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以来油菜在贵州的引种与推广
2017-05-15郭茂平严奇岩
郭茂平,严奇岩
(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明代以来油菜在贵州的引种与推广
郭茂平,严奇岩
(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贵州是全国油菜的主产省区之一。今称“油菜”是一个统称,实际上包含了白菜型、芥菜型以及甘蓝型3大类油菜。白菜型油菜在明嘉靖年间引种贵州,万历时得到普遍推广,主要分布于黔中和黔东北一带。弘治年间贵州就已种植芥菜,但用来榨油的记载较少且迟至清嘉庆时期。芥菜型油菜主要在黔中、黔西南等高寒山区旱地栽培。道光年间引种芸薹后,贵州有数种油菜用以榨油。1941年湄潭县首次引进甘蓝型油菜后,陆续推广至全省各地,贵州进入“菜油时代”。各种类型的油菜先后引种贵州,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农业种植结构、耕作制度以及民众饮食结构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油菜;贵州;引种;推广
油菜是贵州重要的油料经济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贵州油料作物中均居第一位。关于油菜的起源与栽培史,学界主要依据历史文献、考古资料以及野生油菜的发现进行宏观的研究①代表性研究成果有刘后利的《几种芸薹属油菜的起源和进化》《作物学报》,1984年1期;叶静渊的《我国油菜的名实考订及其栽培起源》《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年2期;佟屏亚的《油菜史话》《农业考古》,2004年1期;罗桂环的《中国油菜栽培起源考》《古今农业》,2015年3期;韩茂莉的《历史时期油料作物的传播与嬗替》《中国农史》,2016年2期。,对各区域历史上油菜引种与推广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存在的疑点也较多。过去,研究者对贵州油菜的种植,多是讨论解放以后贵州油菜栽培与菜油生产问题,且大都是从植物学、生物学以及农业学的现代化商品生产视角去研究,缺乏系统的史学研究。为此,我们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以贵州地方志为基础,梳理明代以来油菜在贵州引种推广的历史过程与地域分布情况,并探讨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一、油菜的起源和分类
关于油菜的起源,众说纷纭。据刘后利考证,我国是白菜型油菜与芥菜型油菜的起源地之一,甘蓝型油菜原产于欧洲地中海沿岸国家[1]16。
我国古代所种植的油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据载,今称“油菜”在古代名目繁多,有“芸薹”“胡菜”“胡蔬”“寒菜”“薹菜”“油芥”等 20余种叫法[2]84-121。历代文献曾将“芸薹”称作“胡菜”“胡蔬”,说明西域地区是芸薹的发源地之一。我国内地原无芸薹,是外来传入物种。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油菜”一词最早记载于宋朝苏颂的《图经本草》。叶静渊则考证“油菜”一词最早见于元代《王祯农书》[3]163。其实不然,从地方志看,大德《昌国州图志》就明确载有“油菜”,且与“芸薹”并列于蔬菜[4]6091。参见表1。
表1 明代嘉靖以前各地区较早记载油菜的方志一览表
(续表1)
从表1可看出,明代嘉靖(1522-1566年)以前芸薹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下游一带,宋元之前的“蔬之属”油菜逐渐向明代的“货之属”菜油转变。从方志资料看,“油菜”一词兴起于宋元时期,但到明代才普遍使用。
古代人们限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把凡是可以取籽榨油的蔬菜通称“油菜”。因此,要弄清楚贵州先后引种不同类型油菜的时间和路径,就需要对油菜品种进行分类,才能作进一步讨论。1984年,曾宪文等人沿用刘后利提出的油菜分类系统,把贵州油菜分为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3大类型[5]18。白菜型油菜又细分为南方油白菜和北方小油菜(即芸薹)。顾名思义,3种类型的油菜是由白菜、芥菜以及甘蓝演变而来的。至于其他现当代地方性亚种和变种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
二、油菜在贵州的引种与推广
(一)白菜型油菜
在贵州,关于油菜的最早记载见于嘉靖《贵州通志》,其“蔬之属”列有“油菜”[6]273。文献记载一般晚于作物栽培历史,所以可以肯定贵州在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以前就已引种油菜。但这里所指的“油菜”只是白菜型油菜中的1种,其栽培历史可追溯到蔬油兼用的白菜油用变种南方油白菜。
