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程序类课程的移动学习

2017-05-11高丽平夏敏捷

纺织服装教育 2017年2期

高丽平,夏敏捷

(中原工学院 计算机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3)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程序类课程的移动学习

高丽平,夏敏捷

(中原工学院 计算机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3)

为了提高高级语言程序类课程的教学质量,中原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开展基于微信平台移动学习的教学改革。以C语言教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课程资源分类整理与设计、微信移动学习平台搭建,开展微信在线移动辅助学习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手段,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

程序设计;移动在线教育;移动学习;微信平台;C语言

我国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1]。通信环境和网络环境的迅速发展,微信及微信公众号凭借突出的功能优势,越来越被教育领域重视,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 为了提高我校(中原工学院)高级语言程序类课程的教学质量,C语言课程教学小组开展了基于微信平台移动学习的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效果。

据2016年8月《第 3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当前手机网民的规模迅速扩大,在所有上网方式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手机上网占主导地位,手机上网已经成为网民最主要的获取信息方式。该报告显示,各项服务类应用移动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线教育领域不断细化,移动教育提供的个性化学习场景以及语音交流等功能性优势,促使其成为在线教育主流;移动互联网带给学习者全新的学习契机和体验, 数字化移动学习时代已经到来。据该报告统计,截至2016年6月,微信使用率已达78.7%,几乎每个大学生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把眼球集中在手机、iPad等便携设备上。在我国,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都给予微信以极大的关注,在教育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此背景下,如何挖掘微信的教学价值,并利用其为大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支撑,成为当下非常值得研究和思考的课题[3]。

一、 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1. 我校具有开展移动教学的教师团队

开展移动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挑战。在微信教学中,教师必须掌握教学资源制作所需的各种多媒体技术,如屏幕录像、视频制作、平面处理、动画制作等,以自行创作微课程资源。同时通过微信平台搭建移动学习平台、发布微课程,还要拥有足够的教师人手并具有组织管理课下学生学习活动的能力。

我校近年来一直在开展MOOC(慕课)、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以及翻转课堂的教学工作,教师团队已经具有丰富的在线课程制作技术和经验。以“C语言程序”课程教学团队为例,具有多年的C语言教学经验,掌握了微课程制作的技术。此外,通过前几年开展的SPOC教学,具备了一定的新媒体教学与管理经验,以及网络发布技术与组织管理学生学习活动的能力,有能力开展微信移动教学。

2. 大学生具备开展移动教学的条件

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的学习。移动学习对学习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4]。我校程序设计类课程面向的教学对象是理工科学生,如电气系、数学系等,这部分学生相对来说更习惯使用电子设备,更愿意接受新技术和新的教学方式。学生对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程序类课程的学习有更强的需求,因而更适合开展移动学习。另外,大学生业余时间多,熟悉微信功能,具备开设微信课程的基础和条件。

我们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校部分一年级本科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获取有效调查问卷 159份。统计数据表明:89%的学生曾经或正在使用微信;在微信的使用频率上,79%的学生每周至少三天使用微信,而保持微信后台运行、随时接收消息的占46%;有50%的学生自发关注和自己课程相关的公众号,86%的学生希望和课程教师有课下学习交流;希望通过微信与教师进行交流的学生数达到了72%,而希望通过在线平台网页浏览的学生数仅为50%,93 %的学生希望教师课下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指导;71%的学生选择了希望通过微信公众号来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远超过自己网络搜索和在线学习平台上获取。对于希望从网络上获取什么帮助,学生的选择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更希望从课程公众平台上获取课程资源、课程通知、难点解析和与同学交互,这恰恰与微信的主要功能非常吻合。对于让学生对课程公众号提建议的开放性问题,学生希望公众号做得简单容易理解,能有难点答疑,提供更多的知识,自主化更强、更人性化等。通过学生的回答,我们发现,其实学生并不希望在线移动学习平台的功能有多么强大,只要能方便获取学习资源和解难答疑就行。而当前流行的MOOC和网络在线APP学习平台普遍功能比较强大,但相比微信的即时通信功能却相差太远,并不利于课下学习的交互,因此微信更适合移动辅助学习。

表1 学生希望从网络上获取的学习帮助

3. 程序设计类课程对课下辅助学习有迫切需求

对于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传统的C语言课程在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知识点繁多,由于课时有限,课堂上无法一一精讲,需要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自主学习并巩固消化;学生基础差异大,教学进度难以把握,需要教师进行课下指导;学生课下编程训练无教师指导,问题较多,知识难以巩固。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微信的即时通信、资源共享等强大的功能恰好可以弥补这些缺陷,使教学体系更加完整。

4. 微信的平台化功能和交互便利更适合移动学习的开展

我校C语言课程教学小组对微信功能和当前流行的一些学习APP进行了优劣比较。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分析得知,学生希望移动学习工具功能简单、界面清晰、容易理解。当前有一些学习APP虽然功能较全,但比较复杂。如果采用微信的话,学生无需另外安装APP,也不必花时间了解APP的新功能;使用微信各主体间交互更为便利;微信的语音交流使学习交互更为便捷;自定义菜单使教师可以自主定义适合自己教学的功能菜单。因此,在众多的学习APP中,我们选择了微信作为移动学习的工具。

