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板夹溪十三寨区域性整体保护发展模式研究

2017-03-29姚元和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村落传统生态

姚元和

(中共重庆市黔江区委党校,重庆 409099)

板夹溪十三寨区域性整体保护发展模式研究

姚元和

(中共重庆市黔江区委党校,重庆 409099)

传统村落是在历史上形成并延续至今,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并保留较完整的住宅建筑群落和文化形态的乡村聚落。由于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面临诸多矛盾和困难。以重庆市黔江区板夹溪十三寨为例,探析渝东南传统村落区域性整体保护发展模式,总结其成效,可以为渝东南和其他民族聚居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十三寨;保护发展;模式选择;成效

中国传统村落习惯上称为“古村落”。为突出其文明价值及传承意义,2012年9月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古村落”更名为“传统村落”,从此“传统村落”成为规范用语。传统村落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集成,保护发展传统村落,实质就是保护发展传统文化。虽然我国在2008年7月就开始施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专门法规,但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进程并不尽如人意。据有关部门的资料显示,在2002年时,我国的自然村还有363万个,到2014年,就只剩252万个,也就是说,短短12年消失了111万个,平均一年消失92 500个,平均一天消失253个。其中,传统村落的消失更是令人揪心,2005年还有5 000个,到2012年就只剩下不到3 000个,很多“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传统村落,还没来得及掀开其神秘面纱,就从人们的视野里永远消逝了。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得到许多有识之士的强烈关注,并最终酿成有计划的名录保护“国家行动”。到2014年底,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达到2 555个。其中,渝东南6区县上榜39个,占全国的1.53%、重庆市的61.90%。但名录保护制度的建立只是标明了保护的具体对象,并不等于我国传统村落已经编织好了保护网,更多的工作还需要当地政府、社区、居民和企业树立全新理念,采取切实行动,形成强大合力,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愿景。重庆市黔江区板夹溪十三寨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已初步走出了一条区域性整体保护发展路子,为渝东南和其他民族聚居地区传统村的落保护发展提供了一种参考范本。

一、相关地名概念辨析

本研究的传统村落案例是进入国家名录保护的黔江区小南海镇新建村,涉及后坝、新建、板夹溪、十三寨和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等地名概念,由于它们相互交叉重叠,对这里历史文化不熟悉的人,容易弄混淆,需要作简要说明。

(一) 后坝

后坝原为乡名,其演变线路大致如是:清代,县以下设里、乡、保、甲(牌)制,黔江全境编为2里、21乡,县境东南为洛里,下设后坝等9乡;民国初年推行联保制,民国三十年(1941年)重新划分乡镇,全县划分为3指导区、18乡镇,后坝改为新建乡;解放后废除保甲制,县下划分为区、乡、村、闾,新建乡属册山区;1958年建立新建公社,1981年行政区划调整,新建公社改为后坝乡,属城箱区;重庆直辖后,黔江区于2001年11月对乡镇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原南海乡、后坝乡合并设立小南海镇,板夹溪十三寨归并在新建村。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坝山歌诞生于此,就是以乡名来命名的,虽然后坝乡不复存在,但后坝山歌之名一直保留至今。

(二) 新建

如前所述,新建既是乡名也是村名。新建村现属于小南海镇,位于小南海地震遗址公园以东,南邻八面山自然风景区,西连武陵仙山,北接鸡公山。其村委员会驻地在十三寨的学堂湾。新建村幅员面积27.49km2,有耕地3 658.1亩,共有6个村民小组642户居民1 750余人,90%以上为少数民族人口,其中土家族人口1 296人,占总人口的74.06%。由于板夹溪十三寨保护发展成效显著,新建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被国家住建部命名为“特色院落保护示范村”,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美丽乡村示范村”,可谓声名鹊起。目前,新建村正在争创“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示范村”。

