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行语体“且行且珍惜”探析

2017-05-13柯敏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模因论焦点

摘 要:“且行且珍惜体”是因明星马伊琍用微博“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回应丈夫出轨行为而产生的一种流行话语形式。利用构式语法理论,可将其分为“X1虽易,X2不易,且行且珍惜”和“X1虽易,X2不易,且Y1且Y2”两种格式,其中X1、X2以动词和动词性短语居多,在分句中作主语,Y1和Y2作谓语。其格式的分布涵盖生活、工作、学习、环境等诸多领域,分别表达了无奈和劝勉语义。在模因论的作用下,该形式得以复制、模仿和广泛传播。“且行且珍惜体”的流行,满足了人们从众求新的语用心理,具有独特的语用价值。

关键词:“且行且珍惜”体 构式语法 焦点 模因论 语用价值

一、引言

近年来,大众媒体的盛行催生了一系列流行话语形式,如“淘宝体”“元芳体”“甄嬛体”,它们各具特点,活跃了当下的言语交际。近来,娱乐圈曝光了文章出轨事件,其妻马伊琍在微博上用“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一行文字予以回应,在赢得网友喝采的同时,也引发了“且行且珍惜”的高度模仿与广泛传播,“且行且珍惜体”由此诞生。它以“X1虽易,X2不易,且行且珍惜”为基本格式,在网络和人们日常语言生活中风靡开来。例如:

(1)毕业虽易,求职不易,且行且珍惜。(应届生求职工作)

(2)豪宅虽易,湖景不易,且行且珍惜。(南京某楼盘售楼)

(3)呼吸虽易,新鲜不易,且行且珍惜。(环境方面)

(4)开车虽易,畅通不易,且行且珍惜。(交通方面)

语言词汇是人类生活的一面镜子,“且行且珍惜体”的流行是当今社会生活的一种折射,是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我们从互联网(主要是新浪微博、百度搜索)中搜集了“且行且珍惜体”活跃期间所有含有“……虽易,……不易,且……且……”字串的例句,构成本文的基本语料来源。本文通过构式语法来阐释“且行且珍惜体”的格式,运用复句关系理论探讨它独有的无奈和劝勉语义,并结合语用价值,从模因论出发解释此流行语盛行的缘由。

二、“且行且珍惜体”的话语格式

(一)“且行且珍惜体”的格式类型

构式语法是近年来认知语言学领域兴起的一种理论。根据Goldberg(1995)的构式理论,我们将语言中相对固定的形式与意义的配对称为构式(陈文博,2012)。构式语法认为,语用效果是语言形式本身所具有的,并不由会话过程的推理而产生。本文研究对象“且行且珍惜体”也可利用构式语法来阐释其语言特征。从搜集到的语料来看,“且行且珍惜体”可归纳为两大格式:

格式一:X1虽易,X2不易,且行且珍惜。如:

(5)炒股虽易,赚钱不易,且行且珍惜。

(6)读研虽易,就业不易,且行且珍惜。

这种格式仿制次数最多、通行范围最广,是该流行语的基本格式。这一格式还出现变体“X1虽易,X2更难/不易,且行且珍惜”,数量较少,其共同点在于对“且行且珍惜”字串的保留套用。

格式二:X1虽易,X2不易,且Y1且Y2。如:

(7)读书虽易,考证不易,且读且珍惜。

(8)回家虽易,坐车不易,且行且注意。

(9)报名虽易,考过不易,且学且努力。

这种格式最显著的特征是“Y1”不限于“行”,“Y2”不限于“珍惜”,选择的范围更大,使用的语境更具体。

(二)“且行且珍惜体”的格式特征

格式一和格式二在形式上虽有不同,但都由三个小句构成一个复句结构,并且格式中可变动的成分语法属性相似,即哪些词或短语能够进入这两个格式是相类的。

第一,X1、X2均可由名词、形容词、动词、动宾短语和动补短语充当,动宾短语居多,陈述某个事件、情感或行为,分别在小句1和小句2中作主语。

(10)雾霾虽易,除霾不易,且行且当心。(X1为名词,X2为动宾短语)

(11)颓废虽易,青春不易,且行且珍惜。(X1为形容词,X2为名词)

