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满场笑声为“滑稽戏勿滑稽”画上句号

2017-05-13陈雷

上海采风月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滑稽戏预演上海

陈雷

编者按:

本刊去年第四期和第十二期在显著位置、以较大篇幅刊发了“海派滑稽路在何方”系列报道,回顾上海滑稽昨天的辉煌,聚焦今天的问题,探讨明天的路向。如此“浓墨重彩”的“密集关注”,意在唤起圈内圈外对重新擦亮“上海滑稽”这块“金字招牌”的关切和信心。但也怕“皇帝勿急急太监”,粉丝群、媒体人、理论界的“焦急”与“叨念”,能否触动从业者的神经?以致最终催生出优秀作品?这是所有热爱滑稽艺术的人都关心的——

“滑稽戏勿滑稽,搿倒蛮滑稽!”近年来,这句俏皮话似乎一语成谶,像是笼罩在上海滑稽人心头的一句“魔咒”,阴霾不散。近十年间,上海滑稽界逐步面临人才流失、原创作品匮乏、剧本荒等多重困境袭扰,滑稽戏舞台的低调冷清与滑稽演员客串荧屏的高调闹猛形成鲜明反差。

但是,正如上海滑稽剧团副团长钱程所说,事物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优秀作品的酝酿孵化直至破壳而出常常也有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或许,上海滑稽“行情走低”的这些年,演员分心,离开舞台,确乎是一个原因,但这只是容易看见的一个表象,外界不易看到的是还有更多滑稽从业人员,在滑稽事业发展的曲线在“底部”无力徘徊时,仍然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在“做本子”、“排戏”,他们始终坚守着寂寞的舞台,虽然可能观众一时还看不到他们努力的成果。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前不久,由上滑出品的大型滑稽戏《皇帝勿急急太监》在艺海剧院公演。钱程在新闻通气会上“黄婆卖瓜”,向媒体喊话,请你们告诉观众,这部滑稽戏一定好笑!

首轮上演四场,场场爆满,从现场效果来看,笑声爆发频率之高,笑点之密集,出乎所有人(包括主创团队)意料,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专家学者,观后感惊人地一致,大家都有一种“久违”感,因为人们仿佛又看到了“路数正宗”的上海滑稽戏,又找回了滑稽戏原有的“好笑”“滑稽”“幽默”的感觉。

让人想起小时候看滑稽戏的感觉

《皇帝勿急急太监》讲述的是代子女去公园“相亲角”谈婚论嫁的两位老人,在“接洽”过程中日久生情,在双方子女鼓动下,最终不仅促成了子女的婚事,也找到了自己的老来伴。

创作这部滑稽戏的最初动议来自上滑老前辈、双字辈名家童双春,他的“滑稽敏感神经”使他早在三四年前就认定“人民公园相亲角”这个题材可以做成一部滑稽大戏,并把这个点子及时贡献给剧团。他认为相亲角的故事很多富含喜剧因子,而且接地气,不用来写滑稽戏很可惜。

现在这部戏终于出炉了,童双春自然倍感欣慰,去年他和李青观摩了该戏的预演,在后台对剧团领导凌梅芳、钱程、朱国平说:“你们搞出了一部好戏!”今年首轮他还要去看,看完对记者说:“仍然觉得好笑!笑料设置合情合理,人物亲切可信,是部非常好的滑稽戏。”这是一位“阅戏无数”的老艺术家的衷心赞美,也是对滑稽后辈的热情鼓励。

市政协副主席朱英磊看完演出后,评价道:这部戏非常好,笑声不断,掌声不断,观众是最好的评委。上海滑稽戏的十八般武艺今天都展示到了,主题符合核心价值观,看了之后令人反思。

市文广局艺术总监吴孝明曾经担任过上海滑稽剧团团长,他表示这部戏让他看得很高兴,在剧本、演员、舞美、音乐等各个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一个国有市级院团高质量的艺术水准。最可喜的是,上滑近年来一批青年演员和青年主创团队在同步成长。

文广影视集团艺术总监陈雨人笑称自己从头笑到尾,已经很久没看到这么好笑的滑稽戏了,这部戏令他喜出望外。他认为这是一部当代的、接地气的、典型的上海滑稽戏,相当噱,很多细节、段子、语汇是当代人一听就想笑的东西。另外,演员相当到位,很多临场表演都充满了“急智”。这出戏让他想起了小时候看滑稽戏的感觉!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罗怀臻觉得,这部戏具有时代感,体现了滑稽戏的当代创造力,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下社会的现实问题,并合理运用上海方言,通过语言中的趣味来构成这部戏的语言魅力。戏中融入了大量传统滑稽曲调、现代歌曲和地方戏,是一部正宗的上海滑稽戏,继承了滑稽戏的传统,同时富有当代的特征;内容情节和演绎手法上,不洒狗血,情感表达非常克制,这是十分不易的;最重要的是,这部戏牢牢地守住了滑稽戏剧种的特征!近几年,上海滑稽剧团的势头在蒸蒸日上,每一部作品都能反映一些社会现象,并体现时代的纵深感,他认为,距离创作出时代的代表作就為期不远了。

