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域下的乡镇干部激励路径分析
2017-05-16石剑宝程学建
石剑宝,程学建
(西华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域下的乡镇干部激励路径分析
石剑宝,程学建
(西华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乡镇干部是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是党和国家在基层的代言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而今,乡镇干部在需求方面存在物质需求缺乏、精神需求得不到保障、无法实现自我价值等问题。针对乡镇干部的需求现状,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方面探寻激励路径,以期激发乡镇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基层的长久稳定发展。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乡镇干部;激励路径
2014年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层级,长期以来,广大乡镇干部扎根基层、艰苦奋斗、默默奉献、为民造福,作出了重要贡献[1]。这是党和国家对乡镇干部在农村基层工作的由衷肯定和高度认可。广大乡镇基层干部坚守基层一线,他们的默默奉献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重要基础[2]。在他们艰苦奋斗为基层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社会各界也需要关注他们的需求。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乡镇干部需求现状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被认为是动机理论的精髓。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需求等级中,这五类需求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递进呈金字塔状排列(见图1)。若较低层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则不会触发较高层次的需求。随着需求等级的提高,满足的百分比逐渐减少。越是处于低层次,需求程度越强烈。如对人的需求进行假设,一般公民大概满足了85%的生理需求、70%的安全需求、50%的社会需求、40%的尊重需求、10%的自我实现需求[3]30-31。
图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二)乡镇干部需求现状
目前,乡镇干部的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即使在同一地区,乡镇干部家庭经济收入、受教育背景及个体特征也存在很大差异。再反观我国乡镇机构改革历程,从计划经济时期到后农业税时代,乡镇政府逐渐失去了财权、事权,成为悬浮型政权。这些都导致了他们需求的差异性。但政府却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对待乡镇干部的不同需求,解决与乡镇干部相关的利益问题,如奖金、津贴等福利的等额发放。等额补贴看似公平,实则不然。正如吴芳所言,乡镇干部激励手段单一,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不能很好地结合,激励程度也不能很好地把握[4]。
调研表明,在收入方面,乡镇干部与县直干部相比偏低,难以维持基本的家庭开支,存在依靠父辈的“啃老族”;在工作稳定方面,“一票否决”是悬在乡镇干部头上的一把利剑,计生、综治、维稳、发展等各项工作都“特别重要”,都引入“一票否决”制,一项工作出问题则全年工作全盘否定,继而年终考核不达标;在归属方面,频繁的乡镇机构改革和人事调动,致使一些乡镇干部被排斥在组织之外,他们对组织的认同和归属感不强;在尊重需求方面,乡镇干部工作面广、量大、事杂、任重,经常跑断腿、磨破嘴,事情办好了领导嘉奖、群众满意,办不好则领导批评、群众围堵,上访举报时有发生;在自我实现方面,乡镇干部在乡镇这片区域其自我价值需求很难体现,而那些专业技术型的乡镇干部被“样样都能做,样样都不精”的乡镇“通才”所替代,缺少自我展现、自我发挥的机会。
二、乡镇干部的需求满足问题
“乡镇干部工作压力大,生活压力大,组织关心不足,是一群被遗忘的守边干部”,这是来自基层的声音。乡镇干部在自身需求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很难为广大农村提供优质的服务。
(一)乡镇干部的生存需求满足问题
生存问题是乡镇干部最根本的问题。一方面,调研数据显示,61%的被访乡镇干部全年经济收入在3万元以下,38%的被访乡镇干部全年经济收入在3万到5万元之间。乡镇干部微薄的经济收入要承担起家庭购房、小孩教育、赡养老人、生病住院及人情往来等。他们被迫成为“啃老族”,而“啃老族”现象严重损害了我国传统的孝道观念。政府在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稍显乏力。另一方面,乡镇干部的工作颇具不稳定性。一项工作不达标则被“一票否决”,这对于注重考核、依靠业绩保职晋升的乡镇干部来说是沉重的打击。另外,乡镇机构调整的次数过多、过于频繁,也会导致一些乡镇干部产生“迟早要下岗”的想法。相关数据显示,69%的被访乡镇干部对乡镇改革持观望态度,13%的被访乡镇干部认为他们肯定是被改革的对象[5]25-27。特别是文职部门的乡镇干部,一旦部门合并、人员变动,他们是首当其冲的被调整对象。
(二)乡镇干部的精神需求满足问题
