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理性视角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2017-05-13姚国星
姚国星
摘 要:生态理性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现代理性导致生态异化,经济理性与科技理性具有反生态性。生态理性尊重自然规律的客观性、价值性、和谐性,这是生态理性基本原则。只有使经济理性和科技理性上升和转换成为生态经济理性和生态科技理性,培养和造就生态人,才能实现美丽中国梦。
关键词:生态理性;生态文明;自然规律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4-0013-02
习近平指出:“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1]这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科学理念就是生态理性的科学理念。生态理性既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哲学基础,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生态理性
(一)现代理性以生态异化为代价
人的物欲化。启蒙运动在解放人的肉体本性的同时,忽视了人性的复杂性与多元性,缺乏对人性的全面认识及多方位把控。最终使人沦落为“单向度的人”,结果导致了人对物的本质依赖,人成为商品、货币、资本等物的奴隶。在这样的条件下,物成为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的中介,从而人与自然的血肉联系被切断了。
自然的物质化。启蒙运动恢复了自然的本来面目,但是它在对自然进行全面的祛魅化的同时,自然被绝对地对象化。于是,自然的价值仅仅体现在它的使用性,自然本身的多重价值支离破碎,多重意义被肢解。最终的结果是,在资本逻辑的统治下,现代理性的出场和张扬是以人与自然的双重异化,即人的异化和生态异化为代价,这种异化,必然把人类的永续生存和自然的生态平衡推向危险的边缘。
(二)现代理性的反生态性
经济理性的反生态性。经济理性遵循功利路径。经济理性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是在经济理性的认知中,金钱统治人,金钱是一切事物的价值。在这样的理解下,自然界被功利的阴影所笼罩,成为功利的目标和对象。凡是有利有用的,我们便据此而行动。自然界被对象化、功利化致使自然本身的规律和价值被丢弃,忽视自然规律,摒弃自然价值,其结果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科技理性的反生态性。科技理性沉溺技术。掌握自然规律的基本方法是运用科技对自然进行分析还原。科技理性尽管扩展延伸了“人的手脚”,但其过分张扬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对立。在科技理性认识中,自然服从于人的需要,自然就被完全、彻底征服了。紧随其后的是人类面临着生存环境危机。因此,张扬着“理性”旗帜的现代理性,实际上是对自然执行了一种彻底的、完全的、非理性的行动。
因此,理性必须重建,必须对理性进行生态重建。
二、生态理性的基本原则
(一)尊重自然规律的客观性
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然而现代理性将人类视为中心主义的存在,以“人的利益满足”至高无上为原则,这必然使自然界和自然规律被“束之高阁”,从而导致自然生态异化和生态危机。所以,走出生态困境的根本原则,首要条件是尊重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坚持马克思唯物主义立场。生态理性就是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客观性的唯物论立场上的,克服“人定胜天”的唯意志论,克服功利主义自然观,坚持按照自然的本来面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尊重自然规律的价值性
自然界和自然规律在现代理性的鼓动下,多样性、多重价值性损失殆尽,成为人类实现其目的的纯粹的、单纯的工具。人类作用于自然,是为了满足其需要和实现一定的目的。从这个理解出发,人与自然存在着需要的要求与需要的满足的关系,这就是生态价值。所以说自然规律具有价值性,这种价值性表现在自然规律能够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享受提供意义,这是自然生态价值的集中体现。自然生态价值按照美的规律构造[2]。因此,生态理性贯彻价值论,尊重自然生态的价值性,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自然,这是生态理性的使命。
(三)尊重自然规律的和谐性
自世界进入近代阶段以来,在张扬理性的进程中,现代理性鼓吹的“人定胜天”成为现代性的主旋律。向自然索取,这必然导致生态异化和生态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斗争与和谐的统一,割裂这种统一性,就会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断层[3]。如果单纯强调斗争,就必然会破坏自然;如果只重视和谐,那么自然必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阻碍。生态理性,是人与自然又斗争又和谐的生态理性。核心是强调摆脱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狭隘视野,追求的是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统一。
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理性就是生态辩证法,是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和普遍认同。
三、生态理性的实践塑造
实现美丽中国梦,就是张扬和塑造生态理性,就是要升级经济理性和科技理性,就是要造就生态理性人格。
(一)升级经济理性,张扬和塑造生态经济理性
1.以生态经济规律为准则。经济理性把自然功利化,使自然沦落为纯对象性的有用物,使自然成为人的奴隶,人就开始似乎理所当然地、没有任何限制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并极力把自然界中无用的物转化为有用的物,结果致使自然生态失去了平衡,接踵而来的是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必须把生态理性纳入到经济理性中,张扬和塑造生态经济理性。生态经济理性遵循生态经济规律,是可持续性的、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生态现代化之路。