据李家文考证,白菜起源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山区,唐宋时期传入北方[7]298。后来的学者也同意这一观点,只是更加具体到了长江下游的江淮地区[8]107、太湖流域[9]60。
从方志看,白菜型油菜在明代一直作为蔬菜种植,至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才逐渐向货之属“菜油”转变,成为贵州重要的油料经济作物。参见表2。道光《思南府续志》载:“芸薹俗呼油菜,子(籽)可榨油”[10]114,表明在芸薹引种贵州之前,所种油菜是白菜的油用变种南方油白菜。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以前就已通过军屯、移民、商旅等多元方式从长江中下游地区引种至贵州,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黔中和黔东北一带。这一地区同时也是明代贵州主要的屯田之地,一些地方的油菜就是从屯军处引种而来,如黔东南州的五河苗族村[11]167。据嘉靖《贵州通志》载,思南府、镇远府、石阡府、铜仁府、程番府、都匀府、贵州前卫、龙里卫、新添卫、平越卫、清平卫、兴隆卫、都匀卫、威清卫、平坝卫、黄平守御千户所等地区“与贵州宣慰司同”[6]273-276,在嘉靖年间(1522-1566年)就引种了油菜。至万历年间(1573-1620年),南方油白菜已是全省普遍种植的农作物,“以后各地只载特异者,而寻常者不赘见。”[12]64
表2 明清时期贵州白菜型油菜的分布及名称表
从表2可看出,芸薹传入贵州是在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道光《仁怀直隶厅志》载:“油菜,一名芸薹,土人取其子(籽)为油”[13]232,表明道光年间(1821-1850年)芸薹引种贵州后,把芸薹与之前可用于榨油的南方油白菜统称为油菜。
李家文[14]91、卜慕华[15]88皆认为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芸薹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内地。据嘉泰《吴兴志》载:“……芸薹,以上九种”[16]4861,表明芸薹是外来物种,宋室南渡后逐渐从黄河流域引种到长江下游地区。同治《毕节县志稿》把“芸薹”和“油菜”同列为“蔬之属”[17]414,进一步证实芸薹与贵州本土所种油菜不是同一作物而是外来物种。从方志资料看,芸薹先经湘黔驿道引种贵州东部府州后,逐渐推广到贵阳府、遵义府、广顺州、毕节县、安南县、水城厅等其他府州县。道光《贵阳府志》载:“芸薹俗呼油菜……人因油利,种者甚广。”[18]54到民国时期,芸薹已“不产一地”[19]139。
(二)芥菜型油菜
贵州是芥菜型油菜集中分布区[20]4。嘉庆《桑梓述闻》载:“油菜本即芥,以土所不宜,故茎坚叶少,味辛。然子(籽)多,可榨取油,燃灯、浇烛、 膏发、 烹饪,其用甚广。至取他处白菜子(籽)种之,小而多筋,阅岁辄变为油菜。”[21]507这表明贵州所种油菜品种之一是来自芥菜的油用变种。参见表3。
表3 贵州方志中关于芥菜型油菜的记载
从表3可看出,芥菜型油菜具有耐旱、耐寒、耐瘠的特点,适应贵州黔中和黔西南等高寒地区旱地耕作。从地方志看,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贵州就已种植芥菜,但用来榨油的记载较少,且迟至清嘉庆时期(1796-1820年)。这与贵州历代方志中关于油菜的记载普遍存在着混淆不清、互相矛盾的情况有关,即有时把油菜等同于芸薹或芥菜,有时又把油菜与芸薹或芥菜同时列为蔬类,甚至3者都一起列为蔬类。芥菜型油菜的专门记载,相对于芸薹就少了很多。当然,也有人认为芸薹本来就是一种芥菜型油菜[22]26。民国《开阳县志稿》亦把芸薹列为芥菜类[23]414。这不仅是前人记载含糊不清的问题,有些地区本来就是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皆种植,如贵阳府、开阳县等地区。
我国西北地区是芥菜的原产地之一。据学者研究,芥菜最先在黄河流域一带引种,前1-2世纪传入长江中下游地区[24]7。我国栽培芥菜的历史久远,但演化为芥菜型油菜是在明代以后。嘉靖《沛县志》载:“又一种曰苔芥,子(籽)可压油,江南人谓之油菜。”[25]122这是芥菜型油菜较早的记载。贵州所种植的芥菜型油菜就是芥菜的油用变种,引种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比贵州早得多。
(三)甘蓝型油菜
甘蓝型油菜,又称欧洲油菜,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国家。1941年,浙江大学农学院孙逢吉等人在湄潭县首次引种甘蓝型日本油菜,次年又从英国剑桥引种欧洲油菜,抗日战争结束后日本油菜则更名为“胜利油菜”[26]602。