(三)板夹溪

小南海是黔江境内唯一的淡水湖和地震湮塞湖,集水面积97.3km2,湖面积2.87km2,总蓄水量7 020m3,是黔江城市重要水源地之一,最多时期每年为黔江提供城市用水达八成以上。小南海可谓“五溪之湖”,其中,板夹溪是小南海最大的溪流,发源于鸡公山北麓,全长约20km。另外4条溪流白鹤溪、清溪沟、啸溪沟和白矾溪,均发源于八面山北麓。5条溪流在小南海汇合后,再出海口成段溪河,入阿蓬江。160多年前,黔江后坝乡与湖北咸丰大路坝乡之间发生的一次强震,造成山崩,阻溪成大泽,这样就铸就了溪流先进湖休整、再出湖奔流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板夹溪等5条溪流,也就没有小南海的吞纳百川,烟波浩淼。保护板夹溪,也是保护小南海、保护黔江城市的生命线。

(四)十三寨

板夹溪不仅是黔江城市的生命线,也是十三寨生态旅游中最重要的景观资源和呼吸廊道。沿板夹溪溯流而上,从后坝新街附近的学堂湾开始,到板夹溪发源地鸡公山脚的谭家院子,镶嵌着像明珠一样的13个自然村落,分别是学堂湾、熊家坝、瓦房坝、台子上、走马坝、何家大院、老熊坝、石嘴坝、龙家沟、周家院子、大湾院子、向家坝、谭家院子,统称板夹溪十三寨。一般人总把十三寨与新建村混为一谈,其实十三寨只是新建村的一部分,幅员6.5km2,占全村总面积的23.64%;在这里生活着197户756人,分别占全村总户数和总人口的30.69%、43.29%。村落建筑为土家族传统民居吊脚楼,整个村落的传统建筑及负载的非物质文化保存完好,生态环境优美,是感受民族文化、体验农耕文明的“生态桃源”,是让生活慢下来、让内心静下来的“心灵家园”。

(五)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

到十三寨旅游的人,总是把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展示中心误认为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其实,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对文物作静态的封闭性展示的博物馆,而是为了对民族特色文化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而建立的活态的开放性展示的生态博物馆,也就是把整个十三寨6.5km2区域内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全部有机地保护起来,同时还要保护其生境。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是中国目前土家族聚居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生态博物馆,该项目于2008年经重庆市发改委批准立项,建设项目包括土家族文化实物展示中心、传统村落保护、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等内容。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既有活态的保护,也有静态的展示,因此具有生态博物馆和传统博物馆的双重特质。

二、对板夹溪十三寨相关内涵的把握与认知

作为国字号的传统村落,十三寨保护发展的模式选择,是基于对传统村落自然资源、文化遗存、类型特征和发展困境的把握与认知。板夹溪十三寨包括气候、溪水、森林、生物等自然资源共同构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板夹溪十三寨文化遗存包括族群认同、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共同造就了厚重的文化环境。板夹溪十三寨类型特征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型的。传统建筑老化等诸多困境,促成了板夹溪十三寨保护发展最佳解决方案的出台。

(一)板夹溪十三寨的自然资源

从气候看,这里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四季年均气温17.5℃,年均水温10℃,年降雨量957-1 595mm,无霜期269-280天。从溪水看,板夹溪不仅是五溪之首,也是黔江重要的城市饮用水源地之一。如果没有板夹溪,十三寨就缺乏了传统村落的韵律与灵气。溪谷两岸,峰峻峦峭,奇峰怪石,令人目不暇接;谷幽秀壑,飞流瀑布,让人赏心悦目。从森林看,板夹溪十三寨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远远高于黔江区和重庆市的平均水平,无论是对区域水源涵养还是空气质量保证,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域内空气负氧离子浓度(个/cm3)在1 500-2 000之间,负氧离子浓度级别一级天数一般在25天以上。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有猴子、野猪、野猫、拱猪、刺猪、麂子、獐子、锦鸡、毛鸡、黄鼠狼、松鼠、果子狸、马彪等;野生乔木有红豆杉、酸枣树、构檀树、马连光、泡桐、天枞、硬壳榔、杉树、松树等;野生水果有猕猴桃、李子、梨子、樱桃、刺梨、三月泡、八月瓜等;野生中药材有天麻、防风、麦冬、天冬、茯苓、何首乌、黄连、老虎姜、巴岩姜等。

