4-19年,平均6年(中位数);运动等级:健将15人(男子7人,女子8人),其他等级32人(男子16人,女子16人)。所有运动损伤均为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出现,损伤性质由各队医及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或北京大学附属第三院骨伤专家确诊。
1.2 调查方法
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后,从2010年1月起给每位运动员建立伤病档案,以每周为单位进行汇总,同时每周记录每位运动员的训练时间、休息及放假时间、外出比赛时间以及急性损伤动作、伤后停训、康复情况等。
从2010年1月—2013年9月全运会结束期间共对47名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出现的膝关节损伤做了较完整的详细记录,如完全不影响训练和比赛损伤则不予记录。每周星期三下午中山大学附属三院的骨科学专家定期为有损伤的运动员进行会诊。对于会诊不能确诊病例,运动员则进一步到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或北京大学附属第三院进行X射线、核磁共振、关节镜等检查确诊后再补充记录。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运动损伤分为创伤和劳损二大类,其中创伤又分为急性创伤和陈旧性损伤。如一次训练或比赛时膝关节多个结构或左右膝同一结构损伤则分别各记为一个损伤。损伤发病率计算依下述公式,另外也同时计算不同性别、级别运动员膝创伤发病率相对危险比(IRR,两者创伤发病率比)及其95%可信区间(95%CI),并进行μ检验。计算方法见Knowles等[5]。
注:A、B分别代表不同性别运动员急性损伤新发病总个数,或不同性别的相同级别运动员急性损伤新发病总个数,或相同性别不同级别运动员急性损伤新
2 研究结果
2.1 广东省柔道运动员膝关节伤病诊断情况
23名男子柔道运动员期间有15人患有49个膝伤,其中32个急性创伤,26个旧伤,12个劳损,24名女子柔道运动员期间有15人患有78个膝伤,其中54个急性创伤,32个旧伤,21个劳损。具体见表1。
表1 广东省柔道运动员2010-2013年间膝关节损伤情况
2.2 广东省柔道运动员膝关节创伤发病率
柔道运动员的膝创伤发病率男、女分别是每1000运动小时 0.34个(95%CI:0.17‰-0.51‰) 和每 1000运动小时0.67个(95%CI:0.46‰-0.86‰) 。女子柔道运动员膝伤发病率是男子柔道运动员膝伤发病率的 1.97倍(95%CI:1.27-3.04),p<0.01。按运动等级显示男子健将 7人,有5人患14个急性膝损伤,1/2级运动员16人,有10人患18个急性膝损伤;女子健将8人,8人患20个急性膝损伤,1/2级运动员16人,有12人患34个急性膝损伤。进一步按级别及年份分析创伤发病率情况,结果见表2和表3;同时对几个男女损伤相差较大病种的创伤发病率分析,结果见表4。
表2 广东省柔道运动员不同性别、不同级别膝关节创伤发病
表3 不同年份运动员膝创伤发病率
表4 广东省柔道运动员膝关节高发病种的创伤发病率
2.3 引发急性创伤的动作
柔道致膝创伤动作主要为投技,其中男柔中大外刈(占18.6%),其次是背负投(占16.9%)、外卷(占15.2%)、内股(占13.6%)、其他(其他投技如体落、膝车和寝技等占35.7%)等;女柔大外刈(占 22.2%),其次是背负投(占16.7%)、小内刈(占 13.9%)、内股(占 11.1%)和其他(占36.1%)。
3 讨论
3.1 广东省柔道运动员膝伤特点
柔道是技巧性和对抗性很强的格斗类项目,运动损伤十分常见[1-4]。国内横断面调查[4]显示柔道运动员以膝、腰和肩部损伤最多,损伤性质则以膝半月板损伤、腰肌肉筋膜炎和膝内侧副韧带最多见,而纵向调查[6]则显示男柔以膝、腕/指、上臂/肘和肩部较多,损伤性质以膝半月板、膝内外侧副韧带等损伤多见;女柔以膝、腰背、上臂/肘、腕/指较多,损伤性质以膝外侧副韧带损伤、腰肌劳损等多见。国外纵向调查结果[1,7]显示不论男女,柔道运动员损伤部位以腕/手指、膝和肩部最多,膝损伤性质则以膝内侧副韧带损伤最多。本研究纵向调查了4年的训练大周期并集中分析了膝关节损伤性质,结果显示广东省柔道运动员膝伤以急性创伤为主,但急性创伤后,转化成陈旧性损伤的比例比较大,这可能是由于竞技运动训练的大强度性、持续性和系统性使得运动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使伤病痊愈等所致,但这也提示教练和队医防止运动员由急性伤转化成陈旧性损伤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膝损伤病种中,我们的研究显示不论男女最多见为膝内侧副韧带损伤和半月板损伤,但膝后外侧结构(主要包括膝外侧副韧带、腘肌腱、腘腓韧带等)损伤占比例较高,与我们调查的摔跤项目相似[8]。潘诗农等[9]的病例分析显示女柔膝伤中以半月板损伤及膝内侧副韧带损伤占比较高,而姜岩[6]的纵向调查结果显示女柔道运动员膝外侧副韧带损伤占比较高。我们认为差异原因与研究对象、调查时间及诊断准确度可能有关。进一步我们分析了致伤动作,广东省柔道膝创伤主要为投技摔倒、内扣致膝关节扭转所致。大外刈和小内刈等投技动作或联络技造成膝曲屈内翻是致膝后外侧结构损伤重要原因。由于投技摔倒是致膝伤主要动作,因此加强摔倒技术练习和强化运动员的平衡练习将有助于减低膝伤发病率。既往研究[1,10-12]显示所有柔道损伤中,约85%的损伤发生在站立位;而 70%损伤又是被摔所致,且手的抓握形式也会影响损伤。通常每个运动员皆有其得意技(含联络技),因此今后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柔道运动员各种得意技与损伤关系。
3.2 广东省柔道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发病率
