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真打造小学数学的优美课堂

2017-05-13周轩

魅力中国 2017年6期
关键词:随机性生命课堂启发性

周轩

摘要:数学课堂的追问能够暴露学生的思维进程、拨动学生的思维琴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追问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精妙的教学艺术,它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高效的追问更能显示出课堂鲜活的生命力量。

关键词:数学教学 有效性 追问 生命课堂 随机性 启发性 人文性

课堂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书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追问,作为一种提问技巧,在课堂上广为运用,它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是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在一问之后又再次补充和深化、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甚至出新出彩为止。它追求的是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无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认为在课堂中运用追问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见缝插针,注重追问的随机性,造就智慧的课堂

追问作为“关注学习过程”的一种具体的手段,有着其它提问技巧不可企及的优越性。特别是当教师听了学生的回答,发现其认识还是肤浅、粗糙、片面、零碎甚至是错误的时候,就应紧追不舍再次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直到理解变得更加准确、全面、细致、深刻为止。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追问时要准确地把握时机,找准切入点,在最佳突破口点拨学生,“一石激起千层浪”、“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气息。

二、有的放矢,注重追问的有效性,造就高效的课堂

追问要讲究质量,讲究实效。不能简单认为追问就是多提问题,如果满堂都是问题,却不管问题的质量如何,则大量毫无思维价值的问题充斥课堂,表面热热闹闹,实际效果就会少得可怜。课堂是互动的、多元的,教师要把数学课堂变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启迪智慧的场所,教师有效的追问就能使课堂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三、融会贯通,注重追问的启发性,造就理性的课堂

很多时候,学生的回答是肤浅的、表面化的,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不断地追问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深刻。学生在作出一系列有序的回答后对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思维也从狭窄走向广阔,从肤浅走向深刻,从迟钝走向敏捷。教师的教学艺术在于点拨、启发,在开窍、转化上下功夫。我在教学实践中,还注意把追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并进行追问,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学生提出的问题由同学组成的小组合作解决,或者整个班共同讨论解决,课堂上到处闪烁着学生智慧的火花。由于是从独立思考拓宽到集体思考,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争辩就在这当中产生,当学生的思考被激发后,往往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比如教学“平均数问题”,题目为:“两个小组去工地搬砖,第一组有8人,平均每人搬砖15块,第二组有8人,平均每人搬砖17块,这两组平均每人搬砖多少块?”学生通过探索找到了解题方法:(15×8+17×8)÷(8+8)=16(块)。这时有位学生提出疑问:我是直接用“(15+17)÷2”来计算的,这样不是更简便吗?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一疑问,首先追问:“用这种方法算出的得数一样吗?”学生计算后发现得数相同。然后教师将题中“第二组有8人”改为“第二组有7人”,接着追问学生:“还能不能用第二种方法来解答?”通过讨论,并借助线段图,学生发现改过后如果还按第二种方法来做,那么第一组就有1人搬的块数没能与第二组的平均,所以这种方法不能正确求出两个组平均每人搬砖多少块。教师繼续追问:“什么情况下可以用第二种方法来进行简算?”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了:只有两个份数相同时,才可以用两个平均数相加除以2,当三个份数相同时,才可以用三个平均数相加除以3……通过这样步步启发式的追问,学生将不会滥用第二种方法,并对“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含义有更深刻的认识,追问造就了理性的课堂。

四、以人为本,注重追问的人文性,造就人性的课堂

有教育家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课堂上不但应该学知识,更应该学做人,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譬如一位教师教学一年级“直观认识圆柱、球、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课前要求学生从家里带来各种形状的物体。上课后不断有球形的物体从桌上滚落下来.课堂上不时发出各种响声,学生不得不四处去找滚落的物体,课堂秩序显得混乱。面对这种现象,教师并没有训斥学生,而是敏锐地捕捉到其中隐含着的有利教学的因素,果断地改变原来的教学设计,因势利导地展开学习活动。首先让学生观察容易掉下去的物品。问学生:它们大多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容易掉到地上?学生很快发现容易往下掉的物品的形状大多是球形的,或者是圆柱体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追问:为什么球形的物品容易掉到地上呢?为什么掉到地上的物品球形的比圆柱体的多?学生拿起球形的物体和圆柱体的物体摸一摸、看一看、滚一滚,并且相互之间议一议、辩一辩,成功地发现了球没有平面,有向不同方向滚动的特点,所以容易从光滑的桌子上滚落下去。而圆柱体有两个平面,不能向四面八方随意地滚动,只有侧面翻下来才会滚动,因此比球形的物体掉下去的少一些,追问造就了人性的课堂。

同时,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应用,的确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应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科学、合理的选择使用,才能够发挥其恰到好处的效果。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及班级管理工作任务都很重,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最关键的工作上,才是工作效率最大化的有力途径,所以老师要认真审视教材,把真正适合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内容挑选出来,然后制作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需要在新课标指导下,而且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需要多媒体技术辅助的教学内容,老师不能惧怕做课件的麻烦,而采用常规法进行教学;不需要多媒体技术的内容,老师也不能因为多媒体是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而胡乱应用,使课堂花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多媒体的应用有时是削弱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学中老师要把学生置于学习的最前沿,先思考,后演示,不能因为直观的展示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适时的、有创意的追问是教师课堂机智的充分表现。在有效的追问中,教师和学生都以生活着、思考着、发展着的生命体而存在,并互相影响,共同创设一个美好的境界。愿我们的数学课堂,在追问的有力推进下,更加显示出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随机性生命课堂启发性
谈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
浅析电网规划中的模糊可靠性评估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探究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质疑——催生语文生命课堂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用“互动”构建生命课堂
对“德育内容”渗透“随机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