(二)板夹溪十三寨的文化遗存

在13个寨子中,有王、张、陈、吕、罗、何等18个姓氏,他们一部分人为巴人后裔,大部分人是历代外地迁徙进入。从收集到的王姓、张姓等多个姓氏的家谱资料来看,这里的居民,大多因躲避水灾、兵祸等原因,在明末清初陆续从江西等地迁徙而来。如学堂湾王氏所续新谱上记载,王氏祖先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从江西九江府瑞昌县迁至黔江后坝,已在此繁衍10余代,经历了230多年历史。大规模的人口移进,也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和中原文化与土家文化在这里激荡交融。

包括建筑文化、生态食品、手工针织作品等在内的物质文化,是十三寨的生存根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这里的原住居民大都住在低矮的窝棚和潮湿的山洞里,其居住条件非常原始简陋。由于外来人口的迁入,成熟的木工技艺与当地的森林、地理环境相碰撞,促进了新的房屋样式的诞生,那就是干栏式建筑——吊脚楼的崛起。板夹溪十三寨现在能看到的这些木质结构的传统建筑,一定是经历大规模的造屋运动才遗存下来的。寨子布局以半包围品字形、全包围的四合院等形式交叉组合,吊脚楼形态有全吊型、半吊型等多种样式,瓦屋顶均有花屋脊和翘角,四周设栏杆走廊、雕栏花窗,吊脚下多用来安置礁磨、堆放柴禾农具、圈养牲畜、修建厕所等。土蜂蜜、老鹰茶、野生菌、野竹笋、干瓜片、干苕藤、干洋芋片等生态食品是良好生态环境的产物,是这里典型的地宝山珍。而绣花鞋、鞋垫、西兰卡普、民族服装等手工针织作品,穿起既护身又贴心,彰显了土家人心灵手巧、情感细腻的民族风格。其中,西兰卡普是采取“通经断纬”的方法挑织而成,其图案有上百种之多,既是土家人最传统的织绵工艺,又集中体现了土家人的审美情操。

这里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吊脚楼营造技艺、土家族织锦技艺、土家摆手舞,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坝山歌,有哭嫁、跳丧等奇特的土家婚丧习俗,还有优美的神话传说。吊脚楼营造技艺、土家族织锦技艺和土家摆手舞虽然不是由黔江区申报,但它们都是土家人共同的财富。这里是歌唱的海洋,舞蹈的净地。后坝山歌包括劳动歌、情歌、礼俗歌等。劳动歌有薅草锣鼓、号子歌等,情歌分为四句子、五句子、六句子等样式,代表作分别为《山歌好唱难起头》《叫声情哥不要急》《郎打号子应过沟》等;礼俗歌包括哭嫁歌、丧鼓歌、四道茶、敬酒歌、送客歌、礼仪歌等。除了歌舞,这里的每一个寨子,都流传着优美的神话传说,比如学堂湾有《官山》,熊家坝有《相思崖》,瓦房坝有《吃雷肉》,台子上有《九公主报恩》,走马坝有《狮子岩》,何家大院有《观音菩萨与翠竹林》,老熊坝有《圆铜寺》,石嘴坝有《构檀树》,龙家沟有《郎抱妹》,周家院子有《白马庙》,大湾院子有《望娘湾》,向家坝有《圣僧树》,谭家院子有《鸡公山》,等等。一些古老的民间故事抄本如《安安送米》等,科普读物如《身世金箴》等,被村民视为传家之宝,至今仍保存完好。