解放前贵州种植的主要是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解放之后甘蓝型油菜得到大面积推广后,全省各地均有种植。如榕江县车江乡,20世纪50年代前,栽培的主要是本地的甜油菜(白菜型)和苦油菜(芥菜型),以白菜型油菜为主,解放后县农业部门才陆续推广胜利油菜、黔油23号、胜利322号等新品种[27]403。一些少数民族偏远村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也逐渐引种甘蓝型油菜。如台江县巫脚交苗族村所种油菜,“苗语称 ‘窝有’,在1946年时本寨中农张正伦的母亲在台江买来的种子”[28]18;剑河县久仰苗族村,“解放前没有人种,1954年才由剑河买来种子,开始播种。”[29]145由此,历史上贵州以种植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为主逐渐转向栽培甘蓝型油菜。
白菜型油菜在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引种贵州,万历(1573-1620年)时得到普遍推广,至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菜油已是贵州重要的商品。道光年间(1821-1850年)引种芸薹后,油菜已是贵州主要的油料经济作物,“各处皆篐油”[13]253,并有“数种油菜以收子(籽)”[30]398,菜油已是“州县并出”[31]376。1938年,贵州农业改进所建立,对进一步推广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41年,引种甘蓝型油菜后,贵州进入“菜油时代”。全省菜油产量大增,仅开阳一县,油榨房就有“300家以上”[23]407。油菜不仅“嫩叶可食”,其籽亦可榨油,用于“燃灯、 浇烛、 膏发、 烹饪”“其渣可以作肥料,用至广”,因此“邑多种”[32]496。民国时期,油菜“各乡均有生产”[33]589-590,菜油“各处均有”[34]619,菜油出口更是“非一县所有”[35]257。据《贵州三十二县民国二十五年主要作物调查表》 显示,贵州全省32县大面积种植油菜,其中独山、长寨、龙里、安龙、江口、普安、镇远、石阡等县年产量过1万石,成为民国时期的产油大县[36]452。
三、油菜在贵州引种推广的影响
各类油菜先后引种贵州,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贵州也陆续培育出适合本省栽培的一系列变种和亚种。尤其是引进的高产杂交油菜后,油菜成为贵州播种面积最大、地域分布最广、农民种植最多的油料经济作物。
(一)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据《支那农业基础统计资料2》统计,1931-1936年油菜的平均种植面积在全省油料作物中的比重已达84%,平均产量占65%。参见表4。1942年,贵州油菜播种面积达434.5万亩,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14.78%,仅次于水稻、小麦的播种面积,成为贵州名副其实的第一油料经济作物[26]119。
表4 1931-1936年贵州省油料作物平均种植面积及产量表单位:千市亩 千市担
从史料看,遵义、安顺、镇宁、开阳、晴隆、兴义、册亨等县都是民国时期菜油的出口或输出大县。安顺各种植物油中菜油出口最多,“城乡共有榨油坊65家,工人200人,年出菜油约10万斤”[37]414;开阳“运销出口之油有菜油、桐油、乌桕油三项,菜油最多,全销贵阳,年约3 000担”[23]412;兴义年产菜油250万斤,“除供给本邑外,销行外省。”[35]255此外,菜油在民国时期还是重要的工业用品之一。民国《遵义新志》载:“抗战期间,遵义、桐梓一带之兵工厂,收购菜油替代汽油,以供机器之用。”[38]118在贵州还有“要想富得快,烤烟加油菜”的民谚。油菜不仅可以蔬叶内供,还可榨油外销,在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同时,推动了贵州农业、工业的协调发展。此外,油菜还是禁种罂粟后的主要抵补作物之一①参见张肖梅《贵州经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1939年,第257页。。民国时期,贵州烟土泛滥,毒祸蔓延,百姓身心皆受其害。然而罂粟厚利,一味地禁种之后若无抵补作物以为替代,则烟农经济损失巨大,难以禁绝。油菜不仅具有经济价值,便于运销,且与水稻、玉米等轮作,不妨碍其他农作物的种植,因而是罂粟较为妥当的替代经济作物之一。
(二)引起耕作制度的变化
油菜的普遍推广对贵州耕作制度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逐渐地形成了稻作地区一年两熟的水稻—油菜轮作制度、旱作地区的玉米—油菜轮作制度。乾隆《南笼府志》载:“蚕豆、豌豆山田间亦种之,油菜、蔬蔴之属,子(籽)可为油,亦时种植”[39]536,表明到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贵州油菜开始与水稻轮作。光绪《古州厅志》载:“田中撒胡豆、豌豆、油菜等种,至次年春夏之交,薅以沃田尤便。”[40]337同样,在光绪《黎平府志》也有类似的记载[41]237。至光绪年间(1875-1908年),利用冬季闲田种植油菜的稻油轮作制度已逐渐走向成熟。稻田种油菜不仅要求早熟,而且根茎还易于腐烂,白菜型油菜最为适宜。因此,稻油轮作制度主要分布于田多地少的遵义、铜仁及黔东南等水稻种植区。
