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类高校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以东华大学为例
2017-05-11赵卫花陆毅华单鸿波
赵卫花,陆毅华,姚 远,单鸿波
(东华大学 教务处,上海 201620)
理工类高校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以东华大学为例
赵卫花,陆毅华,姚 远,单鸿波
(东华大学 教务处,上海 201620)
通识教育概念被引入到中国以来,呈现出了多样化和本土化特征。我国高校在通识教育实践过程中也形成了基于学校历史和发展特色的多种类型。东华大学在探索通识教育理想类型的过程中构建了基于学校文化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理工类高校;通识教育;文化素质;课程体系
一、 通识教育的含义
通识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其英文名称是General Education或Liberal Study,我国有的学者把General Education翻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把Liberal Study翻译为“自由教育”“博雅教育”。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学者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通”和“识”的解释,根据General Education和Liberal Study的思想内涵,将其翻译为“通识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非常强调文化教育的部分。以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院士为代表的文化素质教育论认为:通识教育是美国高等教育本土化创新结果,文化素质教育则是我国高等教育本土化创新结果[1]。文化素质教育强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不应该只有知识而没有文化。文化素质教育要实现科学、人文、艺术的融合,强调阅读经典,对国内外经典文献和基础性知识要有所了解,提高大学生的基础性素养和文化气质。通识教育既是一种大学教育理念,也可以是一系列课程,许多高校在本科培养方案中都设立了通识教育课程模块。通识教育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程,一般包括以哲学、人文为代表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概论以及自然科学的一般原理等。相较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而言,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涵盖的内容更广。
二、 通识教育现状
1. 欧美国家通识教育模式
世界性的通识教育模式分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欧洲模式是通过专业教育的形式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它秉承传统的人文主义理念,融合理性主义和科学实证主义,坚持把通识教育课程整合到整个大学的学术活动中,以专业教育形式实现通识教育的理念。欧洲高等教育学家认为,通识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单独开设通识类课程并不能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专业素质培养同样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在专业素质培养过程中融入通识教育理念[2]。美国模式则是把通识教育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在大学教育前两年课程模块中设置专门课程,强调学生自我学习的建构,突出自由教育目标,后两年课程模块则以专业规格来设置。例如,哈佛大学的本科教育主要由两个阶段构成:第一阶段称为通识教育或普通教育阶段;第二阶段为专业教育阶段[3]。美国模式强调的是自由教育,认为通识教育是高于世俗社会的一种通用的教育,强调公民教育,培养富有批判性思维和适应社会复杂变革的人才。两种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美国模式更实用和多元化,且实现方式更加具体。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一种是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合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一种是通过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来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培养大学生高雅的文化艺术涵养和气质。
2. 我国通识教育现状
我国引进通识教育概念较晚。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注重专业教育。1995年以后开始发展文化素质教育,并探索文化素质教育到通识教育发展路径[4]。经过30多年的探索实践,通识教育在我国被广泛接受并形成了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为代表的“精英模式”、复旦大学复旦学院为代表的“大众模式”和香港中文大学为代表的“传统书院模式”三种类型[5]。元培学院将本科教育分段而治,在低年级加强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注重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采取选拔机制,从一年级新生中招录学生,按文理分科,但不设具体专业,目标是培养基础知识宽厚、知识结构合理、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复旦学院采取的则是面向全校学生的通识教育模式,关注所有学生的需求,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创造平等机会。复旦大学新入学本科生一律到复旦学院学习一到两年,然后再进入各专业学院,课程按照通识教育、文理基础、专业教育三大模块来设置。复旦学院下设四个书院,是学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教学、研究和管理机构。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培养模式实行学院制和书院制相结合,每个学生有双重身份,即“书院”身份和“学院”身份,学院主要负责学科方面的教育教学,书院则负责“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书院非常重视学生的“成人”教育,注重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求知的兴趣、冷静分析的智慧以及团队精神。
以上三种通识教育模式的目标都是培养基础知识宽厚、知识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复旦学院的“大众模式”和香港中文大学的“传统书院模式”都强调低年级不分专业而进行大类培养,使学生接受广博的基础教育。书院制更强调学生的课外活动、自主管理,以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课堂教学外还有许多个人时间和空间,如何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是学生实现由高中生到大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转变。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通过低年级广博的通识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宽阔的视野和自主选择能力,为他们未来的专业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 东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1.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设置