台下观众高喊“跪下来”

专家评论、舆论反馈,对于一部戏的主创者固然十分重要,但作为一个舞台剧演员,更难忘的或许是观众的现场反馈。

主演钱程在谈及这本戏“接地气”时,就举了几个观众“入戏”的例子:钱程和徐磊在演老夫妻俩欲言又止的爱情戏桥段时,台下有观众就会大声撺掇“抱一抱,抱一抱”;在儿子反对父亲黄昏恋并大放厥词继而领受父亲一记耳光时,台下观众大呼“应该打”;当儿子幡然悔悟向父亲认错时,台下观众又高喊“跪下来”……钱程声明,这些观众并不是剧组安排的“托儿”,那只能说明观众已经深深进入了戏剧情境,把自己带入剧情。只有“接地气”的题材,说的是百姓身边事,才可能产生这样的剧场互动。

当然,“接地气”不仅取决于题材本身是否贴近百姓,还要靠主创人员的下生活,不走进这本戏所描绘的火热的生活现实,好题材也会被做坏,真故事也会被写假。钱程看到不少滑稽创作者常常会犯闭门造车的毛病,仅靠自己的想象,或者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招笑技巧,不愿下生活,这样出来的东西不可能鲜活,不可能触动人心。

上滑出了好戏,整个行业都为之兴奋雀跃,连兄弟省市的同行也赶来祝贺。近年获奖颇多、全国闻名的苏州滑稽剧团团长、艺术总监,包括文联主席都闻讯前来观摩该戏的首轮演出,看后当即决定,等待下轮演出,届时“组团观摩”。

精益求精好戏多磨

这部戏从预演到首演,将近一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上滑究竟对它做了多少加工?据团长凌梅芳介绍,这部戏已经获得文化部戏曲剧本孵化资助和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剧团将重点打磨,期望打造成上滑独具魅力的海派精品,下半年还将力争跻身“十三五”期间百部精品之列。显然,这次上滑是铆足了劲儿把这部戏做成“精品”。

“打磨精品”第一道工序就是“磨剧本”,虽然剧本早在去年就已获得文化部专家的高度认可,但在今年首轮演出之前,编剧梁定东还是综合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了一次“很大幅度的修改”。剧组在开排之前先开剧本讨论会,对剧本进行再梳理,虽然梁定东在业界非常资深,并且上了年纪体力有限,但他在全剧组的高昂士气鼓舞下,加之多年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整个人仿佛上足了发条,在剧本上投入了极大的精力,最终为这部“准精品”提供了一个优质扎实的剧本基础。

在排练时,剧组进入“打磨精品”的第二道工序“磨现场”。该戏导演虞杰说,从剧本到剧场,肯定会存在不少需要再作调整的地方。滑稽戏的特点也决定了不少剧本里设定的噱头,到了排练现场就要根据不同演员的特点来作出“微调”。而这种“微调”到位与否,常常取决于导演的判断,演员的发挥,以及两者配合的默契程度。

“打磨精品”的第三道工序就是“磨不足”,凡是在前一个演出版本中感到“不舒服”的地方,谁都可以提出来供剧组讨论。例如在预演版本里,四段“快速相亲”中有一段是一位村姑与张晓冬相亲,既有比较好的笑点,也折射出一定的社会现象,剧场效果也还不错。但是也有意见认为,这段东西与当代上海的城市生活比较远,或者说不太像当下上海发生的事情。经过大家讨论,虞杰决定把这个人物调整为一位手机、自拍杆不离手的“网络女主播”,与目前最新潮的社会现象结合得就更紧密了,时代气息一下就出来了。事实证明,这个改动剧场效果不错,也得到了专家的肯定。

宁可损失笑的数量

不可损失笑的质量

众所周知,滑稽戏有“一笑遮百丑”之说,滑稽演员也常常视“噱头”如命,但是,这次在建组时,剧团就约法三章:坚决拒绝与戏无关、与人物无关、与情节无关的“三无硬噱头”,这其实也是上滑在其他滑稽大戏里一直在坚守的一条原则。

导演虞杰说,有时演员会为产生一些好的喜剧效果临时出些“硬噱头”,这在以前滑稽界很常见。但是,这部戏,从导演虞杰到主演钱程都时刻倡导“不出硬噱头”这条滑稽舞台规范,并且获得了整个剧组的高度配合。

制作人朱国平坦言,既然这部戏已经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和认可,剧团就想把它做成“时代的精品”、“行业的上品”,所以,剧团每个人都从各种角度、各个方面对这部戏悉心呵护。