在毕节、安顺、黔西南等一些高寒旱作地区则主要是芥菜型油菜与玉米轮作。民国《开阳县志稿》载:“除稻宜水田外,自麦以下皆种植干土中。”[23]398也有一些地区把芥菜型油菜种于田中,如道光《贵阳府志》载:“秋获之后,种芥菜于田中,夏初取子(籽)压油。”[18]64为解决轮作作物的季节矛盾,还创造了“播种成苗后再作分栽”[35]252的轮作办法。至民国时期,“桐油、菜油运销出国,资本家投资经营,高价收买供不应求,经垄断价益暴涨”,因而农民“以过去荒芜田地普种油菜”[42]586。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禁种大烟后,强制改种油菜、小麦及其他杂粮,才逐渐形成玉米—油菜等一年两熟制的轮作方式,如产烟大县黔西[43]321。
利用冬季闲田轮作不仅实现了粮油双丰收,还大大提高了耕地资源的复种率。此外,贵州一些地区还有油菜与豌豆、花生、小麦等农作物套种、间种等其他耕作方式。
(三)丰富饮食结构
清康熙(1662-1722年)以来,用途广泛且出油率高的油菜,不仅“冬春间供蔬”[44]64,丰富蔬菜供应,还逐渐取代了芝麻的油料地位,成为贵州最主要的食用植物油。有的地区直接把油菜作为冬季下火锅的蔬菜,如水城县南开乡[45]221。至于那种认为“明清和民国时期,贵州人民多数无吃菜、茶油习惯”的看法[46]118,纯属无稽之谈。明代贵州所种植的白菜型油菜确实在长时间内只供作蔬用,茶子(籽)属花类,但到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油菜和茶子(籽)已用来取子(籽)榨油供作油用。据康熙《思州府志》载,货类已有“菜油、茶油、桐油、桕油、芝麻油、苏麻油、火麻油、罂粟油、草麻油各种。”[47]523贵州方志中,最早可用来榨油的油料作物见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都匀府、永宁州、安顺州所列之“芝麻”[48]95、103、109,镇远府还以“油榨关” 来命名关梁[46]63, 可直至嘉靖 《贵州通志》 所载“油菜”还是“蔬之属”,货之属却出现了“香油”[6]274,即芝麻油。由此可见,清代以前贵州用以榨油的油料作物主要是芝麻。
至民国时期,“食油大别为荤、素2种,荤油几纯为猪油,除回教徒外,鲜有食用牛、羊油者”;素油即植物油,“以食用菜油最为多”[37]506。此外,还有以核桃、葵花等制成的核桃油、葵花油,但是“不能久贮,难于远运,制作者亦不敢大量制作,仅满足当地需要而已。”[37]414大豆、花生用于榨油,则“殊为之见”[23]407。茶子(籽)亦可榨取油,“供用扬子江一带以供烹饪”,但主要分布在黔东南清水江流域和铜仁地区一带,其他地区“种之者少”[49]194。至于芝麻油则“偶一有之”[23]407。因此,至民国时期贵州的食用植物油以菜油为主,取代了芝麻油的地位,只有少数地方食用茶油、芝麻油等其他植物油。
(四)带动贵州生态旅游文化的发展
油菜的规模化种植还形成了贵州独特的油菜文化,推动了贵州生态旅游文化的开发。贵州安顺不仅拥有闻名天下的黄果树瀑布旅游景点,其油菜河也是最为知名的油菜花观赏之地。油菜河古称“菜子河”。据咸丰《安顺府志》载:“菜子河在城南二十五里陇嘎南”[50]135,位于现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龙宫上游。油菜河流域气候、土壤皆宜种植油菜,春季两岸花香四溢,一片嫩黄,故有“油菜河”之称。该地每年都举办油菜花旅游节,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此赏花度假,带动了区域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此外,贵州开阳县的“玉水金盆”、贵定县的“金海雪山”以及西江千户苗寨的“梯田油菜花”都是不容错过的赏花胜地。
四、结语
明代以来,3种类型油菜先后引种贵州后,得到大规模推广,如今已是贵州普遍种植的重要油料经济作物。解放前种植的主要是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引种现代甘蓝型油菜后,贵州又陆续培育或引进各种高产杂交油菜。至20世纪80年代,全省各地先后实行“油菜下田,小麦上山”的政策,普遍利用冬季闲田种植油菜,农作物的轮作不仅提高了耕地资源利用率,而且还能薅以肥田、加工饲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油菜冬春季供蔬,夏季取子(籽)榨油,在丰富人们饮食结构的同时,也促使农民经济收入来源多元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成功禁烟奠定了经济基础。总之,贵州油菜的规模化栽培,菜油的商品化生产,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对贵州的农业种植结构、耕作制度以及饮食结构的变迁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贵州原生态旅游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1]刘后利.几种芸薹属油菜的起源和进化[J].作物学报,1984(1).
