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初中语文教材,培养学生尚美情怀
2017-05-16张燕玲
张燕玲
(广东省四会市东城中学 广东 四会 526200)
【摘要】 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语文教学要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尤其要为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服务。因此,引领学生崇尚美的情怀也越来越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从利用初中语文教材培养学生崇尚生活美、亲情美、人格美、志趣美展开探讨。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材利用 尚美情怀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4-157-01
前言
初中语文教材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精神的载体,所选课文特别注重经典性、多样化、文质兼美,尤其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借助教材,可以打破时空界限,让学生与文学大师、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美德的熏陶,在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风采的同时,培养尚美情怀,提升精神境界。如何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尚美情怀的教育与熏陶,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利用教材四季美景,培养学生崇尚生活美
初中语文教材中,写景抒情的名家名篇、诗词散文俯拾皆是,作者往往以生动的描写、形象的笔法、新奇的比喻,多层次、多角度描写特定时令景象以及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景物,或写四时之美景,或抒心中之感情,大都营造了美好而深远的意境,构思精巧、语言精致,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寻找美点,发掘意境美,体会环境生活之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人生的的热爱。
二、利用教材至爱真情,培养学生崇尚亲情美
教材即例子,语文课文中表现至爱真情的文章实为不少,或表达父爱的深沉伟大,或表达对母爱的歌颂,或表现家人之间互敬互爱、其乐融融的美好氛围,这种美好氛围最能唤醒学生对亲情的体验,并产生情感共鸣。培养学生尚美情怀,又怎能不引导学生细细体味亲情之美呢?
如莫怀戚《散步》一文,取材于日常家庭琐事,通过一家三代四口散步一事,篇幅虽然短小却精致优美,至爱亲情蕴含其中,令人遐思。“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对母亲的孝顺,母亲的慈祥、妻子的贤惠、儿子的可爱,处处营造出一家人互敬互爱的和谐氛围,浓浓亲情流淌其中,如天际飘过的一缕白云令人心旷神怡。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父亲肥胖的身子、蹒跚的脚步、艰难的攀爬,那是多么不容易啊,可是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不仅深深的烙在朱自清的心里,同时也深深地印在学生脑海里,这是一道爱的背影,是一道耐人寻味的背影,倾注着父亲对儿子的无限关爱之情,也包含着作者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至爱亲情,真情无限,读来让人温暖如春,幸福如蜜,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其中的真情,感受亲人的关爱,并能分享自己的幸福小故事,定能提升美的情怀。
三、利用教材凡人小事,培养学生崇尚人格美
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要“立德树人”,“德”即思想品德,美好的人格。初中语文教材既有邓稼先、闻一多等家喻户晓的中华名人,也有具有美好人格的白求恩、藤野先生等国际友人,更有一些不惹人注意、微不足道却又令人难以忘怀的平凡小人物,但就是这些平凡小人物身上却蕴含着质朴、坚忍、善良、同情等美好的品质,特别值得学生去学习。当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非杨绛先生《老王》中的老王莫属。
老王身体残疾,打了一辈子光棍,只靠一辆三轮车活命,身世悲苦,虽然卑微,但精神却没有受到任何污染,他凭着道德良心做人,丑陋的外表之下有一颗老实、厚道、善良的心。他送的冰比别人大一倍,车费却减半,临死之前还给作者送香油鸡蛋。杨绛先生一家也对老王特别帮助,甚至有愧怍之情。老王和杨先生以友善对待友善,以同情对待同情,他们的人格是多么的高尚。仔细挖掘出他们身上闪烁出的人性的光辉,就可以启迪学生在享受别人给予的关爱时,也要关爱像老王一样的人,以德立人,崇尚美好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
四、利用教材文言诗词,培养学生崇尚志趣美
初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经典文言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篇幅短小、寓意深刻,寄托了中华先贤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志趣。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调动各种积极因素,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诵读作品,理解作品大意,激发他们对古代经典诗词文言的热情,更要指引学生浸润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作品中,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领会其中蕴含的古人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志趣。
如曹操的《观沧海》一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意境雄浑,于苍凉中又有慷慨,遥望沧海的波澜、仰望天上的星月,壮美的景象中包含的是诗人宽广的胸怀以及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可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为实现人生理想而努力奋斗。再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周敦颐借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形象描写表达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表现出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刘禹锡的《陋室铭》也是如此,作者极力渲染“陋室不陋、惟吾德馨”,以此表达自己不求宦达,不慕荣华,乐于淡泊,安贫乐道的人生志趣和昂扬炽烈的进取精神。古人先贤这种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志趣无不激励着学生崇尚美德,自觉践行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志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从教材中获得“尚美情怀”的教育,教师就应充分借助教材中的美景、美人格、美情、美志趣等对学生进行情感启发,引发情感共鸣,着力培育学生尚美情怀,不断提升精神境界,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