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文化适应研究
——以南昌工学院为例
2017-05-15苏小丽
文/苏小丽
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文化适应研究
——以南昌工学院为例
文/苏小丽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总体上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在内地南昌的文化适应较差。除了对饮食较适应,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对南昌气候不太适应,人际交往适应上不乐观,学习上和心理上也存在诸多不适,多方不适亦源于多方原因,这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策略,使之尽力趋向于以“整合”的方式进行文化适应。
美国人类学家Redfield等提出,认为文化适应是两种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在连续接触的过程中所导致的两种文化模式的变化。本文所指的文化适应主要是指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由有着独特民族文化、相对偏远的民族地区来到以汉文化为主导的内地南昌后,个体基于对两地异质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附而作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调整。Black(1991)把文化适应分为一般适应、工作适应和交往适应。对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而言,文化适应可分为生活环境适应、学习适应、交际适应、心理适应等。
南昌工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预科生人数居全国之首。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数量可观,是个有代表性的研究样本,学制一年或两年,预科结业后还需输送到内地相应目标高校继续进行本科学习,因而他们在预科的文化适应对他们显得尤其重要,对其进行相关调查和提出相关教育引导策略也是民族预科教育的应有之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南昌工学院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研究对象。自编问卷从预科生来到南昌工学院后在环境、学习、交际、心理、宗教等方面的适应情况。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78份,有效率为94.5%。其中维吾尔族269人,哈萨克103人,柯尔克孜21人,其他民族7人。对研究结果采取量化分析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生活环境适应情况
生活环境适应可以包括多个方面,这里仅从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对南昌气候和饮食两个比较重要方面的适应作了调查和分析。
表1:气候适应情况
从表1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多数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对南昌气候反应比较敏感,表示不适。南昌市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冬季时间长,夏天热冬天冷,空气湿润。如在访谈时较多同学反应,八九月到学校时天气闷热很难受,冬天时教室和宿舍不像新疆地区那样装暖气,感觉很难适应,到学校后更容易生病,常见的如感冒、拉肚子、头晕等,当然这也可能是与压力过大而带来的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
从表2可以看出,在饮食方面,总体上能够适应。新疆籍学生几乎百分之百信仰伊斯兰教,食用的都是清真食品,禁忌吃猪肉等。南昌工学院建有一个可以同时容纳三千人的清真食堂,牛肉、羊肉都是从新疆空运过来的,厨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也是地道的新疆人,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饮食条件,所以大多数学生认为能够适应,虽也有极少数学生反应还是不如家乡风味,并且价格稍显偏贵。
2.2 交际适应情况
对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的人际交往适应情况主要可从其平时最爱交往的对象来看。从表3数据可以看出,被调查者对交往对象的选择明显倾向于本民族地区的同学,而对其他地区少数民族同学尤其是汉族同学采取了比较消极甚至排斥的态度和行为,其主要影响因素(可多选)由大到小依次为风俗习惯、民族性格、语言、民族歧视。其中风俗习惯是影响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人际交往适应的第一大因素,如他们穿着、饮食等方面与其他民族迥然相异,尤其是在宗教信仰方面他们都信仰伊斯兰教,这种特殊的民族文化使得他们与其他民族同学似乎隔着一条鸿沟,潜意识里预设着一条心理防线,因而平时交往自然就少了。民族性格是第二个重要因素,大多数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具有阳光、崇尚自由的民族个性,这也影响到与相对内敛、循规蹈矩的一些民族学生的交往。语言也是一大拦路虎,大多数来自新疆偏远农村的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普通话说得不太标准和不太流利,这使他们和其他地区同学交流显得吃力,而宁愿和本民族地区的同学用维语、哈萨克语等民族语言进行交流,课堂上没办法选择时才用汉语普通话进行交流,所以与其他地区一些民族同学交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部分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认为学校里还存在民族歧视的现象,这也使他们在交往上亦处于一种被动和抑制的心理状态。
表3:交往对象的选择
表4:影响交往的因素
2.3 学习适应情况
从表5数据可以看出,近半数的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表示不适应,不懂的问题也很少有主动向老师咨询的。从访谈中得知,大多数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认为数学、英语所讲内容偏难,有些教师语速偏快,加上汉语水平较弱,所以很难听懂和跟得上,另外认为汉语文中的古诗文内容偏多,与他们的基础不太契合,很难接受和掌握。同时,他们还认为老师上课更多地顾及到基础相对较好的其他地区民族学生,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有所忽视,所以心理上有所抵触,即使弄不懂一般也不愿向任课老师请教。
表5:学习适应情况
2.4 心理适应情况
