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海派文化的地域性城市景观设计研究
——以上海滴水湖为例

2017-05-14蒋旻昱

住宅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滴水海派景观设计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保持某一地区景观的个性,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地域性是景观呈现个性的重要来源[1]。海派文化是上海文化的根基,将其延伸到地域性景观设计中,会使景观呈现出独特的效果,使景观更具发展潜力。

1 地域性城市景观

1.1 地域性文化

地域性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的人们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创造并不断地积淀、发展和升华的物质和精神的成果与成就[2]。地域性文化不仅仅是传统意义的文化概念,也不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产物,而是由于当地的环境影响,呈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时代气息浓厚,刻有深深的历史印章。

1.2 地域性设计

讲究地域性在建筑和景观设计历史上是一种自觉倾向,只是到现代才以此来命名。地域特征使建筑在“普遍性”和“平庸性”中凸显个性,表达出多重文化结合。地域文化同样影响到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出现了注重体验感和精神享受的景观风貌。如上海田子坊新旧空间的交融,弄堂的市民文化与西洋文化交流、融合,和谐共生。徐家汇公园衡山路—复兴路历史建筑和景观,以继承文脉传承历史作为设计宗旨,从人的情感出发创造出特色文化景观空间。

2 基于地域性的海派景观

2.1 海派文化的特点

伴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和西方近代文明的碰撞和妥协,近代上海逐步形成了具有独特历史特征和鲜明地域个性的海派文化。上海作为一个开放的大都市,能迅速理解、适应、融合舶来文化,使得海派文化逐渐成为上海标志性特色。

海派文化有以下几个特性:

(1)创新性。海派文化是创新、求变的文化。海派文化自诞生以来,与时俱进、引领时代风尚。它善于接受新文化元素,改革传统形式,贴合时代审美,这正是海派文化的精髓所在。

(2)亲水性。上海文化起源于江浙的古吴越文化,吴越文化向来以水文化为代表,在波光水色中营造出迷人的水岸美景。海派文化延续了水的特性,在营造城市景观时,将水的多变性、渗透性、有机性结合进设计中,达到人与环境的交融。

(3)多样性。海派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对外来文化包容的姿态,通过吸收各种文化,不断交融合璧,形成自己多样的文化特色。多样性不是文化的堆砌,而是对传统地域性特色的补充和提升。

(4)市民性。海派文化是一种反映潮流特性的时代文化,与市民的审美情趣息息相关。景观设置要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记忆。

(5)商业性。工业技术发展和经营理念的现代化,推动了上海文化产业的兴盛,使上海有了傲视全国的重要文化机构及一大批文化精英。未来景观设计需要在历史、文化、商业三者找寻平衡,形成高品位的景观效果。

2.2 海派景观设计特点

海派景观属于海派文化的一部分,它在西方设计思维的基础上,结合地域与人文特色,在满足功能布局条件下追求地域文化内涵。

海派景观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构图多用曲线,在景观设计构图中存在大量自由变化曲线,这是现代景观发展的特点之一,它使得现代景观设计摆脱传统古典园林对称手法与中轴线的局限,变得自然真实。因此,不论是城市公园或公共绿地,都能看到各类曲线的应用。

(2)大量使用水体。上海的城市景观设计,既有传统江南传统式园林的神韵,也可见域外开放式公园的风情。不论是古典型的还是现代式的,都让人体会到因水成景、以水造景、水中有景、景中有水的巧妙[3]。

(3)地形处理自然化。上海市位于长三角冲积平原,地势坦荡低平,仅只有一座天然山。为了创造多元的景观表现,人为地将平地地形处理为池河、山丘,以营造出多种活动空间。

(4)建筑形式多样化。沈福熙教授认为“海派就是海纳百川,就是无派”。海派建筑风格简洁轻快,比例工整严谨,在自然和精致中,打造海派生活。

(5)植物配置地域性。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所以在树种上选用阔叶林为主,常绿与落叶阔叶林结合;以乔木为主,形成乔、灌、草结合的复合种植模式;注重四季景观效果,注重生态社区[4]。

