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长恨”三义
2017-05-13黎晓玲
黎晓玲
【摘要】“长恨”是《长恨歌》的诗眼,对理解诗歌主旨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长恨”有三个内涵:李、杨二人永世无法相见的相思悔恨;对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表达了深切同情;抒发了对理想盛世的回忆、留恋,追求唐王朝“中兴”而不可得的怅恨。以此深化《长恨歌》的主题。
【关键词】长恨歌;白居易;唐玄宗;杨贵妃
一、引言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颇有争议,有六类观点:爱情说、“隐事”说、讽喻说、感伤说、双重及多重主题说、无主题与泛主题说,张中宇另辟蹊径,提出了“动之以情”的婉讽说,即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等等爱情悲剧婉转批评唐玄宗重色轻国的错误行径,且警戒后人。婉讽说将政治讽喻性和爱情悲剧有机结合,更忠实于文本,但忽略了白居易个人的情感体验。本文认为,理解《长恨歌》主题的关键在于“长恨”,只有解读“长恨”的内涵,方能理解诗歌的主旨。
二、李、杨爱情之恨
“长恨”第一层含义是李隆基、杨太真此生此世无法再聚的相思悔恨。在《长恨歌》里,唐玄宗对杨贵妃“三千宠爱在一身”,由对贵妃之爱蔓延至对杨家的庇护。当然,诗歌前半部分重在表现唐明皇重色轻国,对贵妃之爱也因其美貌生发。但马嵬事变后,唐玄宗终日消沉,即使回到皇宫也日夜思念杨贵妃;而杨贵妃虽回归仙班,然“玉容寂寞泪阑干”,亦饱受相思之苦。可见,两人的爱情是真挚的,但相爱却不能相见,只能默默思念彼此。尾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道出了二人深深的遗憾。
三、诗人同情之恨
“长恨”第二层含义是诗人对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的同情。李隆基、杨太真这两个痴情形象是融新旧唐书和民间传说而成的,其中添加了许多艺术虚构的成分。可见,白居易在刻画李、杨二人款款深情的同时,也流露自己对两人爱情悲剧的惋惜和同情,毕竟他本人也有同样悲切的爱情经历。白居易青年时爱上了一位叫湘灵的女子,但由于门第悬殊无法结合。刘淮南指出,《长恨歌》里的许多诗句和与湘灵恋情有关的诗歌形成互文——比如,《长相思》中的“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与“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异曲同工;《潜别离》中的“河水虽浊有清时,乌头虽黑有白时;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与“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都强调绵长的恨意;写于相恋期间和相思期间的《感秋寄远》中的“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佳期与芳岁,牢落两成空”与“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相知”都遥寄相思之情;《庭槐》中的“忽向天涯见,犹在故园时。……树木犹复尔,况见旧亲知”与“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落叶时”都蕴含了物是人非的孤寂和落寞……这种切肤之痛使得白居易更能体会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永世不能相见的苦痛,诗歌便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深切的同情。
四、三义:诗人时代之恨
“长恨”还包含了诗人对时代的怅恨。青年时代的白居易以积极用世的儒家心态入仕,立志兼济天下,大济苍生。他对于中唐的改革是十分热忱的。然而,白居易所在的唐朝不再繁荣安乐。《长恨歌》便有“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来形容安史乱军攻破长安惨况。“霓裳羽衣曲”为唐玄宗所作,象征了盛唐歌舞升平的景象,而此番太平盛世却在安史乱军的铁蹄下一去不复返。战后的中唐社会深受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土地兼并的危害,残酷的现实使得众多士夫文人壮志难酬,无法实现“中兴”的宏图伟愿。就连“永贞革新”也如昙花一现,被守旧势力扼杀在摇篮里。白居易也曾对“中兴”充满向往。贞元二十一年,白居易上书宰相韦执宜,竭力贡献他的布新政策,并痛斥当今政治的弊病。然而,“永贞革新”的失败对年轻的白居易造成了很大的心理打击。“永贞革新”的失败的第二年,白居易创作了《长恨歌》,很有可能在作品中表达心中的怅恨。“永贞革新”就像一根刺,使他“中兴”的愿望隐隐作痛。他经常向朝廷提出中肯的建议,但唐宪宗很少采纳,他的诗歌《羸骏》中有“岂无市骏者,尽是凡人目。相马失于瘦,遂遗千里足。村中何扰扰,有吏征刍粟。输彼军厩中,化作驽骀肉。”表达了无人赏识,壮志难酬的悲愤。这种怀才不遇的悲愤和欲除积弊的政治理想产生激烈的矛盾,使得白居易愈加怀念逝去的盛唐,借《长恨歌》抒发时代的悲愤。正如“安史之乱”是李隆基、杨太真天各一方,相爱而不能相见的直接原因,又何尝不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改革的失败和中唐文人固有的时代感伤结合,融汇成绵长、厚重的“长恨”——对理想盛世的回忆、留恋,对唐王朝“中兴”百般追求而不可得的怅恨。这便是“长恨”的第三层含义。
五、结语
“长恨”的三重内涵,既表达了唐玄宗和杨贵分二人有情人无法团聚,天各一方的悔恨,又表达了诗人对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悲恨,还表达了诗人对盛唐气象一去不复返的怅恨。三种“恨”层层递进,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使诗歌的主题更加丰富多元。
【参考文献】
[1] 刘淮南. 白居易的文学观念与政治情怀[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4).
[2] 张金亮. 白居易感伤诗论略[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1).
[3] 王运熙. 白居易诗歌的几个问题[J]. 学术研究, 2003(5).
[4] 傅兴林. 辨白居易评价《长恨歌》的矛盾心态——兼论《长恨歌》归入“感伤诗”的意义[J]. 唐都学刊, 2001(3).
[5] 池万兴. 乐天的痛苦与逍遥:白居易心态特征论[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社會科学版, 1999(2).
[6] 周相录. 逻辑的迷失与文献的错用——评张中宇《白居易〈长恨歌〉研究》[J]. 学术界, 2008(1).
[7] 舒红霞. 社会转型与中唐诗人的价值观[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1).
[8] 张中宇, 著. 白居易《长恨歌》研究[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5,09.
[9] ﹝后晋﹞刘 桒, 等, 撰. 旧唐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05.
[10] 杜慧月. 永贞革新与中唐文学[D]. 河南: 河南大学, 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