乡镇干部的精神需求问题主要涉及社交和尊重两方面。一方面,社会各界很少关注乡镇干部的家庭、婚姻问题,地方政府也未能提出有效措施解决此类问题。在已婚的乡镇干部中,近三分之一的被访乡镇干部表示与配偶两地分居。另外调研数据显示,超过四分之一的被访乡镇干部归属感、集体荣誉感下降。另一方面,乡镇干部的尊重需求满足取决于两大群体: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在目前维稳工作中,乡镇干部只是政策实施者,在处理矛盾冲突方面仅有责任而无最终决定权,他们所做的决定随时可能被推翻,这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调研发现,近一半的被访乡镇干部认为,工作有成绩时可能得不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而部分群众在寻求政府帮助时稍有不满就举报、上访,给乡镇干部扣上不作为、不为民众办实事的帽子。
(三)乡镇干部的自我实现需求满足问题
我国政府在2006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下文简称《公务员法》),根据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乡镇政府也按照《公务员法》的相关规定划分类别。但在乡镇政府实际运转中,乡镇干部面临的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复杂局面。专业型人才没有施展能力的环境,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相关数据显示,32%的被访乡镇干部认为自己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没有关系[6]。自我实现这一需求的满足,要求人们必须做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事情。有特殊技术能力而与实际工作不对口的乡镇干部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三、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激励路径设计
针对乡镇干部的不同需求满足问题,运用需求层次理论,采取不同激励措施,有针对性地满足各层次需求,解决乡镇干部的后顾之忧,激发乡镇干部的斗志,提高工作积极性。
(一)满足乡镇干部的生存需求
生存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推动人自觉行动的强大动力。因此,应该对乡镇干部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提高乡镇干部的待遇,缩小其与县级部门干部收入的差距,让乡镇干部觉得在乡镇工作也有干头[7]。比如,对贫困乡镇干部给予住房补贴;对贫困乡镇干部的子女提供教育上的支持;对贫困乡镇干部开展定期的免费医疗检查;为乡镇干部提供重大事故保险,尤其是因工作需要而经常下乡的乡镇干部。同时,对乡镇干部给予定期的交通、电话等经济补助。乡镇干部因公下乡大多自备交通工具,所产生的交通费用对于原本就不富裕的乡镇干部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另外还要积极引导人情往来的风气,由政府作出相关规定,把人情往来的费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既要增进人情关系,又要降低费用支出。
(二)满足乡镇干部的安全需求
目前,工作稳定是一些乡镇干部最迫切的安全需要。首先,地方政府应结合《公务员法》,完善对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奖惩、辞退等法律规定,建立健全符合本地区实际的用人机制。这既能保障乡镇干部采取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又能留住乡镇干部、激发其工作热情。乡镇干部能不能留得住,更主要的还应依靠制度安排和制度激励[8]。其次,要确保乡镇机构稳定。朝设夕撤的乡镇机构不能为乡镇干部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鉴于当前频繁的乡镇机构改革、部门重组,政府应建立长效的机制方案,保证机构设置的可持续性。最后,提供失业保险,改善福利待遇,加强乡镇干部的职业保障。乡镇改革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乡镇干部的工作现状,提供失业保险和改善福利待遇,打消他们的疑虑,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满足乡镇干部的社会需求
社会各界应多关注乡镇干部,体谅乡镇干部的情感需求,尤其是政府部门,应采取措施改变乡镇干部与配偶两地分居的现状。首先,在不违反组织规定的情况下,优先安排两地分居的乡镇干部与配偶工作在同一或临近乡镇。其次,严格实行双休制度。乡镇干部适用《公务员法》,应该严格执行法律规定的工时制度,依法休假,而对于乡镇干部在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的,应当给予相应的补休或物质、精神奖励。再次,准许乡镇干部每月的探亲假。有些乡镇部门工作非常繁杂,应采取轮班制度,确保乡镇干部每月1到2天的探亲假。最后,定期开展文娱活动。乡镇各部门定期开展文娱活动,为不能与配偶相聚的乡镇干部提供身心放松的机会,缓解乡镇干部繁重工作的劳累和精神压力。
满足乡镇干部的归属需求。一是加强乡镇干部与同事之间的学习与交流,促进相互之间的熟知程度,拉近相互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二是完善交流任用机制,从基层提拔干部。县乡两级之间采取交流任用的方式,干部提拔向基层倾斜,优先考虑乡镇干部。三是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责备。县乡政府应逐步建立起关心基层、重视基层、照顾基层的长效激励机制,让乡镇干部感到“生活有保障、工作有希望、基层能干事”,引起他们心灵上的共鸣,增强归属感。
(四)满足乡镇干部的尊重需求
社会各界应当给予乡镇干部应有的尊重。首先,上级部门应肯定乡镇干部的工作成绩,减少非必要的检查,充分信任乡镇干部,并设立激励奖金奖励在乡镇作出贡献的乡镇干部。其次,上级领导应避免语言暴力。上级领导和乡镇干部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只是因工作需要而分工不同,上级领导应待人亲和、与人友善,做好领导表率作用。再次,上级领导应慎用“一票否决”。上级领导要把工作权力放手到位,给乡镇干部充分的自主权,让乡镇干部大刀阔斧地去开展工作。最后,社会各界应理解乡镇干部,尊重乡镇干部。社会各界应多关注乡镇干部的难处,发生问题时要弄清事情真相,理解、尊重乡镇干部的工作。同时,广大群众要学习法律知识,尊重办事原则。乡镇定期开展普法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的能力。乡镇干部要遵循依法办事、与民便利的办事原则,广大群众在寻求其帮助时也应遵守办事原则,不能胡搅蛮缠,更不能围堵乡镇干部。