我校(东华大学)的通识教育已开展了多年,学校将“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作为培养方案的制定依据,构建了一个涵盖政治法律、语言文字、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军事体育和人文素质等领域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实施分层次教学。在数理化课程方面,面向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不同需求开展了分层次教学,既满足了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也照顾到了基础知识存在差异的学生之间的需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大学英语和计算机技术课程方面,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加强英语语音实践和计算机操作能力训练。除了开设基础类课程外,大学英语部和计算机基础部还面向不同学生需求开设了若干高质量的拓展类课程。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开设了丰富多彩的体育俱乐部课程,有“排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篮球俱乐部”“网球俱乐部”“健身操”“交谊舞”“街舞”等,将体质测试和体能训练等内容融入到俱乐部课程中,使得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2. 开设文化素质课程模块
我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了文化素质选修课模块,近10年来已开设了近500门文化素质课程,内容涵盖社会科学、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典型课程见表1。我校还利用校内优质资源开设了基于学校纺织服装及艺术文化特色的“时尚针织品的选购与搭配”“中国刺绣艺术”“白领女性化妆指南”“ART DECO海派时尚研究”“中西方女性形象史”“中国传统服装与古琴艺术”“服饰搭配与穿着”“礼仪服装表演与展示”等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
表1 东华大学文化素质类典型课程
我校面向一年级新生开设了新生研讨课,由相关学科领域的教授教学,采用小班研讨的形式。课程设置以探索和研究为目的,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是课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通过研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积极引进优质通识教育网络课程资源
超星尔雅大课堂建立了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有综合素养、通用能力、成长基础等多个课程模块,课程由国内著名高校名师和相关领域专家讲授。我校目前共计购买了超星尔雅公司14门在线课程,每年近3 500名学生修读此类课程。学生选课后,在线注册观看课程视频,完成在线学习、讨论、作业及考试等。2016年新增的3门课程分别为:复旦大学樊树志教授主讲的“明史十讲”、中国艺术研究院刘琳研究员开设的“书法鉴赏”、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费国忠主任医师主讲的“突发事件及自救互救”。学校通过引进网络课程、翻转课堂、慕课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将学习时间和自主权交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 东华大学通识教育效果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受教育者提供在不同人群之间通用的知识和价值观,培养受教育者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学科知识有所掌握、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通俗地讲就是培养完全的、完整的人。我校实施通识教育以来,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2015年我校学生就业率为97.3%,企业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良好,总体满意度达98.4%,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显现,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得到提升。在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和竞赛中屡获佳绩,近三年来我校学生在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重大赛事中获得55个国际奖项、119个国家级奖项、176个省市级奖项;由本科生独立或参与申请及授权专利130项,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53篇。近五年来,我校学生在德国红点设计大奖、德国IF设计奖、世界可穿着艺术大赛、中国工业设计红星奖等国际国内顶级设计大赛中获得奖项29项,其中金奖(冠军)13项。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对我校通识教育模式下创新专业教育成果的最好诠释。
五、 理工类高校加强通识教育的建议
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如定位不清以及课程内容杂、结构乱等问题[6]。尤其对于理工类高校和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院校,虽然引进了通识教育概念,但是定位模糊。此外,在追求学校办学特色和就业的多重压力下,高校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往往对学生的通识教育问题不够重视,导致了理工类高校通识教育的缺失,文化素质课的开设缺乏科学的统一规划,总学分要求设置偏低。
理工类高校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通识教育:(1)学校一定要将通识教育理念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做好顶层设计,探索实施通识教育的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习国内外优秀办学经验,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2)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统一规划,开设一些受学生欢迎的高质量课程。(3)要加强核心课程建设,从制度、经费上予以保障,开设主题类课程,如中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研究、中外文化对比等系列课程。(4)积极推进“引智”计划和聘请优秀校外人才到学校来兼课、做报告或做导师,弥补学科发展不足带来的劣势。(5)要加强文、理、工学院之间的融合,实行交叉培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集中优质资源为学生开设各种各样的文化教育活动。
[1] 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 2007,28 (6):1-7.
[2] 孙华.通识教育的欧洲模式[J].江苏高教,2015(2):12-16.
[3] 孙华.通识教育的理想类型[J].教育学术月刊,2015(4):3-13.
[4] 韦宗发.建国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迷失[J]. 湖
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14(3):63-68.
[5] 孙华.通识教育的中国境遇[J].江苏高教,2013(3):72-74.
[6] 庞海芍.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高教,2010(2):63-66.
(责任编辑:姚时斌)
赵卫花(1978—),女,山东临沂人,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E-mail:whzhao@dhu.edu.cn
G641
A
2095-3860(2017)02-008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