2.以生态产业发展为核心。工业化催生经济理性,经济理性助推工业化,经济理性把工业化置于突出地位,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使经济理性遭到批判,因为经济理性从根本上忽视了工业对自然的破坏。因此,必须把生态理性融合到、贯穿到、渗透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過程中,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大力支持生态产业,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以生态环境管理为手段。经济理性严重忽视,甚至不管不顾生产转换过程中的环境成本。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4]。摒弃唯GDP论,建立、完善绿色GDP体系,加大生态损失在GDP考核中的比重。
4.以生态环境效益为目标。经济理性无限制追求经济效益,是导致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始作俑者。因此,必须把生态环境效益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评价中,资源投入少的、能源消耗小的、排放废物少的、污染低的,都要受到鼓励,对效益最大化的发展创新要给予支持。显然,生态理性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面临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
(二)升级科技理性,张扬和塑造生态科技理性
1.科技思维方式的生态化。在科技理性的认知下,自然界被单纯视为蕴含丰富资源的宝库,依赖于技术主义,人类可以无限制攫取自然资源,资源枯竭、环境破坏是必然结果。为了克服科技理性,关于人与自然、生物与环境的“生态系统”概念被生态学家们提出并引起广泛重视,运用“生态系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生态思维就形成了。生态思维不是生态学家的凭空捏造,而是基于生态问题,结合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而提出的科学解决生态危机的思想体系,因此,整个科技系统都必须把生态思维、生态科技理性作为思维方式、解决范式。
2.科技价值观念的生态化。解决科技理性对自然造成的生态弊端,必须把生态价值引入到科技理性之中,必须牢固树立生态道德的理念,必须打造科技与自然、科技与社会的科技共同体。凡是科技有助于促进自然改善的、利于自然和谐的、推动自然美丽建设的、助推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都是积极的、正面的、善的;背离这一理念的行为,都是消极的、负面的、恶的。必须弃恶扬善,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态道德、生态理性确立为科技理性的内在要求,从而实现生态科技理性。
3.科技体系结构的生态化。进入新世纪,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号角已经吹响,各领域似乎都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以智能、绿色为主要特征,或者说,智能与绿色已经成为科技发展的主导性要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沟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渠道已经被生态学打通,生态学具有了一般的、普遍的意义。所以,换言之,整个科技体系结构应该在、必须在生态学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整合创新,以整合创新的方式实现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与愿望。
4.科技社会功能的生态化。科技必须实现自身社会功能的生态化,必须自觉地担负起促进自然生态天蓝、水绿、山青、花香的使命,担负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的责任。实现绿色发展,实现美丽中国梦,生态科技理性是值得引起当代中国重视的课题。
(三)打造生态人,培养和造就生态理性人格
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具有独有的理性能力。生态理性人格就是生态人,生态理性人格最终也必须转化为生态人,因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山清水秀的决定性因素是人,人是第一关键。人的发展是全面的,从本质上来看,生态人实际上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生态上的延伸。无论生态人选择的是被动的自然还是能动的自然,他都关注自然不可替代的杰作——植物和动物——的存续,它们首先是进化的创造,其次也是人类驯化的成果[5]。“自然人”受自然必然性支配,生态人着重突出主体性、能动性;“单面人”受资本逻辑的支配,生态人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对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价值;“经济人”受经济理性的支配,生态人呼唤、呐喊的是人类必须承担热爱、珍惜、保护自然的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对生态理性的张扬、引导、培育需要将生态理性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可见,当代中国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是张扬和塑造生态理性,打造现代化的生态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向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致贺信[N].人民日报,2013-07-2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3.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8.
[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25.
[5][法]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M].北京:生活·讀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