(12)议论虽易,弄懂不易,且辨且分析。(X1为动词,X2为动补短语)

(13)開车虽易,畅通不易,且行且珍惜。(X1为动宾短语,X2为形容词)

(14)吃胖虽易,生命不易,且胖且珍惜。(X1为动补短语,X2为名词)

X1和X2在句中作主语,但并不是说能作主语的所有成分都能进入此格式。其中,处所主语如“教室、家里”等,时间主语如“今天、晚上、八号”等,以及人称代词“你、我、他”等,一般不能进入。

第二,Y1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Y2只能是动词,由“且……且……”连接,均在小句3中作谓语。

(15)入选虽易,获奖不易,且投且珍惜。(Y1、Y2均为动词)

(16)拔牙虽易,消炎不易,且痛且忍耐。(Y1为形容词,Y2为动词)

Y1、Y2在句中均作谓语,一般由谓词充当,谓词性短语不能进入此格式。当Y1为形容词时,它的语义指向为X1,如例(20)中“痛”是指“拔牙”之痛。

三、“且行且珍惜体”的语义内涵

“且行且珍惜体”的两种格式分别具有“无奈性”和“劝勉性”特征。焦点信息的不同是导致语义内涵相异的基础。焦点在本质上属于语用性的话语功能概念,通俗而言,就是说话人最想让听话人注意的部分。刘丹青、徐烈炯(1998)把焦点划分为自然焦点、对比焦点和话题焦点。“且行且珍惜体”是由三个小句构成的复句,两种格式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复句类型,体现了不同的话语焦点,从而传达出“无奈”和“劝勉”的差异。

(一)无奈性

“无奈性”语义出现在格式一“X1虽易,X2不易,且行且珍惜”中。根据谢世坚(2008)对“话语标记”的界定,“话语标记是标记话语的表达式,它源自感叹词、连词、副词、指示代词、动词、短语和小句,不参与命题的表达,但有助于话语的组织,同时表达说话人的语气、态度、情感等”,我们认为格式一中“且行且珍惜”是一个小句构成的话语标记,而“X1虽易,X2不易”实际是由“虽然……,但是……”引导的容忍性让步关系复句。在“X1虽易,X2不易”中,X1是X2的让步对照,凸显X2的重要,X2成为对比焦点,是说话人最想让听话人注意的地方,整个句子传达出对某个事件、情感或行为的无奈,有时略带调侃、讽刺之意。而“且行且珍惜”并不参与命题的表达,其目的是让整个句子结构更为完整,同时加强了无可奈何的语气。如:

(17)读研虽易,就业不易,且行且珍惜。

(18)花钱虽易,挣钱不易,且行且珍惜。

(19)雾霾虽易,除霾不易,且行且珍惜。

(20)山寨虽易,原创不易,且行且珍惜。

例(17)、(18)在读研、花钱容易的让步对照下,凸显了就业、挣钱的不易,蕴含了无法改变事实的无奈之感,“且行且珍惜”加强了这种无奈的语气。例(19)、(20)分别表达了对“雾霾天气治理效果不佳”“中国山寨泛滥,自主创新较弱”的调侃,话语标记“且行且珍惜”同样加强了调侃语气。

(二)劝勉性

格式二“X1虽易,X2不易,且Y1且Y2”表达了劝勉语义。汉语中,句子末尾通常是句子的自然焦点所在(刘丹青、徐烈炯,1998)。“且Y1且Y2”是格式二的自然焦点,是说话人想要强调的信息。此格式可看作“因果—转折”二重复句,即:因为虽然X1容易,但是X2不易,所以且Y1且Y2。X1和X2处在由“虽然……,但是……”引导的容忍性让步关系复句中。当Y1为形容词时,它的语义指向为X1,使Y1成为Y2的原因,整个复句中心变为“因为Y1,所以Y2”,传达一种劝勉。如:

(21)拔牙虽易,消炎不易,且痛且忍耐。

(22)外号虽易,起名不易,且脆且珍惜。

“痛”是指拔牙之痛,因为“痛”,所以要“忍耐”;“脆”是因“外号”响亮清脆,所以要“珍惜”这“脆”的外号。

当Y1为动词时,“且Y1且Y2”构成并列结构,全句表达出“要Y1,要Y2”的劝勉和告诫,语气更强。

(23)议论虽易,弄懂不易,且辨且分析。(中国财经网2014-04-16新闻标题)

