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生成学生课堂智慧的几点思考
2017-05-15洪美花
洪美花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都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课堂就此生成。在具体的教学中,必须注重对学生智慧的激发与培养。本文就从几个方面入手,分析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促进学生课堂智慧生成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英语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学生智慧
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小学英语知识为基础,通过有效的引导与教育,提升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品行,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智慧的开发,实现整体的教学目标。基于此,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课堂智慧生成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开展几十年时间,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英语教学理念较为落后,往往以提升学生英语成绩为主要的目标,忽视了学生个性化需求,不能启发学生的智慧,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压抑、枯燥,久而久之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畏学的心理[1]。
因此,为了能够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启发学生的智慧,首先就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保证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发挥自我主观意识。教师以引导为主,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设置都需要围绕学生展开,同时在教学中还需要关心学生,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及时的调整教学策略。
2采用分层教学,注重学生个性化差异
学生分层是进行小学英语分层教学的第一步,在课堂开展前,教师需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心理、兴趣、习惯等方面的因素,将学生大致分为1、2、3三个层次。其中,基础知识非常扎实,学习能力强,能够熟练运用单词语法者,可以将其分为第1层;第2层学生,主要是基础知识基本掌握,单词量足够,但在单词及语法运用中还存在一定的缺点;第3层学生,指的是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同时单词、语法等方面的知识也不够牢固,学习能力也相对较弱。
课堂教学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核心阶段。在小学英语课堂中,需要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互动,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利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丰富英语课堂教学知识,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更感兴趣,提升其积极性。教师在整个英语课堂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对课堂教学进度合理的把控,串联各个教学环节,保证教学环节的衔接性,保证教学的整体性[2]。只有加强对课堂教学的合理分层,让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英语知识,提升课堂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为学生搭建知识结构提供便利。
3通过游戏教学,开发学生的智力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快速的记忆与理解,可谓是一个理想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话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通过游戏教学法能够迅速实现,也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通常来说,在课堂英语对话环节,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参与游戏。如重大版小学三年级英语第三单元My Favourite Food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课堂食物类别认知比赛,让学生用英语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食物,并尽可能用英语分享这些食物的味道,这样学生的口语不仅能够得到锻炼,同时也能掌握本单元知识要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升自我思维能力
小学英语学习中,很多知识需要教师进行讲解。由于学生在英语知识掌握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也不尽相同。一些小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十分积极,但有些学生不愿意发言,生怕发言错误会引起别的学生嘲笑[3]。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鼓励,让其多开口、敢开口,保证课堂具有活跃的氛围。为了能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内容,多设置一些疑惑,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性。
另外,课堂中不仅仅需要巧设疑惑,同时还应该对学生积极的引导,通过课堂环节为学生解疑。通过设疑、解疑的过程,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知识。必要的“争论”能够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对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討论过程中,学生需要集中注意力寻找对自己有利的观点,在求异过程中思维进行碰撞,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望。
5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小学英语课堂中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都是促进学生生成课堂智慧的关键。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必须不断的更新自我知识结构,勇于创新,才能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为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高丽娟.小学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J].新青年教师,2015,23(8):65-68.
[2]刘峰,凤阳.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提升课堂的有效率[J].教师,2016,32(13):98-100.
[3]李俊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的思考[J].语数外学习,2013,20(2):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