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服务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采访模式重构研究

2017-05-16刘军军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重构高校图书馆

刘军军

关键词:纸质文献;采访模式;重构;高校图书馆

摘要:文章在分析当前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采访模式现状的基础上,对采访模式的新变化以及采访模式重构的方案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放弃“大而全”、强调特色立馆,重视拥有、强调分享,实施多元协作模式的重构策略。

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纸质出版文献资料受到电子出版文献的冲击不可避免,但并不意味着纸质文献的作用和存在意义将会下降。以2013-2015年问中国出版图书数量为例,其逐年出版的图书均以高于10%的速度增长,这些纸质文献资源是目前图书馆馆藏的主体部分。伴随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快速扩张,尤其在全新的学科服务背景下,很多图书馆实际上已经将纸质资源边缘化,认为其利用率较低,但对纸质文献资源的采访重构较为忽视。高校图书馆承载了高校的学术性需求,是信息收集和传播的主要媒介,并且同时兼顾了科研和教学的双重任务。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是否完善,纸质文献资源的内容和结构安排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高校的办学效果。纸质文献资源的绝对数量、类型分布、结构覆盖等特点直接体现了馆藏图书的品位,也决定了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水平。因此,在当前学科服务背景下开展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采访模式重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采访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纸质文献相较于电子文献,权威性更高,学术性更强,不论是从内容编排上还是结构掌控上都更加符合出版标准中的严谨性特征。换言之,纸质文献的专业影响能力具有较高的不可替代性。但当前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源的建设现状却不容乐观,笔者对众多高校图书馆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访问,发现主流的纸质文献采访现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1.1结构方面:数字资源与纸质文献的比例失衡

当前高校图书馆对于数字资源与纸质文献建设常用P+E(印本+电子)的综合模式,还有少数高校图书馆采用E-Only(纯电子本)形式构建文献资源。常规的P+E资源建设模式主要将数字资源的比例放在了文献采访的重点位置,而对于纸质文献的采访数量却逐年减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大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采访数量逐年增加,且比例也呈现上升趋势;相比之下,纸质文献的比例控制却处于无序状态。一般而言,高校图书馆的现阶段资源整合大多数是将各个不同的形式进行叠加,但是这种单纯的叠加式采访没有获得有机的结构分布,对资源关联性的把控较差。在图书资源的正常融合中,由于系统性以及整体性往往难以保障,所以资源的整合大多只是简单的重组、对原有组织的重新分散后编制,并没有对信息异构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分析。这种整合势必会造成新的资源浪费问题,对于本已缺失严重的纸质资源的利用更是影响较大。可以说,逐年下降的纸质文献资源比例和整合手段的表面化,使得纸质资源信息深度共享无法形成规模化的影响,是对图书资源的直接浪费。

1.2资源特色:纸质资源的特色化缺失度高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重复率高,相互之间的同质化现象明显,对纸质文献功能相近资源的重复购买较为普遍。总之,建设特色不突出是当前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深层次分析不难发现,长期的建设方针和发展框架的高度一致性抹杀了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源的特色。因此,针对纸质资源特色缺失的问题,高校图书馆应该从根本上突破既有理念的管控,提升文献资源的保障率。纸质资源特色建设需要从纸质资源的本质属性出发,结合地域因素、行业发展优势、既有藏书、文化特色等层面,以资源需求的满足为目标,坚持将市场经济需求、图书馆发展创新的要求以及用户实际科研辅助功能相互融合。纸质文献的特色化建设能够弥补和补充常规图书馆藏书的知识缺憾领域。特色纸质文献建设在另一个角度还能够实现新型的小众群体的文献需求。

1.3建设层面:对纸质文献的管理力量薄弱

学科服务背景下纸质文献的采访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其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都给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员是纸质文献资源的直接管理力量,其决定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体系是否能够完备形成。一个世界一流的图书馆,不仅仅是指其馆藏资源丰富、文献结构合理、馆内设备设施齐全,更关键的一点是代表图书馆对文献资源管理水平的学科馆员综合能力较强。复合型的图书馆员是提供高水平服务的基础,知识储备丰富、专业性较强是学科馆员管理能力强的特质之所在。

学科服务背景下的新型高校图书馆整體队伍学历水平不足、个体知识储备较弱,制约了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源建设的发展。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日常工作中的全面应用,各馆逐步将互联网以及计算机技术扩展到图书馆各项具体业务中。因此,新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员应该更好地掌握好资源建设的常规发展趋势,在发展中进步,从而提升对纸质文献的管理能力。

2.学科服务背景下纸质文献资源采访模式的新变化

2.1资源采访模型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

传统的资源采访方式有订单式采购、现场采购。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信息需求的征求与意见也步入了网络时代,网络式采购开始出现。如:在图书信息收集阶段,高校图书馆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地快速查阅图书书目信息,及时获取新书出版信息以及图书用户的文献征求等;在采访完成后的采购管理环节,则可以利用网络远程完成支付和物流制定,极大地提高了采访的时效性。学科多元化服务背景下,读者需求也展现出较强的多元性,且图书出版数量的急速扩张,使得高校图书馆需要选择和应对的书目种类更加繁杂,而对大型系列图书的成套采访则显得物不及所值,因而高校图书馆之间采取联盟以及集团形式进行文献资源的采访也越来越普遍。

