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区间特征和的一些表达式

2017-05-11王念良

商洛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和式数论商洛

王念良

(商洛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陕西商洛 726000)

1 引言与结论

定义1[1]设p是奇素数,n是正整数,(p,n)=1。若同余方程:

有解,则称n是模p的二次剩余;若无解,则称n是模p的二次非剩余。

二次剩余理论是初等数论中非常重要的结论与组成部分。17世纪到18世纪,费马、欧拉、拉格朗日和勒让德等数论学家对二次剩余问题作了初步研究,证明了部分定理并作出了一些相关的猜想,高斯是首先对二次剩余进行系统研究的数学家,他在著作《算术研究》中首次引入了术语“二次剩余”与“二次非剩余”的概念[1]。二次剩余不仅可用来判断二次同余式是否有解,而且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如从噪音工程学到密码学以及大数分解等[2-5]。

设χ是模q的Diriclet特征,令Gn(χ)=表示关于特征χ的广义高斯和(χ)=表示关于特征χ的高斯和。关于特征 χ的 Dirichlet函数 L(s,χ)定义为[3]:

设 k,α 是非负整数,r是正整数,q=pα,χ是模p的Dirichlet本原特征。关于特征χ的短区间和定义[3-4]为:

定理设k,α 是非负整数,r是正整数,q=pα。当素数p≡1(mod 4)时,勒让德符号

2 结论的证明

为了完成定理的证明,首先叙述一个引理。

引理 1[3]设 k,α,t,u 是非负整数,0<t≤u,q=pα,χ是模p的Dirichlet本原特征,则

引理1的证明根据文献[3]引理1,取即得,略。

定理的证明由于定理中8个公式的证明过程是类似的,仅对定理中(5)(7)(9)(11)给出详细证明,其余的读者可类似的给出证明过程。

在引理 1中,当p≡1(mod 4)时,注意到pα-1≡1(mod 4),取,则 t=1,u=4 由(14)(15)式得:

将(13)式右端和式按下标的奇偶性分成两部分,注意到:

由(16)(17)式即有(5)式。类似的,可证明(6)式。

此时,(13)式右端和式仅有偶数下标部分的和,注意到:

这就证明了(7)式,类似的可证明(8)式。

在引理1中,当时p≡3(mod4),注意到pα≡(-1)α(mod 4),取 t=1,u=4,则由(14)(15)式得:

将(13)式右端和式按下标的奇偶性分成两部分,注意到:

偶数下标部分的和为:

由(18)(19)式即得(9)式。类似的可证明(10)式。

要证明(11)式,取 t=1,u=2,则由(14)(15)式得:

此时,(13)式右端和式仅有奇数下标部分的和,注意到:

这就证明了(11)式,类似的,可证明(12)式。

参考文献:

[1]闵嗣鹤,严士健.初等数论[M].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李子臣,戴一奇.二次剩余密码体制的安全性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1(7):80-82.

[3]WANG N L,LIJZ, LIU D S.EulerNumber Congruences and Dirichlet L functions[J].J Number Theory,2009,129:1522-1531.

[4]WANG N L,LI H L,LIU G D.CosineE Highter-order Euler number congruences and Dirichlet L-function values[J].Kyushu Journal of Mathematics,2017,71(1):197-209.

[5]王念良,赵锐.交错级数Euler变换式的一个应用[J].商洛学院学报,2013,27(2):3-5.

猜你喜欢

和式数论商洛
一类涉及数论知识的组合题的常见解法
关于组合和式的Dwork类型超同余式
几类递推数列的数论性质
陕西商洛:创出菌蔬轮种发展新模式
赖彬文
数论中的升幂引理及其应用
函数Riemann和式的类Taylor级数展开式
有趣的余数巧算法
等比法求和式极限
商洛水源地生态经济区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