从以上几项调查分析可以看出,虽然绝大多数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具有阳光健康的个性心理,但因为语言、风俗习惯、民族性格、民族歧视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学习上带来的一些压力,他们在心理适应上比较困难。下面仅就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对对校规校纪的约束、对老师管教所发生的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和分析。
表6:心理适应情况
从表6数据可以看出,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对校规校纪的约束和教师的管教存在抗拒心理的占比不少,对挫折和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强。从对部分老师和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的访谈中得知,其原因主要是对学校严厉的纪律制度缺乏理解,因为在新疆民族地区教育管理没这么严,相对自由宽松,同时认为部分教师管理教育的方法缺乏艺术,比较生硬,这对崇尚自由随意的民族个性是个压抑,难以接受,所以对老师的质问也多避而不谈甚至撒谎,可见学院相关教育管理者要更多地解释各项纪律制度的目的,教育管理时应做到严中有爱,加强与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声,疏通学生的郁结,让学生把教育管理者当成朋友,增强学生对教育管理者的信任,切记简单粗暴,否则将适得其反。
表7:最愿采取排解心理压力的方式
从表7可见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最乐意采取的排解心理压力的方式是找人倾诉、通过兴趣爱好解压。通过访谈得知,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生活、交际等方面遇到挫折和压力,爱找人倾诉,一般先多找本民族地区的同学甚至中小学时的同学进行倾诉,但很少找老师和其他地区民族学生倾诉,并且倾诉时多从教育管理者和校规校纪的角度出发,很少能从自我出发进行反省。独自忧伤、去心理咨询的很少,更因伊斯兰教禁止喝酒而基本没有通过这种方式排解和宣泄自己情感的。
3 建议和策略
Berry认为个体在文化适应过程中采取的文化适应策略可分为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四类。当非主流群体中的个体不想保持对自己文化的认同但寻求与其他文化的日常交往时,就会采取同化方式;当个体注重保持自己原文化的认同而同时避免和主流文化交流时,采取的是分离方式;如果个体既保持自己的原文化认同又保持和其他群体的日常交往时,个体采用的是整合的方式;而如果个体既没有认同原文化又不想和主流群体有联系,个体采用的文化适应方式就是边缘化。Kurman还在研究中发现,文化适应中少数民族感知到的主流文化群体的积极态度与他们采取“整合”的态度成正相关,而与分离的态度成负相关。由此我们应尽力促使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在文化适应中能采取“整合”方式,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要进行跨文化教育,互相了解和尊重各民族文化习俗。从以上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在文化适应上的心理不适和行为抑制,其原因既有来自其他民族同学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同学民族文化的不了解,也有来自新疆籍同学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不了解。要互相尊重,就要互相了解,就要进行跨文化教育。首先在预科生入学教育时要进行民族文化专题教育,再就是要在正式开学后开设民族与宗教等相关课程,平时各民族同学之间以及师生之间要加强沟通和交流,逐渐帮助他们形成多元文化共生的理念。
二是要创设多民族文化交流平台,营造文化适应氛围。如开展民族游园会、少数民族学生歌手大赛、多民族同学一起载歌载舞等活动,让他们在感受到自身文化得到尊重的同时,以积极的心态、趋近于以“整合”的方式去适应主流文化。另外还应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进行联谊活动,吸收他们进入学校层面的各种学生社团组织等。我们认为,这些做法在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的同时,也创造了少数民族同学与汉族同学交流学习的机会,提升心理适应素质,加快文化“整合”能力。
三是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获得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一方面,要革新教育理念,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从以上对学习适应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不少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认为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心理上的不适甚至抗拒。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文化基础总体偏弱,且良莠不齐,因而可采取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加强平时辅导,并结成优生和后进生一对一的帮扶,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使他们心理产生较好的获得感。另一方面,要帮助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树立学习目标,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养成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更强的责任心,花更多的时间,不仅要做好如何“教书”,还要思考如何“育人”。
四是要加强人文关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远地来到内地南昌的新疆学子多有孤独寂寞之感,因此应多给予他们在生活、学习、心理等多方面的关怀。如古尔邦节时邀请全体新疆籍学子到清真食堂吃一顿“免费的午餐”,寒冷时开展送冬衣活动,为部分买不起车票的学生买好车票,给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为心理存在不适的学生进行暖心的心理疏通和教育,这些点点滴滴看起来都是小事,但会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和祖国怀抱的温暖,从而培养学生感恩的心,促成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他们更好地在心理和行为上以整合的方式进行文化适应。
(作者单位:南昌工学院 人文与艺术学院)
本文系江西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5YB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