(三)板夹溪十三寨的类型特征

传统村落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按传统村落的形态可划分山水型、堡寨型、大院型、窑洞型 4类。按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划分为整体聚落型、建筑工艺型、名人故居型3类。按传统村落的成因,划分为原始定居型、地区开发型、民族迁徙型、避世隐居型、历史嵌入型5类。按传统村落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区域,划分为徽州传统村落、江南水乡传统村落、北方大院传统村落、西北传统村落、岭南传统村落、西南传统村落、南诏传统村落和湘黔传统村落8类。板夹溪十三寨类型特征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型的:从形态上,依山傍水,山势围合,风景秀美,体现了山水型特征;从文化价值上,传统民居整体风貌保存完好,居民生产生活习俗较为原始古朴,体现了整体聚落型特征;从成因上,除少数原住居民外,大多数人口都是清朝“湖广填四川”时从江西等地迁徙而来,体现了民族迁徙型特征;从文化背景和历史区域上,这一带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建筑以吊脚楼为主,少数民族特色较为浓郁,体现了湘黔古村落特征。总体上,其原生态的特征较为明显。正如著名学者于丹所说,十三寨不仅风景是原生态的,服饰是原生态的,食物是原生态的,更重要的是人心都是原生态的。

(四)影响板夹溪十三寨保护发展的主要困境

2008年以前,这里交通闭塞,群众生活贫困,制约了板夹溪十三寨的保护发展。其困境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是传统建筑老化,缺乏维护资金。其中木结构传统建筑,部分已老化损坏,直接威胁着传统建筑的保存和延续。部分建筑已出现倾斜、裂缝现象,亟待修复保护。由于缺乏专项资金,需要保护的传统建筑、文化历史遗迹都未能维护。其二是非遗传承乏力,缺乏传承人。吊脚楼技艺缺乏传承人,后坝山歌传承人只有1人,主要靠表演来进行传承,传承方式单一。其三是基础设施落后,人居环境差。特别是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设施等滞后,并由此导致居民乱搭乱建乱堆,空间环境遭到破坏,消防安全也存在较大隐患。其四是居民生活贫困,产业发展乏力。新建村是黔江区65个市级贫困村之一,是小南海镇两个市级贫困村之一,共有建卡贫困户54户170人,分别占全镇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19%和17%,贫困面较广,贫困程度较深。该地产业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特征较为明显,如果不外出务工,遇到子女上学、大病就医、住房改造等资金开销大的困难,根本就无力解决。

三、板夹溪十三寨保护发展模式选择和成效启示

根据自然资源、文化遗存、类型特征和发展困境,板夹溪十三寨选择了区域性整体保护发展模式,并在保护发展理念、规划、建筑风貌保护、非遗传承、利益共享等方面卓有成效,在发展战略的衔接、发展规划的制定、人居环境的改善、文化旅游的营销、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红利共享等方面,给我们留下多方面的借鉴与启示。

(一)板夹溪十三寨保护发展模式选择

板夹溪十三寨实施的是“区域性整体保护文化,乡村旅游振兴社区”的模式,也就是区域性整体保护模式。区域性整体保护,就是实施全域性、全方位的保护,通过全面保护推动绿色发展,通过绿色发展反哺全面保护。就是将十三个村寨建成土家文化生态博物馆,既进行原状、活态的保护,也进行文物、静态的保护。保护的对象包括传统民居、生态食品、手工针织作品等在内的物质文化,吊脚楼营造技艺、土家族织锦技艺、土家摆手舞、后坝山歌、土家婚丧习俗、神话传说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休戚相关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发展就是以乡村旅游为抓手,对生态资源、文化资源、手工艺品开发等进行适度开发利用,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原住居民快速脱贫,实现稳定增收。

