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四郎》看日本的明治社会

2017-05-16张璐

大观 2017年3期
关键词:社会环境思想观念

摘要:夏目漱石在日本被称为“国民作家”。他在早期三部曲《三四郎》、《从那以后》和《门》当中,对日本高速的近代化持批评的目光。本论文通过三部曲之一《三四郎》来分析作者对日本明治社会的态度。该作品描写了来到东京上大学的青年三四郎的故事。在作者看来,当时急速近代化的日本,实际上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明治社会尽管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都十分显著,但是人们因为战争失去亲人,颠沛流离,成为了近代化的牺牲品。另一方面明治的日本社会都陶醉于西方的文化,可实际上对西方的文化只是停留于表面的模仿,所以人们表面上享受着高度的文明开化,实际上内心却成为迷途的羔羊。作者通过这部小说,告诉我们他所看到的明治社会的本质。夏目漱石不仅仅停留在社会的表象,而是看到文明开化的缺陷所在,并且强调日本固有文化的重要性,这一点对于我们如今的现代化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明治社会;社会环境;生活状态;思想观念

《三四郎》是夏目漱石1908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该小说发表于日俄战争结束之后不久。他在作品中描写了当时日本的社会情况。日本当时取得日俄战争胜利以后,在海外拥有大量的殖民地,迎来了急速的现代化,迅速的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通过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第二次产业革命,经济获得了大幅度的增长。然而另一方面,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问题不断累积。政府一边实行军事扩张政策,一边镇压频出不穷的社会运动。夏目漱石不仅是位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文明批评家,被称为日本的“国民作家”。在日本的文明开化的风气之中,他主张重视日本的固有文明,对于这种对西方世界全盘模仿的文明开化持批评的态度。他认同日本应该模仿西方但是也担心文明开化带来的传统的丢失。这种担心也或多或少的反映在了他的作品之中,比如在《三四郎》这部作品中,作者就这样描绘出了他眼中的明治社会。

一、当时的社会环境

作者通过作品主人公三四郎经历的各个场面,描写了明治社会资本主义的发达。三四郎是一位从熊本来到东京求学的学生,离开故乡来到东京以后有很多的见闻。作者通过主人公的眼睛向读者传达了当时的他眼中的社会环境。在这里通过几个代表的场面来讨论一下作者眼中的明治社会。

(一)社会空间的压缩

小说最初出现的场面是火车,火车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作者将小说最初的场景设定在近代化的代表火车中,表现了日本像火车一样以极快的速度迈向近代化。小说最初有一段这样的描写。“三四郎从九州转乘山阳线火车,在列车逐渐靠近京都、大阪的时候,女子的皮肤也逐渐白皙起来,看着她,三四郎泛起了丝丝乡愁。”火车的出现最大的影响就是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近代化的一个特征就是人的移动更为频发,以前很远的地方也因为火车的出现变得很近。女子皮肤颜色逐渐白皙也反映出了由于交通手段的发达,社会空间被压缩。社会空间的压缩不仅从窗外的风景,也可以从车内女子和老大爷的对话中感受到,女子和老大爷的对话提到了广岛、京都和旅顺等等一些地理上相隔胜远的地方。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表现出日本社会的高速发展,但是在小说的开头,老大爷在火车快要开的时候,一边呼喊着匆匆忙忙跑上车的描写又表现出了在这种社会高速发展下人们的慌乱。另外,三四郎扔出窗户的便当盒子由于风吹向了反方向,撞在了女子的脸上,这个场景的描写也暗示了近代化给人们带来的一些厄运。

(二)都市的急剧发展

“然而更使他吃惊的是,不管走到哪里,全是一样的东京味儿,而且到处都堆放着木材、石头。新的房屋都远离马路一兩丈远,古老的仓库只拆除了一半,前半部被精心地保护下来。看样子所有的东西都在继续遭到破坏;同时,所有的东西又都在建设之中。东京发生着巨大的变动。”

这是三四郎刚到东京的时候,看到的东京的样子。东京不管哪里所有的东西都在被破坏的同时也在建设之中。当时作者认为“明治时代四十年的历史,重现了相当于西洋三百年间的重大变动。”东京的急速发展让来自乡下的三四郎非常震惊,他认为自己目前的生活完全是脱离了现实。从这里可以看出明治社会在努力追赶西方社会的现状。那作者对于日本这种文明开化持什么样的态度呢。这个在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广田先生说的话里面可以看出来。“这般的表情,这样的弱小,即使赢得了日俄战争,也成为不了一等国。”广田先生对文明开化的批评实际上可以反映作者的态度。现代日本的文明是“外发的”而不是“内发的”,作者提出是一种“表面上的肤浅的”变化,他对于明治社会的担心通过广田先生向读者表达出来。

二、人们的生活状态

作品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人物,最开始在火车上遇到的大爷和女子,还有之后在东京登场的人物。这些人都可以部分的体现明治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并且这些人中既有庶人也有知识分子,也有受到文明开化影响的新女性,作者通过这些人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呢,我们先把目光投向庶民。

