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7-05-15李龙英

关键词:创新精神问题意识

李龙英

摘 要: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学生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本文从教学现象入手,分析原因,研究对策,谈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一是营造“朋友式”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二是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问题意识;三是“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四是鼓励式评价,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创新精神;质疑释疑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5-088-2

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学生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就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的:“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培养创新精神,始于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时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强烈的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学生个体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学生敢提问题吗?会提问题吗?爱提问题吗?且看下面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美化文档》,紧接着师播放课件,(动画)一学生举着导学牌由远而近出现,呈现本课任务:学习在“WPS文字”中插入艺术字和形状素材。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生:纷纷抢着回答。

师:如何在文字中插入艺术字呢?请看视频(一个微课课件)。

生:操作插入艺术字。

师生:小结插入艺术字的步骤。

该片段中,教师做了充分准备,教学步骤清晰,动画、微课的制作花费许多心思,课堂气氛活跃,得到听课教师的肯定。可是评课中教师们探讨:气氛活跃是因为动画课件中有趣的人物,是表面的热闹;学生纷纷回答,仅仅是回答今天要学习什么,是从导学牌上看到的东西,并没有触发个体的深层次思考;学生操作掌握快,不走弯路,但只是人云亦云,尽管采用了时髦的教学技术,却仍然是应试教学的模式。该片段中,教师没有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缺少产生问题的氛围。

在日常教學中,教师往往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课前把学生的活动、回答的问题都设计好,直至花时间用课件固定起来。教师忽略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造成学生从来都不主动问问题。这种现象与我们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悖,学生长期没有自己的问题可提,思维被别人牵着走,怎么称得上“主动地发展”?其创新精神又从何而来?

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一、营造“朋友式”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

有专家分析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枪打出头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面对的处境是具有两面性的。小学生有顾虑,怕提的问题同学们都会了,遭到同伴讥笑;怕提的问题不合老师心意,引起老师不悦,自己被冷落没面子。因此,想让学生敢问,就必须给学生创设真正宽松和谐的民主课堂。

一次教研活动,金老师借班上课,学生都安静地坐着,脸绷得紧紧的。金老师作自我介绍,然后让学生作自我介绍,介绍完,金老师问:你长高了后叫什么名字?你长胖了后叫什么?你穿上红衣服了叫什么?连续地问,同样的回答,学生们紧张的情绪消失了,好奇心随之产生了,“老师要干嘛呢?”这时金老师出示了课题《修饰文字》:“同学们你能让文字变大变胖变颜色吗?”金老师巧妙的设计,创设了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自由探索插上翅膀。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朋友式”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张扬个性,释放出巨大的潜能,敢于思考,敢于提问。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问题意识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他们不断地努力去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因此,我们根据儿童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根据教材的内客进行再创造,创设“有问题”的课堂,适时地用游戏、故事、模拟现实情境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

如:《美化文档》又一次公开课,导入时教师出示来自学生之手的几张小报,各小组评一评哪张小报最美,美在哪里?学生在观察中、在争辩中唤起思维,激发内驱力。学生探讨如何是美,并有一种创造美的冲动。紧接着,教师给出文档,“你能把它打扮得更美吗?请赶快动手吧!”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相互探讨解决问题,“艺术字的环绕方式如何恰当选择”,“如何改变艺术字的大小颜色”,“如何选择自选图形”,等等。在问题情境中,学生一开始就进入激奋状态,心中有了急待解决的问题,求知欲强,参与性积极,常常会出现“千万次地问”。

教学中通过创设质疑释疑的情境,打破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唤起学生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困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作进一步的探究以解答问题,从而提高能力,促进思维发展。

三、“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问题的能力,意义尤为重要。但是小学生为年龄所限,不知道如何问,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会提问,善提问,在提问中发展呢?

1.联系旧知,展开联想。

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是他们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相互产生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运用已经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如《美化文档》中插入形状素材,可以引导学生回想绘画时,图形有翻转扭曲,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就有学生马上联想到“文档中的图形可以翻转吗?”“能给图形做个影子吗?”等等,学生在以往的经验上,产生了新问题。

2.操作中,发现问题。

信息技术课是操作性极强的课,在操作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在《美化文档》中插入形状素材,有学生插入的图形把文字都遮住了,有学生图形的位置无法移动。教师让学生说说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小组协作“尝试解决问题”,在解决过程中,学生对图形的环绕方式有进一步的理解。

3.在探讨中,争辩是非。

笔者每节课都设有展示成果一环,起名“我的作品我来秀”。如在《美化文档》教学中,有学生认为“插入的图形越多,文档越美”,这时教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在争辩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有学生说:“美化文档就像女生头上扎花,扎得满头是花,不一定好看。”形象的话语,点明了图文布局的关键。

四、鼓励式评价,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果学生的提问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则会丧失自信心,长此以往学生就不想提问了,正如心理学家杰姆士说的:“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和赞美。”

当学生敢于提问题后,教师要适时引领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有意义、有价值的好问题,重重点赞。例如,在教学“美化文档”一课时,在学生了解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后,突然一个同学提问:“为什么艺术字是图片,不是文字?”这个问题提的真棒,很有思考的价值,笔者当即夸奖他爱动脑问得好,教师对问题提的好的同学及时给予鼓励,并抓住疑点,让大家动脑想一想、动手做一做、动嘴辩一辩,学生不但对此问题印象深刻,而且体验到了“提问”的快乐,从而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我们教师长期不断地探索研究。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

猜你喜欢

创新精神问题意识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浅议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恰当处理“教”“学”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