(二)板夹溪十三寨保护发展成效启示

板夹溪十三寨保护发展成效启示,概括起来,就是实现“六个注重”。

第一是注重保护发展战略的有效衔接。板夹溪十三寨区域性整体保护发展模式,与国家、重庆市、黔江区近年来实施的发展战略是协同一致的,就是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做到“面上保护、点上发展”,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并重。其一是与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相衔接。板夹溪十三寨属于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及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按开发方式属于禁止开发区,但禁止开发是指禁止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它不等于禁止当地经济社会正常发展,这就要求发展方式必须变革,必须实施绿色发展理念。其二是与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战略相衔接。板夹溪十三寨属于渝东南(土家)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全国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一,保护的对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生境,保护方式就是区域性整体保护。其三是与重庆五大功能区域战略相衔接。板夹溪十三寨属于重庆五大功能区域战略板块中的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虽然黔江区属于重点开发区,但在区域内也属于“点上开发”。其四是与黔江区三大功能区战略相衔接。板夹溪十三寨属于黔江三大功能区战略板块中的生态旅游发展区,必须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将传统文化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融合起来。正是注重发展战略的有效衔接,贯彻落实了五大发展理念,才使得板夹溪十三寨成为渝东南传统村落区域性整体保护发展的样板。

第二是注重保护发展规划的精细到位。规划是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灵魂和方向,没有详细的规划设计,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就无从做起。在黔江区政府的统筹下,先后完成了《重庆市黔江区后坝土家分布式博物馆保护性详细规划》(2008年)、《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板夹溪十三寨民族特色村寨保护规划》(2015年)。在第一个规划中,总体空间布局与分寨规划、旅游开发构想是核心内容。总体空间布局与分寨规划,将观光与度假相结合,参观与参与相结合,打造土家文化生活展示与生态休闲度假农业功能相结合的生态博物馆;利用当地现有空间条件,以“分布式”博物馆的空间手法串联土家院落,将博物馆展示内容复原放置到其原生环境中,再以“文化装裱”的方式将这些内容加以凸显。在旅游开发构想上,目标定位是建设以展示、保护、传承土家民族民俗文化和创造旅游、度假产业价值为核心的旅游景区,主要以13处土家院落构成单元分布式的游赏区域,展示传统土家文化。在第二个规划中,总体定位为“四个新村”,即宜居新村、文化新村、生态新村和旅游新村。总体结构为“三大分区”,即南部综合服务区、中部土家民俗体验区、北部土家原生态展示区。主题定位为“一寨一品”,如谭家院子为土家民间生活场景展示区。保护方面规划“三大区”,即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

第三是注重人居环境的全面改善。人居环境不但是原住居民生产生活环境,也是非物质文化的生存环境。如果人居环境恶化,比如地质灾害频发、水质受到污染、房屋破旧难修、产业发展维艰,都有可能迫使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远离故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发展的根基就会动摇。有鉴于此,近年来,当地政府按照相关规划,在新建村共投入乡村旅游扶贫资金300万元以上,整合其他资金3 000万元以上,建立了展示中心,完成十三寨部分院落改造、自行车游道铺设、摆手堂民俗歌舞表演场、生态河堤等建设。2015年以来,结合新建村的脱贫攻坚,黔江区又为该村规划实施14个项目,累计投入资金817.3万元。实施道路通畅工程,整治村道公路14.8km,硬化道路2.14km,人行便道硬化5km,铺设青石板便道5km。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对已建成供水工程实施巩固提升,新建水源地19处,新建水池12口410m3,管道安装27 930m,实现自来水到户,解决全村饮水安全问题。实施住房安全保障工程,易地扶贫搬迁63户,贫困户改造D级危房4户,90%的农户有了安全住房。实施村容村貌整洁工程,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全面推进卫生改厕工程,规范垃圾处置和污水处理,实现常驻人口500人以上的聚居点垃圾处置和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建立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实施群众文化提升工程,新建了村广播室,完善了村文化室,建起了村文艺表演队[1]。