第一章值得注意的地方是,通过火车上女人和邻座大爷的对话表现出来的战后成为近代化的牺牲品的庶民的姿态。女子的丈夫在战争中去了旅顺,战争结束以后刚回来不久,又去大连工作,音讯渐稀。老大爷的儿子在战争中被征兵最后死在了战场上,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说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因为战争,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甚至失去了生命。这里描写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悲惨的命运,作者批判战争使得人们失去重要的人并且饱受物价高昂之苦,没有比战争更为愚蠢的事情了。

另外作者也描写了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野野宫和广田老师。野野宫是一位衣着朴素,一心做研究的学者,他代表的是学问的世界。广田先生被认为是作者自身的化身,他对于文明开化同样持有批评的态度,对于日本在发展过程中的传统丧失现象抱有担心。夏目漱石非常写实的描写出了明治社会知识分子的不安和迷茫。

作品中还有一位重要人物是美祢子。她是三四郎倾慕的女性也是反映出了新时代女性的样子。她是在自由放任主义中长大的都市女子,不受封建制度的束缚。作品里描写的美祢子是一位气质高雅的上流女性,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尊重自己的情欲将三四郎带入一个幻想中的世界。但是尽管她挣脱了封建制度的束缚,却无法和外部世界调和,所以最后还是抛弃了三四郎和一位绅士结婚了。

这些人物里面既有成为近代化牺牲的庶民,也有对社会的急剧发展抱有担心的知识分子,也有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女性。从这些人物身上可以部分反映出当时人们的一个生活状态。

三、人们的思想观念

明治时代急剧的发展给了人们思想上很大的影响。《三四郎》这部小说就反映了这个时代年轻人的思想变化。日本在步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一方面西方文化传入日本,另一方面封建思想也还依然残留,一方面满足于物质的胜利,另一方面陷入自我价值丧失的苦恼之中。

(一)当时的恋爱观

明治维新虽然将婚姻从封建思想之中解放出来,但是百年之中形成的传统观念并没有那么容易改变。而且日本的恋爱观念一方面受资本主义影响得到了很大的解放,另一方面却也深受资本主义金钱观念的影响。作品中有这样的描写。“想到这里,三四郎一一回顾着美祢子迄今为止对自已的言语态度,发现处处都含着恶意。”

三四郎首资本主义的恋爱观影响,总是感觉到和美祢子之间的差距,在美祢子面前感受到一种自卑感。

美祢子是自由放任主义中长大的女性,但是表面上依旧必须和周围调和,所以她最后决定和一位绅士结婚。这也表现了当时新时代女性的恋爱观,尽管不受传统的束缚,却受到资本主义金钱观的影响,最后还是抛弃了三四郎。虽然美祢子未必能代表当时日本普遍的恋爱观,但是也忠实的反应了时代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二)年轻人的人生观

三四郎来东京以前,关于自己的未来,他是这样打算的“进入大学,接触有名的学者,和趣味品行兼备的学生交际。在图书馆做研究,写著作,扬名世间,让母亲高兴。”但是,三四郎刚到东京,就受到了打击,他的未来仿佛被分为了三个世界。一个世界是平凡的被他丢掉的代表着过去的故乡,还有一个世界是贫穷却悠然的学者世界,还有弥光溢彩,欢声笑语,美女如云的荡漾旖旎的世界。他把这三个世界在他的脑海里搅浑到一起,得出了一个结果,“总之,最好是把母亲从乡间接出来,娶个漂亮的妻子,一门心思搞学问。”来东京之前,他的世界里面没有女性和爱情,但是,自从他遇见美祢子之后,他开始憧憬爱情的世界,但是他对于未来还是不清晰,被问到是否可以成为美祢子的丈夫的时候,他很迷惑,和恋人的终点是哪里都不知道,所以被美禰子抛弃以后,他成为了一个迷途的羔羊,失去了方向。

四、结语

作者将自己眼中的明治社会设定成为本作品的背景,表现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气息。并且通过描写三四郎梦想的破灭来批判日本的近代化。虽然因为战胜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如果不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一味的模仿西方,人们就会丧失自我意识,最后成为时代中迷途的羔羊,作者通过该作品表达出来的担心对于现在的社会也有重要的思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桶谷秀昭.夏目漱石論[M].河出書房新社,1983:434.

[2]卒業論文のための作家論と作品論[M].至文堂,1995.

[3]刘青梅.“试论三四郎中呈现的文明开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05).

[4]陈慧华.“论《三四郎》的三维世界”[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07).

[5]郭勇.“现代语境中的主体焦虑——论夏目漱石的《三四郎》”[J].国外文学,2010(117).

[6]李征.“火车上的三四郎——夏目漱石《三四郎》中现代性与速度的意味”[J].外国文学评论,2010(03).

作者简介:张璐(1991.06.05-),江西省吉安市人,现任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外语系日语专业专任教师。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近现代文学。

猜你喜欢

社会环境思想观念
中国现代独幕剧的30年(1919年-1949年)
关于浅谈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研究
环境教育与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向
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尝试
从《无名的裘德》看哈代的悲观意识
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干部应强化的三个观念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探究
关于伦理之理的理性思考
强化工会管理力度,促进单位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