(24)送花虽易,坚持不易,且收且珍惜。(宁波幸福花鲜花店微博)

例(23)、(24)的焦点信息都在句末,“且……且……”连接的是两个并列结构,分别表达了“要辨别,要学会分析”“要好好收下并珍惜”的“劝勉、告诫”之义。

四、“且行且珍惜体”盛行的原因

(一)“且行且珍惜体”的语用价值

不同于“淘宝体”的亲昵,“咆哮体”的气势恢宏,“且行且珍惜体”更多的是借用古语“相离莫相忘,且行且珍惜”中的劝诫之意,面对当今时代的种种压力,调侃表达自我的一种无奈,折射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如反映了“考试难、学有所成难”的学习困境,“房价颇高、交通堵塞”的生活现实,“求职不易、假期短”的工作状态,“友谊难维持、婚姻不稳定”的情感困惑以及“雾霾、空气污染”的环境压力等。

“且行且珍惜体”的流行满足了现代人从众求新的语用心理。“且行且珍惜体”自出现以来,首先激起了情感、生活、工作等领域的模仿和传播,此后马航失事、雾霾难除等事件也多冠以这样的格式。让人惊异的是,某公安干警在线微博也套用了此语:“考驾驶证不易,消分考试更难,且行且珍惜”。此外,该格式频现于新闻标题中,《羊城晚报》2014年4月2日某新闻的标题为:“开会虽易,落实不易,且说且践行”,充分体现了当下人们从众套用流行语的心理,以吸引听话人的注意,达到别出心裁的语用效果。

(二)语言模因论的作用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模因最早由Richard Dawkins(1976)提出,作为文化基因,模因靠复制、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从模因论角度看,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何自然,2005)。何自然(2005)将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其中“同构异义横向嫁接”的表现型模因不限于单个词语,有时是语句,甚至是整段篇章,以某个特定结构为样板套以不同的内容。“且行且珍惜体”是在“X1虽易,X2不易,且行且珍惜”这一基本样板的基础上,套以不同内容得以传播的表现型模因。其构造方式简单,X1和X2均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事件如雾霾、网站,行为如加班、读书,情感如友谊、爱情等,易被仿制和借用。

语言信息越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就越能引起大家的模仿。“且行且珍惜体”适应了当下社会生活的变化,能够满足人们表达工作、学业、生活等压力的需要,蕴含无奈之感,同时又能幽默风趣地评述当下媒体热点,表现力和实用性极强,在人们的广泛传播下得以盛行。

五、结语

流行语“且行且珍惜体”表现为“X1虽易,X2不易,且行且珍惜”和“X1虽易,X2不易,且Y1且Y2”两种格式。该语体构造方式简单、富于表现力,在生活、工作、学习、环境、情感、媒体热点等诸多领域得以套用模仿。两种格式突出了不同的话语焦点,分别传达出无奈和劝勉语义,满足了当下人们言语交际的需求,折射出人们的生活状态。它的广泛传播和使用,反映了现代人从众求新的语用心理,是語言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陈文博.“有一种X叫Y”构式的语义认知考察[J].当代修辞学,2012,(2).

[2]陈莹莹.从语言模因论看大众传媒中的流行语[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

[3]董燕萍,梁君英.走进构式语法[J].现代外语,2002,(2).

[4]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

[5]刘丹青,徐烈炯.焦点与背景、话题及汉语“连”字句[J].中国语文,1998,(4).

[6]邢福义.汉语语法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谢世坚.话语标记语研究综述[J].山东外语教学,2009,(5).

[8]杨绪明.新词语的群聚特征及其社会文化心理[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1).

[9]曾李.“甄嬛体”的风靡[J].文学教育,2013,(5).

(柯敏 四川成都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610065)

猜你喜欢

模因论焦点
焦点
焦点任正非
“两会”焦点
英文歌曲名称翻译的模因解读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模因论视角看外语教学
彩世界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彩世界
模因论视角下的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