第四是注重文化旅游品牌的多维营销。首先是名人营销。诚邀著名学者于丹教授到板夹溪十三寨考察调研,为传统村寨保护和乡村旅游发展把脉,并提出了“生态桃源、心灵家园”的定位,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宣传,实现了良好的名人效应。其次是专题片营销。邀请中央4台、7台、8台和10台节目组摄制板夹溪十三寨民俗文化节目,在全国播放,产业了较强的广告效应。再次是影视营销。2015年与国内著名影视公司合作,拍摄了反映青年农民工都市打拼、有乡难回的励志电视剧《侯天明的梦》,并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侯天明的梦》拍摄地,成为一些游客慕名而来的理由。2016年又促使武陵山区首部真正意义上的旅游电影《蜜月》落户这里拍摄,影视营销因其题材生动、艺术感染力强,而让人对摄影地刻骨铭心。最后是榜帖营销。就是广发英雄帖,通过公告方式征招能人。如2016年策划实施的“十三寨全球征集寨主”活动,实际就是通过选美的方式营销景区。

第五是注重非遗保护与乡村旅游适度融合。利用传统村落的自然风貌、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建筑艺术等资源,发展现代旅游业,是保证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其中的非遗保护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只应该是一种适度融合。所谓“适度”,就是要避免低俗化表演和保护性伤害。在非遗保护与乡村旅游适度融合方面,板夹溪十三寨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把传统村落打造成了一个热门景区和旅游目的地,使保护发展协调统一。首先,通过博物馆展示中心,保护传承非遗。展示中心建筑面积约1 000m2,展出面积约800m2。其建筑样式是吊脚楼,室内顶面用西兰卡普图案彩绘装点。整个展厅分为历史篇、工艺篇、服饰篇、民居篇、生产生活篇、民俗文化篇、婚嫁篇等,通过多元化、多视角的展示,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土家族文化。其次,组建农民文艺演出队,加强非遗创作。邀请重庆市知名编导编排了一台民俗节目,购齐了服装和道具,确保30人的演出队经常性演出。当地群众通过参与民俗文化节目演出,不但传承了民族文化,也获取了一定的经济收益。最后,举办节会,全面展示非遗。如每年一届的板夹溪十三寨端午粽子节,已连续举办了5届,通过包粽子、吃粽子比赛和参与民俗表演等活动,吸引重庆主城及周边武陵山区游客纷至沓来。

第六是注重保护发展红利与社区居民共促共享。传统村落要实现成功的保护发展,取决于社区的参与和支持,以及持续的维护与利用。原住居民、政府、企业、消费者、非营利组织等,组成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利益主体。社会交换理论也将旅游视为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交换行为,当利益主体从交换中获得的收益等于或大于付出成本时,利益主体将倾向于参与旅游,并忍受旅游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板夹溪十三寨居民主要是利用自家房屋办农家乐,也就是把私人空间转化为游客空间,让游客能够慢得下来,住得下来,吃得有滋味。因此私人空间向旅游空间转化的模式就有两种,其一是成为游客的参观空间,其二是成为游客的食宿空间。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就在于空间的所有者都能够从这种转化中获得相应的利益。村落成立了乡村旅游合作社,合作社承担着培训农户、推介本地旅游的功能,同时合作社会员相互协作,资源共享。乡村旅游农家乐示范户加散户互补,即散户提供原材料和劳动力,乡村旅游农家乐示范户加工成品并销售的模式。2015年,全村农家乐达到56户,其中乡村旅游示范户12户,接待游客9.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40万元,带动全村500余户1 400余人实现增收。村落成立手工艺品专业生产合作社,促进非遗产业化。由社员在家生产、合作社负责找市场,并开设了民族工艺品和土特产专卖店,主要销售土家族、苗族服饰和西兰卡普以及当地的山货和绿色农产品[2]。

[1]姚元和.生态产品开发:条件、困境与出路——基于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视域[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4):42-49.

[2]姚元和.构建“武陵民族走廊文化生态保护区”——条件、背景、困境及出路[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2):34-39.

[责任编辑:庆 来]

K928.5

A

1674-3652(2017)02-0043-06

2017-01-20

重庆市委党校2015年重点课题“构建‘武陵民族走廊文化生态保护区’研究”(CQDX2015BZD-005)。

姚元和,男,重庆酉阳人。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村落传统生态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