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面结合,以点带面
2017-05-15黄海霞
黄海霞
教语文的教师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这两个词想必不陌生。
什么是点面结合?百度百科有云: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因此,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不仅用于文章的写作,还可用于语文教学。
一、课文是点,阅读是面
进行语文教学,课文是迈不过去的一道坎,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因为课文教学不是阅读教学的全部,其实课文教学和阅读教学是有区别的,课文教学只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为什么走了这么多年课改之路的语文教学,仍然迷雾重重,少慢差费?为什么学生学了几年的语文,却仍然不会写字,不会说话,不会写作文?答案是不一样的。但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教师是在为教课文而教课文。教师在教课文时,要么过度地分析讲解,要么植入过多的非语文成分,把语文课弄得面目全非,语不像语,文不像文。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讲过“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因此教师教课文不是目的,让学生通过这个例子学会学课文才是目的。目前持“一学期教二三十篇课文就是教语文”的错误思想的教师数不胜数,语文教学的单薄苍白可想而知。因此,在课程标准下,要用课文这个点去带动主题阅读、整本书阅读这个面,然后再用阅读这个面去带动写作这个面,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自然而然地丰满起来,丰富起来,丰厚起来,从而拥有立体感和鲜活感。
二、“教什么”是点,“怎么教”是面
“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教什么”是第一性的,“教什么”决定着“怎么教”。但实际上,在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教什么”有时候就是《课程标准》中的一句话或一段话、一个目标或一个任务,权且称它为教学战略,而“怎么教”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探索和实践过程。“教什么”是方向,是目的,是一个的的确确的位置和点,而“怎么教”是一个过程,很像一条线,一个面。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用教什么这个非常重要的点去带动怎么教这个面,是非常重要的。
三、课内是点,课外是面
优秀教师窦桂梅在三个超越中讲:立足课堂,超越课堂。怎么超越?就是课内、课外结合,用课内的点去带动课外的面。语文课本来就是与学生的课外生活联系最密切的课程,这种密切甚至是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的。换句话说,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为什么呢?因为语文课就是教学生如何说话、如何与人交流、如何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课。日常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举一动、一个微笑、一个插曲、一朵浪花,甚至课外发生的生与生、生与师之间鸡毛蒜皮的琐事,都可以与语文联系在一起。只要学生拥有语文的意识和直觉,都可以在生活中发现语文,或者准确地说,语文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四、学生的现在是点,未来是面
教育首先是人育,教学首先是人学。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位,目中有人,心中有人的生命意识存在。这种生命当然也包括安全管理领域所提的生命健康,但语文教育教学中的生命更是一个动态而漫长的过程。现在有一句話叫:跳出教育看教育,更进一步,语文教师也应该跳出语文看语文。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教师处于语文教学之外,再来审视和思考语文教育教学时,教师才拥有广阔的视野和包容的气度,才会教得潇洒,教得大气,而不是目光短浅,心胸狭隘,充满小家子气,才不会被应试教育束住手脚,扣住命门。应试教育的存在有它的作用和价值,对应试教育也不能全盘否定,而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它。对教育有了生命的认识,教师才会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具体到语文课,就是语文教育教学在学生的人生中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其实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让学生享受生命的过程,让学生充满诗意地生活在大地上。因此,为了学生明天的面,教师应该做好今天的这个点,用今天的这个点去带动明天的整个面。
总而言之,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可以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