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思考
2017-05-16黄茜
黄茜
摘要:计算机在财务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为事业单位财务带来了根本性变革,传统的手工核算模式被信息化的会计系统所取代,极大地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推动了财务工作的创新发展进程。与此同时,会计信息化的全面性、智能性、开放性等特点以及对业务流程的改变,也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各要素产生了新的影响,本文以会计信息化为背景,分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思考如何应对,并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提出若干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概述
为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财政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于2012年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并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该规范对内部控制作了如下定义:“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同时规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二、会计信息化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影响
在传统的手工会计环境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主要由人工完成,而在信息化条件下,通过将会计信息转变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语言,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传输和处理,使得内部控制的环境、对象、重点和要求等都发生了改变或调整。
(一)控制环境更加复杂
与传统的会计环境相比,会计信息化普及后,财务部门所负责的工作除会计核算之外,还需承担起运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多项业务活动的职责。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将会计工作的实际范围一定程度地扩大,深入扩展到管理及决策等方方面面,由此更加利于单位整体的控制与管理。在这种背景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二)控制对象覆盖更广
事业单位传统的内部控制对象主要为财务人员,单位通过建立规章制度来管控人员之间的相互牵制,力求合法合规,减少舞弊行为。而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各类会计数据的处理、凭证报表的生成以及会计信息的存储均由計算机来完成,计算机的配置升级、软件的开发操作、网络的维护管理在财务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对象不再单纯以对人的控制为主,而是逐步扩大为对财务人员、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控制。
(三)控制重点精简单一
会计信息化之后,财务软件可以依据输入的会计数据,自动完成对账、过账以及编制财务报表等工作,只有把控好会计数据的输入质量,才能使会计数据处理及财务报表生成的准确性、有效性和真实性得到保障。因此,内部控制的重点由原来的保证凭证、账簿、报表等各类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精简成重点控制会计数据的获取质量。
(四)控制要求不断提高
传统的会计资料由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各类账簿及报表组成,多为纸质资料,数据不易被篡改,内部控制比较容易实现。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实现,会计数据基本上都需要通过计算机进行查询和阅读,大量的会计信息存储于各类磁介质中,很容易被篡改而不留痕迹,这就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
(一)内控制度形同虚设
内部控制是一个功能完整、结构齐全的制度体系,能够预见、预防和规避单位管理中的诸多风险。进入会计信息化时代后,大多数事业单位虽然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会计信息化本身的特点和工作方式的变化,使得很多现存的制度和机制由于方法陈旧以及不完整、不切实际等原因已无法适应发展的要求,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因此加速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迫在眉睫。
(二)网络系统风险倍增
会计信息化使得原本封闭的会计系统转变到了开放性的互联网中,网络环境中存在的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盗版软件等一系列不安全因素,必然会对财务系统的安全产生巨大的风险。除了上述外部影响因素以外,单位内部人为因素如对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故意破坏、利用工作电脑连接危险网站、不及时对计算机进行杀毒等,也成为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不容忽视的挑战。
(三)授权控制存在漏洞
在诸多内部控制手段中,授权控制是一种最基本的方式。目前市面上成熟的会计软件都配备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授权、身份识别以及操作权限等功能,如果能够严谨地操作软件,这些功能必然能在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中起到相互监督和相互牵制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密码设置过于简单、有的随便将其泄露于人、有的长年累月不予更改,这就使得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防范越权舞弊的难度大大增加。
(四)人员素质不够全面
会计信息化是网络信息技术和会计专业相结合的产物,这就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兼备熟练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以及数据安全防范意识。当前众多财务人员仅仅是运用会计软件来进行简单的会计信息录入及报表编制,但由于缺乏计算机应用能力,一来无法利用软件对会计数据进行深加工,二来不具备风险防范意识、不了解数据安全的知识,从而导致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培养和引进复合型人才也是事业单位做好内部控制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举措
(一)完善内控制度,强化审计监督
制度建设在事业单位整体管理中占据着基础性的重要地位,并关系着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事业单位应根据国家政策法规,汲取业内先进内控模式和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在不断总结、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内控制度,并充分评估其可行性和执行效果,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信息化需求。
制度是基础,审计是手段。事业单位应充分发挥内审部门的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监督检查,根据日常监控所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处理,不断实现内部控制的优化。当前会计信息化的应用给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事业单位应重点着眼于以下几点:
1.定期审查会计资料,不仅要保证机内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还要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2.监督系统运行环节是否存在漏洞、账务处理流程是否合法合规;3.检查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性,防止非法篡改数据的情况发生。
(二)强化风险意识,保障系统安全
会计信息化提高了事业单位的运作效率和速度,但在享受新技术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新增了不少风险,比如由于外部系统漏洞产生的风险、操作不规范或计算机维护不当造成的风险、软件开发和设计中存在的风险等。因此要强化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通过宣传法律法规及讲解具体案例等方式使其明白任何信息的泄露都可能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安全造成威胁,并对信息泄露相关责任人处以严厉的惩罚,帮助财务人员牢固树立风险意识。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在保障系统安全方面也应加大关注和投入,定期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基本检查和升级维护,加强防范网络病毒和黑客攻击,并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和隐患及时维修记录,全方位建立安全稳定的计算机系统环境。只有保证了计算机外部网络、基础硬件、软件数据的安全,才能提升事业单位会计环境的安全性,也由此才能有效管理会计信息,实现内部控制。
(三)合理岗位设置,严格授权管理
不同于传统岗位独立分工的方式,会计信息系统将相对独立的、不同的会计职责集中至同一个信息系统中,所有的会计处理程序和财务数据均存储于一体。事业单位应按照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合理进行岗位设置,明确技术人员和会计人员的职责范围和操作权限,并配套相應的规章制度,形成一种相互稽核、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机制,以此保证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降低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从技术上来说,首先应明确规定每个用户的安全级别和身份标识,并设定相应的密码口令,使其只能按照所授予的权限对系统进行操作,避免越权使用。其次应定期查看系统日志文件,对用户身份、操作时间、系统参数以及操作内容等进行监督抽查,及时防患数据篡改和信息泄露。
(四)重视人才培养,提升综合素质
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面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方式的调整和会计信息化软件的不断升级,如果财务人员依旧保持老一套的会计处理办法,将会在工作中捉襟见肘,也无法将信息化的优势与便利发挥出来。因此,事业单位必须注重复合型财会人才的培养,针对财务人员的特点和工作要求,科学制定培训内容,做到教育对象层次化,知识结构系统化,使他们不仅能够精通财会专业知识,也能够对信息技术了然于心,同时兼备较强的风险意识,从而推动单位的财务部门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和智能型转变,有效促进单位的健康发展。
五、结语
会计信息化作为事业单位管理信息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化不仅为单位管理提供了高效便捷,同时也增加了内部控制的难度。事业单位只有认真分析新的会计环境,适时调整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郄超.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问题[J].中外企业家,2014(36).
[2]崔琳.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3).
[3]王文平.浅议信息化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J].现代商业,2013(17).
[4]姚佳音.会计信息化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J].会计师,2015(3).
[5]杨小瑜.会计信息化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机遇与挑战[J].当代经济,2014(16).
(作者单位: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