(五)满足乡镇干部的自我实现需求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自我实现的实质。政府应为乡镇干部的自我实现提供现实条件和机会,让班子成员有“盼头”,一线表现突出的干部有“奔头”。一是划分人才类型,根据每个乡镇干部的特点和特长,将其放在最适合自身特点的岗位上,做到量才定岗、人尽其才。二是特殊任务分配给专门人才,而非乡镇“通才”,为专业型人才实现理想、抱负提供机会。三是肯定乡镇干部的工作价值、社会价值、精神追求,让乡镇干部拥有成就感。当乡镇干部在满足生存、安全、社会、尊重需求之后,他们的思想境界就会升华到追求自我奉献,努力把自身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四、结语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社会各界了解乡镇干部的需求层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社会各界采取不同的激励路径激励乡镇干部提供了新思路。社会各界应看到最真实的乡镇基层,了解最真实的乡镇干部,而不是停留在刻板的想象中。我们应该理解基层、尊重基层、关心基层,也应该关注乡镇干部的生活、工作、思想现状,体谅乡镇干部的辛劳,尊重乡镇干部的人格,肯定乡镇干部的工作成绩、社会价值,对乡镇干部给予行之有效的激励。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4-09-26(1).
[2]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基层干部误读困局:当前基层干部真实生态调查[J].人民论坛,2013(16):53.
[3]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 吴芳, 肖湘雄.乡镇干部激励机制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1):44-45.
[5] 申凯.西部地区乡镇干部压力问题研究:以四川省P县为例[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5.
[6] 唐绍洪,申凯,刘屹.建构化解乡镇干部“压力”困境的对策机制:以四川省 P 县“乡镇干部目前工作及生活状况调查问卷”数据为样本[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05-106.
[7] 曹改琴.关于调动和提高农村乡镇干部工作积极性的调查与思考前沿[J].农民致富之友,2015(20):1.
[8] 肖俊,张向农.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制度安排与制度激励[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11):79-81.
(责任编辑:李翔)
Analysis on the Incentive Path of Township Cadr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SHI Jianbao, CHENG Xuejian
(School of Management,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 China)
Being bridges to link people, township cadres are also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party and state at the local level and the backbones of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Now the problems of township cadres’ demands exist in: material needs are lacked; spiritual needs are not guaranteed; self-values can unable to realize.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mand of the township cadres, it’s crucial to use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o explore incentive path, stimulate enthusiasm,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of township cadres from physiology, safety, social, respect and self-realization to promote the long-term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level.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township cadres; incentive path
2016-09-17
2015年四川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扩权强镇路径研究——以南充市首批试点镇为例”(201510638059)
石剑宝(1992—),男,河南商丘人,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基层社会治理;程学建(1988—),男,四川达州人,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
D630
A
1008—4444(2017)02—007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