[2]李长年.中国农学遗产选集油料作物(上编)[M].北京:农业出版社,1960.
[3]叶静渊.我国油菜的名实考订及其栽培起源[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2).
[4]大德昌国州图志[M]//中华书局编辑部.宋元方志丛刊(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
[5]曾宪文,肖吉中,江锡瑜.贵州油菜栽培与育种[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
[6]嘉靖贵州通志[M]//段志洪,黄加服.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1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
[7]李家文.白菜起源和进化问题的探讨[J].园艺学报,1962(Z1).
[8]谭俊杰.试论芥(芸苔)属蔬菜的起源与分类[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0(1).
[9]叶静渊.明清时期白菜的演化与发展[J].中国农史,1991(1).
[10]道光思南府续志[M]//段志洪,黄加服.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46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
[11]林芊,等.明清时期贵州民族地区社会历史发展研究:以清水江为中心、历史地理的视角[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12]万历贵州通志[M]//书目文献出版社.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第18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
[13]道光仁怀直隶厅志[M]//段志洪,黄加服.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39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
[14]李家文.中国蔬菜作物的来历和变异[J].中国农业科学,1981(1).
[15]卜慕华.我国栽培作物来源的探讨[J].中国农业科学,1981(4).
[16]嘉泰吴兴志[M]//中华书局编辑部.宋元方志丛刊(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
[17]同治毕节县志稿[M]//段志洪,黄加服.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49册).成都:巴蜀出版社,2006.
[18]道光贵阳府志[M]//段志洪,黄加服.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13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
[19]民国贵州通志[M]//段志洪,黄加服.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9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
[20]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国油菜品种志[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21][清]傅玉书.嘉庆桑梓述闻[M]//段志洪,黄加服.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24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
[22]罗桂环.中国油菜栽培起源考[J].古今农业,2015(3).
[23]民国开阳县志稿[M]//段志洪,黄加服.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38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
[24]陈材林,等.中国的芥菜起源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2(3).
[25]嘉靖沛县志[M]//上海书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第9册).上海:上海书店,1990.
[26]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农业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27]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侗族卷[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403.
[28]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贵州省编辑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一)[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29]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贵州省编辑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30]道光广顺州志[M]//段志洪,黄加服.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27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
[31]道光遵义府志[M]//段志洪,黄加服.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32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
[32]民国黄平县志[M]//段志洪,黄加服.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21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
[33]民国晴隆县志[M]//段志洪,黄加服.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31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
[34]民国关岭县志访册[M]//段志洪,黄加服.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36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
[35]民国兴义县志[M]//段志洪,黄加服.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30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
[36]京滇公路周览会贵州分会宣传部.民国今日之贵州[M]//段志洪,黄加服.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11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
[37]民国续修安顺府志[M]//段志洪,黄加服.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42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
[38]民国遵义新志[M]//段志洪,黄加服.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36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
[39]乾隆南笼府志[M]//段志洪,黄加服.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27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
[40]光绪古州厅志[M]//段志洪,黄加服.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19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
[41]光绪黎平府志[M]//段志洪,黄加服.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17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
[42]民国镇宁县志[M]//段志洪,黄加服.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44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
[43]黔西县志编写委员会.黔西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44]民国都匀县志稿[M]//段志洪,黄加服.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23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
[45]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苗族卷[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
[46]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粮食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47]康熙思州府志[M]//段志洪,黄加服.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15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
[48]弘治贵州图经新志[M]//段志洪,黄加服.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1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
[49]民国瓮安县志[M]//段志洪,黄加服.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25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
[50]咸丰安顺府志[M]//段志洪,黄加服.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41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
[责任编辑:丹 涪]
K248.7
A
1674-3652(2017)02-0017-08
2016-12-11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300年清水江流域林业碑刻的生态文化研究”(13BZS070)。
郭茂平,男(苗族),贵州凯里人。主要从事中国社会史和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严奇岩,男,江西萍乡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族史和西南历史地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