既往大多数研究用流行病学发病率和临床发病率公式计算损伤发病率,但实际上它们并不能真正反映运动损伤发病率[5]。本调查显示4年的训练大周期男女柔道膝伤流行病学发病率分别为65.2%(15/23)和62.5%(15/24),4年的训练大周期膝伤临床发病率则分别为2.13例次/人(49/23)和 3.25例次/人(78/24),而以发病率公式计算则女柔膝创伤发病率(0.67‰)显著高于男性(0.34‰),是男柔的近2倍(95%CI:1.27-3.04)。进一步按级别分析,男女膝创伤发病率差异主要是相对较低级别女运动员显著高于同级别男运动员,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澄清。一项涉及多个运动项目的美国高中运动员损伤发病率调查结果也显示女子膝伤发病率是男子的 1.52倍(95%CI: 1.39-1.65)[3],但也有研究[13]显示柔道整体损伤发生率并无级别、性别差异。我们调查4 年的大周期训练期间,以第1年或第2年创伤发病率略高,但各年份之间发病率相对危险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按损伤病种,女子运动员膝内侧副韧带、交叉韧带、膝后外侧结构损伤的发病率是男子运动员2倍以上(p<0.1),虽本调查在ɑ=0.05水平上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但这与样本数量小有关。由于本研究以中小级别为主,跟踪人数偏少,且可能还有膝伤漏诊,因此调查结果可能并不能完全反映柔道专业运动员膝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未来有必要进一步扩大样本调查以了解我国柔道运动员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
参考文献
[1]Pocecco E,Ruedl G,Stankovic N,et al. Injuries in judo: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including suggestions for prevention. Br J Sports Med 2013; 47(18):1139-1143.
[2]Nelson AJ,Collins CL, Yard EE,et al. Ankle injurries among united states high school sports
[3]athletes,2005-2006.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2007, 42 (3): 381-387.
[4]Wenson DM, Collins CL, Best TM, et al.Epidemiology of knee injuries among US high school atheletes, 2005/06–2010/11. Med Sci Sports Exerc .2013,45(3): 462–469.
[5]崔国庆,田德祥,敖英芳,等.柔道运动创伤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1,20(1):106-108.
[6]Knowles S.B, Marshall S.W,Guskiewicz K.M.Issues in Estimating Risks and Rates in Sports Injury Research.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2006,41(2):207-215.
[7]姜岩.211名优秀柔道、摔跤、拳击运动员运动创伤调查分析.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28(5):542-546.
[8]Roach CJ, Haley CA, Cameron KL, et al.The epidemiology of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sprains in young athletes. Am J Sports Med, 2014, 42(5):1103–1109.
[9]廖八根,夏玉芳,陈速.广东省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纵向跟踪调查分析.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5,12(12):1152-1154.
[10]潘诗农,李忠云,孙鹤等.中国女子柔道运动员膝关节损伤:3.0T MR影像分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8,24(6):804-807.
[11]Noh JW, Park BS,Kim MY,et al. Analysis of combat sports players’ injuries according to playing style for sports physiotherapy Research. J. Phys. Ther.Sci.2015,27(8): 2425–2430.
[12]Rukasz W,Sterkowicz S,Klys A. Causes and injuries during ippon-seoi-nage throw. Arch Budo 2011,7(1):17-19.
[13]Koshida S, Deguchi T, Miyashita K, et al. The common mechanisms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ies in judo: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Br J Sports Med ,2010,44(12):856-61.
[14]Green CM, Petro MJ,Fogarty-Hover ML,etal.Injuries among judokas during competition.Scand J Med Sci Sports 2007,17(3):20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