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式意识:数学教学的应然追寻

2017-05-15孙欣

江苏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结构教学

【摘要】在當下小学数学课堂中,“堆砌式”教学倾向仍然存在,出现了内容散点、方法割裂、视野封闭等问题。建筑式意识可以将复杂的数学要素视作整体,从宏观上形成体系,彰显整体之美,凸显逻辑之链,拓宽课程视野。教师应具有建筑式意识,以融通、关联为思维路径,帮助学生创建个性化数学大厦,真正实现学生的“生命成长”。

【关键词】“建筑式意识”;结构;“堆砌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7-0039-03

【作者简介】孙欣,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江苏淮安,223001)教务处副主任,一级教师,淮安市优秀教师,淮安市数学学科带头人。

一、小学数学课堂“堆砌式”教学倾向

“堆砌式”教学是指教学中,教师忽视学生整体学习的重要性,忽视对数学方法的梳理和分类,导致学生的数学视野受到遮蔽、数学思维受到限制的教学。

(一)教学内容散点

数学教学通常以课为时间单位展开,教材把知识整体划分为一个个知识点,导致很多教师对学科内容没有系统把握,忽视每个知识点在整个学科、不同年段、每个单元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师散点式教,学生散点式学,导致学生认知凌乱、无序,无法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

(二)教学方法割裂

为了追求开放课堂,很多教师会留时间让学生思考不同的方法,但实际教学中并不引导学生对方法进行梳理、分类,教学仅停留在从“一”到“多”的表面状态。仅仅罗列数学方法割裂了数学方法的内在联系,导致学生认知的片面化。

(三)课程视野封闭

教学内容的无序累加、数学方法的分离,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失去了思考的空间和更开阔的视野,难以看见更为广阔的数学天地。

二、小学数学教学要有建筑式意识

(一)建筑式意识的内涵特征

“堆砌式”教学是对原有完整的知识结构、方法结构的解构,数学教学迫切需要一种“建筑式意识”来突围。所谓“建筑式意识”,是指用系统、结构、层次等观点,将纷繁复杂的数学要素视作整体,让学生从宏观上形成知识体系,在纵横交错的关联中获得方法,用系统思考等方式使知识和方法结构化,创建个性化数学大厦。建筑式意识应该具有两种基本特征:一是整体性。即具有全局视野,认识到数学知识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砌,而是由合乎规律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二是层次性。即认识到数学知识可以按照从无序到有序、从凌乱到规整的顺序形成梯度,使之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二)建筑式意识的价值探寻

1.从散点到结构,彰显整体意蕴。

受教材的制约,本应具备整体性特征的数学知识却呈现出“单子式”编排的效果,数学教学内容的条理性遭到一定程度的割裂。教师应具有建筑式意识,让学生对具有并列关系、种属关系的知识形成系统认知,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彰显整体意蕴。

2.从割裂到关联,凸显逻辑之链。

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下位概念是学习上位概念的根基,上位概念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下位概念的内涵与本质。教师具有建筑式意识,能够准确地把握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逻辑过程,体现数学的“逻辑之链”,让数学在学生的生命中自然生长。

3.从封闭到开放,拓宽课程视野。

数学是开放的世界。教师要教给学生固定的法则,更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拥有广阔的视野。建筑式意识可以启迪教师进行开放式教学,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提供充分思考与发现的空间,促使学生构筑自己的数学大厦。

猜你喜欢

结构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发现“结构一样”,积累“基本图形”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挖掘对称结构,简化解题过程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半包围结构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