有了较高的定位,从剧团到剧组,从导演到演员,对“笑”也就有了更高层面的理解和要求。显然这部戏已经成功跨越了“滑稽戏勿滑稽”这个基本要求,那么接下来就应该追求更高的境界,那就是进一步追求笑的质量。虞杰说,纵观能留下来的滑稽戏名作佳作,其笑的数量和质量间都有一个很好的平衡关系,总是从满足数量,走向提升质量,这才有好作品的品相。

唱段唱腔不断调整

滑稽戏虽然与沪剧、越剧、京剧等同属戏曲,但是明显唱的成分较弱,那是因为滑稽戏与其他戏曲剧种最大的不同点是对“招笑”有很高的要求,但一般而言唱段在抒情和叙事的功能上远胜于招笑,而通常出噱头最多的是人物的对白和动作。

在预演时,钱程和徐磊介绍各自子女时是没唱的,全都是说的,说词里面都带着噱头。后来听取了各方意见,认为需要增加唱段,于是在一到六场戏里面反复寻找,哪个“口子”适合唱?找来找去也就找到这个口子,改动后倒也不错。

“但是凭良心说,其他地方还真的很难找到‘唱点,”钱程说,“加唱段也必须符合艺术规律,不能‘为唱而唱。”另外,还有意见认为首轮演出的版本时长是两小时二十分,如果能控制在两小时内就更好。这个意见有一定道理,但是,它和“增加唱段”的建议似乎又是一对矛盾。

音乐舞美大幅提升

在去年预演之后,该戏的音乐部分也作了大规模的调整,基本上除了唱腔以外的音乐部分都进行了大幅度修改。虞杰介绍,预演时留给作曲的时间并不多,作者本身作曲素养很不错,但对滑稽戏并不非常熟悉,经过多次沟通后,写出来的东西从音乐的质感、情感情绪的表达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预演下来,大家感到整个音乐的气质和滑稽戏的气质上似乎还有点距离。

在今年的首轮演出前虞杰跟作曲邱晓柳进行了多次沟通,请她来现场观摩排练,之后她几乎是把音乐部分重新做了一下,在唱腔部分也加了一大段,在配器数量上也几乎比预演时翻了倍,音乐的厚度大大增加了。

舞美方面,在保持預演风格不变的基础上,舞美设计对几幕场景进行了重新设计,第一场“相亲角”,以“征婚启事”和“阳伞”为主要元素进行重新设计组合,进行夸张化处理,层层交叠在一起作为这一场的主要视觉元素,表现出滑稽热闹的氛围。在酒店大堂这一场,摒弃了原先的构图内容,用了酒店大堂吊顶吊灯加弧形楼梯作为主体,增加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

“一口气一直屏到现在”

今年,正逢滑稽戏诞生110周年,上海滑稽剧团推出大型滑稽戏《皇帝勿急急太监》,既是对滑稽前辈们献上的最好礼物,也是为了继承上海滑稽的“剧场传统”,引领更多观众重新走进剧场。我们也期待这部戏能真正成为“滑稽戏勿滑稽”的“魔咒终结者”,成为重振“上海滑稽”这面大旗的标杆性作品。

钱程对记者说,创作这东西常常无法奢望,常常可遇而不可求,一定是碰到一个机遇,碰到一个好的题材,碰到一个好的创作团队,再加上大家都有同样的信心和决心要做一个好作品,大家都能够静下心来群策群力,这样才能慢慢打造出一部精品来。有很多时候,滑稽从业者面对外界的质疑,心里不是不急,而是“急勿出”,空喊口号没有用,要拿作品说话,要“舞台见”,有时需要一点时间和耐心。今天一部得到大家认可的好作品终于“跳出来”了,钱程笑言:“一口气一直屏到现在。”这是一口什么气?是对滑稽戏滑坡不服气的气,更是为振兴上海滑稽争口气的气。

一部好作品可以重振一个剧种,不知道《皇帝勿急急太监》能否担起这个使命?不过至少,它已经让观众知道,“滑稽戏勿滑稽”并非已成宿命,它是可以改变的,滑稽戏照样可以和脱口秀一样笑点爆棚、寓教于乐。通过这本戏,我们也终于有机会“回望”和“对照”滑稽戏的经典和高峰,终于敢奢望:在这股冉冉上升的行情中“滑稽戏创作出时代的代表作”成为可能。

猜你喜欢

滑稽戏预演上海
滑稽戏表演艺术研究
2020CES“预演”未来电子消费趋势
谁来扮演“花木兰”
滑稽戏的要害就是“不协调”
让孩子在“预演”中自我觉醒
欢乐上海迪士尼
论新时期的滑稽戏舞台美术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中国民族喜剧的重要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