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高中历史中创设问题情境教学
2017-05-13王亚红
王亚红
摘 要:问题情境教学法是当前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运用问题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把握,也会有更深的理解,并且在高中历史的讲授过程中也会充分体现出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3-01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3.074
在任何科目的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都是必经途径之一。哲学鼻祖亚里士多德曾提出“思维是从问题和惊讶开始”,这句话阐述了“思维产生的根源就是问题”的道理。历史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在很多学生眼中,历史科目就是背书和解决材料问题,其实不然。新课标对高中历史的要求就是“读史明鉴”,意思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无论是社会大环境还是在生活小事中出现的问题都有可能在历史中找到答案,因此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内容之一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学会学习方法,自主发现问题并勇于用历史的眼光去解决问题。如此一来,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就成了主要方法。从学习的本质上讲,解决问题的大前提就是产生问题,没有问题也就没有思考和解决的思维过程,所以问题教学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下文将从课前、课中、课后这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 课前导入,立足于教材本身,探究主要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在历史问题情境教学中同样适用。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都是直插主题,直接进行历史事件介绍,然后言明事件的历史意义,接下来就是学生的背诵任务,但是实践证明这种常见的历史教学方式恰恰是最低效的。学生对历史的唯一感知就是背诵过去的事情以及现今时代背景下的意义,于今日生活没有任何影响,当学生有如此意识之后,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不高。因此,教师在课堂导入部分就应该根据教材设置各种悬念,让学生发现问题,以此来引起他们探究的兴趣,这样教师在课堂伊始就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在设置导入问题时,要注意以教材为基础,不要为了趣味性而设置反方向的问题,这样不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更会影响历史课堂的严谨性。
例如,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商鞅变法”的故事进行问题情境创设。在变法事例讲解完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结局,提出以下问题:“商鞅变法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商鞅最后被杀了?商鞅变法对秦统一六国之后的治国决策有什么影响?”利用故事创造情境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学生纷纷思考商鞅变法成败的原因以及其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影响,这就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在变法问题讲解完之后,教师也可以结合教材提问:“秦朝时中央集权制度开始,但是为什么至秦二世就亡了呢?中国的封建制度延续了几千年又是为什么呢?”在学生思索这些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导入课文学习。显而易见,课堂导入中所涉及的问题都是该课中必须探究和理解的主要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学生可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在课文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来源于问题,这是对事物的客观认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就是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学习并不是一味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应该通过书本問题的思考得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从“学”到“习”的转变。课堂教学是高中历史学习的主导部分,因此在高中历史中进行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就需要注重关注课文教学的部分,在其中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设置层次递进的框架问题,先让学生对整体问题有一个把握,然后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逐条解决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相结合。
例如,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教授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人文精神的启蒙是在什么样的政治背景下?当时的经济发展对人文精神有什么作用?人们在思想层面上处于哪种状态?在该时期西方历史呈现怎样的变化?文艺复兴在文学、艺术各方面的表现?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这几个问题分别是西方人文精神在政治、经济、思想和历史方面的背景以及其发展的过程,通过问题的分析和挖掘可以深入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三、于课程收尾前,通过对问题过程的探究,为正确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高中历史教学的意义在于让学生透过历史事件看到事件背后反映出来的历史教训。因此,历史的教学,尤其是高中历史的教学,在完成课程知识点的教学后,教师亦应当重视课程收尾阶段的问题创设。如果说课程导入阶段的问题创设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深入历史事件的话,那课程收尾阶段的问题创设才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真实重点:在完成了历史事件的真实还原后,建立在学生对课本内容已经熟悉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深入课程本身的问题,让学生站在中立者的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剖析。这种情况下的剖析对于学生而言是有理可据的,脱离了无病呻吟之后,学生的探究才能更客观、更具深度,同时,在课程收尾阶段的提问中,学生的思考往往会让他们印象更加深刻,有助于他们的思想延伸,并渐渐形成一种对于历史事件进行自主思考的习惯,从长远角度看,这对学生未来的人生认识都是有所帮助的。
例如,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一课程收尾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西方工业革命给西方国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那么,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中国(清朝)在17世纪也相继进行工业革命的话,清朝有可能是什么样的局面呢?”这不是一个常规的历史问答,但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思想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结合西方工业革命的实际,巩固课堂知识。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中创设问题的情境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教学的方法始终以提升学生提出问题的穿透力以及学习历史时的自主探究能力为最终目的,并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认识到历史给予后人的启示。而想要将高中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教学模式提高到更高层次的话,仍旧是任重道远,需要广大教学工作者一起为之努力。
参考文献:
[1] 夏祝林.浅谈问题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6(28):98.
[2] 翟淑萍.浅谈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堂的运用[J].读与写(上,下旬),2014(24).
[ 责任编辑 张亚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