二、 基于微信平台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设计

根据微课程的教学内容、媒体资源、交互形式等,我们构建了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辅助教学模式

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主要用于学生课下的深度学习、巩固练习以及教师指导等。学生按照班级分别加入自己的班级群,每个学生关注教师的课程公众号。教师提前根据课程内容进行知识点划分,搜索整理课程相关资源并制作微视频、微文章和关键词搜索发布到课程公众号,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建立易于理解和操作的个性化菜单。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发布关于课程的知识,可以是相关文章,也可以是学习感受,大家互相关注并评论;学生也可以在课程公众号群里与教师和同学交互答疑,保存的交互记录可供没有参与的学生翻阅。课程公众号每日推送有关课程的知识点或者通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搜索关键词补充学习。在微社区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主页,可以发表与课程相关的话题,其他学生可以讨论、点赞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修订与补充课程知识点。

三、 微信公众学习平台的搭建

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应遵循定位清晰、功能合理、内容科学、互动丰富、学习灵活和服务互通的设计原则,将微信学习支持功能融入课程和教学设计中[5]。

1. 课程知识点结构重建

在教学过程中,只需要将其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制作成微课,围绕教学中典型的、具体的、有代表性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设计[6],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制作成微课。因此,针对移动学习与微信辅助学习特点,我们对课程按知识点进行了结构重建,主要分为课堂内容巩固和课堂内容补充两部分。课堂内容选择了其中的重点、难点进行精解,比如C语言第六章添加了数组地址、字符串数组、数组作为函数参数的精解;课外资源用于课堂内容的补充,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深度学习,如在第六章的“二维数组应用”部分只有一种排序算法,教师在学习平台上添加了所有的排序算法以及相互比较、查找算法等额外的课堂知识。

2. 课程资源设计与创作

教学内容设计应体现以下三个原则:微型化设计、聚焦性设计、情感化设计[7]。因为是辅助学习,扩展课堂内容,所以应添加课本知识点以外的重点知识。比如在第六章的数组中,我们添加了排序算法中的冒泡排序,并制作成精美的动画展示。冒泡排序是比较常用的排序算法,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无法讲解,用微视频的形式制作出来上传到课程公众号。也制作了一批课堂内小而精的难点讲解,比如指针的应用等。所有的微视频寓教于乐、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微信公众教学平台开发与搭建

制作完课程资源,我们设计了微信移动平台的菜单系统。根据调查结果,学生希望菜单尽可能简单、容易理解,所以这里设置了“课程资源”“难点解析”“课程通知”三个菜单,其中“课程资源”按章节补充重点和额外的案例资源,“难点解析”把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以微文章或者微视频的形式突出讲解,“课程通知”里有作业、考试、课后练习等通知信息。除了这三个清晰的菜单外,还制作了关键词自动回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来搜索信息。素材库里有提前准备的课程资源,供课程教学期间根据教学进度进行资源推送。

四、 微信平台移动学习活动的开展

2016年度春季教学,我们在部分大一新生中开展了微信平台在线辅助教学工作。先按班级建立微信群,让学生关注所创建的微信公众教学平台,教师定期推送课程补充内容,并推送有趣的课程视频和业界先进的案例,以增加学生的知识深度和广度,开阔学生视野。微信平台的优势是可以通过直接发语音的方式进行讨论,我们每天分时段安排教学团队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群内互动讨论答疑,学生可以及时求助教师,每个人在群里各抒己见,分享学习心得。教师根据学生的聊天情况对推送内容做补充和修订,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在微信移动学习平台上,每次的课程通知,比如考试、

作业、课程小练习也会在平台上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在课程公众号搜索教师制作的关键词自动回复进行浏览。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参与度高,编程难度与深度增加,学生的编程能力明显提高。

五、 结语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我们发现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教学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我管理,使教学体系更为完善,提高了教学效果。相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微信功能的扩大,微信将会更广泛地应用于高校教育教学。

[1]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A/OL]. (2012-03-13).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53342/201203/xxgk_133322.html.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15-08-03)[2016-08-03].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8/t20160803_54392.htm.

[3] 袁磊,陈晓慧,张艳丽. 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2(7):128-132.

[4] 白浩,郝晶晶.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4):78-81.

[5] ALEKSANDER Dyeetal: Mobile education : A glance at the future[EB/OL]. http://www.nettskolen.com/forskn-ing/ mobile education.pdf.

[6] 王萍.微信移动学习平台建设与应用[J].远程教育杂志,2014(5):34-41.

[7] 杨叶,陈琳. 基于 Phone Gap 的跨平台移动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探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4(2):100-107.

(责任编辑:姚时斌)

高丽平(1976—),女,河南郑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E-mail:gleepy@126.com

G642.0

A

2095-3860(2017)02-0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