3 滴水湖海派景观设计分析

滴水湖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是目前中国海滩上人工开挖的最大湖泊。该湖呈圆形,距中心城区约75km,直径2.66km,总面积5.56km2。滴水湖设计方案来源于GMP的生态园林城市概念——一滴从天而降的水滴,落在宁静的湖面,投下层层涟漪[5]。这个美丽的概念延伸出滴水湖的规划平面——以滴落水面的水滴,即湖心为圆心,将涟漪演变成城市环带,用环带和道路分隔形成不同功能区(图1)。未来的滴水湖区将成为海洋文化、地域文化、休闲文化相容的特色景观区。

3.1 滴水湖文化要素设计

(1)开创文化,呈现多元景观设计。从1943年开埠以来,上海的景观设计都在不断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设计手法和理论思想,形成了如今城市景观中不同风格并存的局面。体现在植物造景上为多种风格和各种类型的植物配置,以及各个地区、类型植物的多元运用。

图1 滴水湖景观带鸟瞰图

(2)地区文化,突出地域景观个性。一年一度的临港新城“桃花节”,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前来观赏,游客通过独特的地域植物了解和欣赏临港。我们可以通过桃花文化打造临港地区文化,再结合海滨特色,考虑到海边抗台风、耐盐碱土壤的要求,让乡土树种与海滨物种相融合,突出海洋文化氛围。

(3)市民文化,极大迎合市民需求。景观设计要考虑环境的实用性,迎合市民的审美品味,既要布置得当、功能齐全,也要体现文化和个性。因此,设计要以人为本,在布置滴水湖岸边景观时,以旅游和休憩为出发点,将城市文化体现在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4)商业文化,适量合理商业配置。充分利用植物和设施配置来获得更大商业利益。环湖景观使用大量的季节性草木花卉来表现环境,以落雨杉、香樟、乌桕、栾树等乔木为主,灌木和地被结合;景观设施为环湖路径和多功能商业建筑结合,环湖路配备不同速度的环湖带,可步行、骑行、休憩,整个环湖景观点通过环湖带串联,达到商业经营目的。

3.2 滴水湖特色景观设计

滴水湖是国内最大的人造淡水湖泊,水域面积广且与东海相连,具有海洋文化特性。整个湖区景观设计以“水”为主题,体现海洋文化的开放性、兼容性、变化性,利用环状放射建设方式,形成环状特色布局。湖内可以开展游艇、帆船、摩托艇等水上运动,湖边可开展骑行、烧烤、赏花等休闲活动。

环形规划布局适合沿湖来布置景观带,以绿色植物为主,其间芳花点缀,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湖岸景观延续了环状放射叠加的空间布局和肌理,弧形小路和景观走廊形成律动、变化的景观序列,强化涟漪的概念。欧式风格的钟楼、咖啡屋、廊架、花境与现代风格的拉膜亭、游艇码头、喷泉、树阵融为一体,水岸辉映,绿意盎然[1]。这一交融的风格具有明显的地域海派风格,深受广大市民欢迎(图2、3)。

4 结语

地域文化是景观设计的基础,将上海海派文化的地域性理念赋予滴水湖的景观设计中,可以创造出富有底蕴的空间环境。临港新城植物造景秉承了海派文化开放、创新、多元的特色,体现南汇的桃文化、海滨文化等地域文化特色,在景观设计的同时兼顾历史脉落,让人们体验到滴水湖的景观特色。在今后的设计中,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征,用创新手法改良,定会使环境呈现出个性特色风貌。

图2 湖岸景观结点——游艇码头和滨湖岸线

图3 湖岸景观结点——港城钟声和湖畔赏月

参考文献:

[1]王晓黎.地域文化——景观设计的源泉[J].园林,2012(11):28-33.

[2]刘杰.地域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中的表达研究[M].重庆:西南大学,2014.

[3]沈福熙.上海园林钩沉[J].园林2001:23-26.

[4]临港新城总体规划[J].上海城市规划,2009(4):11-26.

[5] 朱进.上海临港新城主城区植物造景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猜你喜欢

滴水海派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有趣的滴水实验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海派”视域下的王芝泉武戏研究
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
小水滴
滴水藏海
等你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