2.2存储利用型采访理念转变为开放利用型

图书馆对信息的收集和存储是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固有的存储利用理念在信息时代已不再出现。学科服务新背景下,信息资源的快速扩大,知识资源的成倍数推陈出新,表明传统的存储利用理念不再具有实际操作性。高校图书馆在这种大趋势下,逐渐探索出开放型的利用模式。所谓开放利用,主要是对收藏职能进行弱化,加强了有效利用维度的地位,基于学科特色的学术资源的自动采集在开放型利用理念中得以贯彻。对原有文献信息的手工收集建立在原有的存储型资源库建设中,而当前信息化的发展、信息量的扩张,都使得既有图书的存储量无法保证学科服务中科研信息的前沿性和快速性。纸质文献资源建设的长周期与低效率有望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进一步改良。各高校图书馆开始尝试基于学科特色的纸质文献资源自动采访,尽可能减少这一过程的人工干预,提高开放利用型文献资源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2.3多媒体向全媒体转换的资源类型进阶

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图书展示提供了多种媒介,但是纸质文献的灵活融合在当前表现活跃。正是由于既有的单一、分散式传播方式,并不能满足更多元化的用户需求,所以全媒体大融合的趋势发展迅速。在多媒体向全媒体转换的资源类型进阶的过程中,纸质资源作为信息的主要承载体,体现了对全媒体的积极融合。所谓的全媒体指的是将视觉感受、听觉感受、触觉感受等联合,利用纸质图书、电子资源、电视、电脑、手机等形式进行信息资源的传播和推广。纸质图书在多媒体向全媒体转换的过程中,积极寻求结合点,保障了图书馆用户信息知识获取的及时性和全面性,提高了用户多元需求的满足感。

3.学科服务背景下纸质文献资源采访模式重构的方案

3.1采访内容:以满足综合需求为前提条件

图书馆实现对用户(读者)需求的最大满足是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访的重要前提。对纸质文献的用户而言,其信息需求多体现在具体内容上,对于纸质资源的载体不可预见性,需要进一步缩减文献采集的流程,提高流通效率。同时在客观上,高校图书馆需要考虑经费、馆舍的实际使用状况,对于一些包装精良、画质优秀的系列纸质文献资源,需要客观冷静地判定是否需要采访,要更加关注实用性。

3.2采访方法:以成本控制为基本手段

纸质文献资源采访的方法应该以成本控制为基本手段。现今图书馆文献采访模式大多受制于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其采访的经费预算与实际支出往往不能匹配。这种情况下对成本的控制便极为关键。人力节省以及馆藏采访流程优化等方式能有效解决高校图书馆经费紧张的问题。在采访中,高校图书馆应该兼顾文献资源在学科分布中的系统性,也需要保持教学研究中文献资料的权威特征,确保高校图书馆新兴学科、交叉资源的覆盖面。为了保障纸质资源的健康发展,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浪潮中应坚持以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不能单纯以数量或经费额度作为图书馆发展的评价准则,严格控制采访成本,实现效益成本的最佳性价比。

3.3采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在纸质文献资源采访过程中,高校图书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各大用户的主观能动陛,提升用户(读者)对资源采访的直接参与兴趣,以保障读者信息和建议传达的畅通,创造出圆满的参与环境。为了进一步提高交流参与的程度,高校可以在馆内特设交流公众平台,并制定相应的鼓励措施,在图书馆和用户之间搭起联动互助的桥梁。

4.学科服务背景下纸质文献资源采访模式重构的策略

4.1文献资源优势稳固:放弃“大而全”,强调特色立馆

在学科服务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该主动放弃“大而全”的陈旧建设模式,追求创新,发现并强化自身优势,形成自身特色和亮点,从建立馆藏特色着手,建立别具一格的馆藏体系。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采访重构的学科特色建设对于高校图书馆是十分关键的。高校图书馆应该依据自己的专业设置分布,从重点学科专业开始逐步完善并形成专业特色资源。专业特色的具体构建应该关注自身需要的科研领域和学科特点,各高校图书馆在建设学科特色时,应从自身建设实际出发,重点从一门学科的信息资源收集开始,逐步形成多门学科的资源特色。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图书馆所创立的“水利特色信息资源中心”,就是结合该校水利科研要求对水利事业单位的文献进行系统调查后,获得统计和分析结果并依托院校既有特色專业和学科特征而建设的,创新性地形成了自身的发展特色。

4.2文献资源结构优化:重视拥有、强调分享

在学科服务背景下,虽然数字资源的比重在各高校图书馆馆藏中不断增加,但很多文献资源并不能从数字资源处获得。同时,大部分群体的阅读习惯使得纸质文献依然拥有较大的读者群。由此可见,纸质文献较长时间内仍是重要的图书资源类型。国内出版物绝对数量的持续增加,图书资源价格的逐年攀升,使得馆藏保存能力与图书馆的实际能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图书馆传统的以“藏”为主的思维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因此,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应进一步重视共享信息和分享资源的发展,通过馆际协调合作,对各馆不同类别的文献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集成化的统一管理体系,使用户在实际使用中对相似类型的不同馆藏资源可以进行快速的外部链接,实现资源的信息共享。

4.3文献资源来源途径:多元协作模式

关于协作发展的实际案例近年来在国内也有所增加,如:北京图书馆联合商务印书馆对《四库全书》进行了重印,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Google联合牛津、斯坦福、哈佛等五所高校的图书馆推行纸质资源的直接电子化,以OcR技术为依托,运用无损快速扫描技术对馆藏资源进行转化,这也是纸质文献资源的扩展方式之一。

同时,高校图书馆与纸质文献资源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应该扩大合作范围,积极探索多元协作模式。供应商可以积极整合出版信息并及时传递到高校图书馆采访部门,帮助其改善采访效率;高校图书馆也可以从自身需求出发,直接对出版商提出合作策划选题,完成文献的特色定制过程。

猜你喜欢

重构高校图书馆
长城叙事的重构
重构
农产品供应链重构赋时层次有色Petri网建模与仿真研究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重读《重构》,呼唤匠艺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