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即是“激励”“唤醒”
——品读朱老师“保护”一文有感
2017-05-11杜继渠李东新
杜继渠 李东新
江苏省新沂市第一中学 (221400)
“保护”即是“激励”“唤醒”
——品读朱老师“保护”一文有感
杜继渠 李东新
江苏省新沂市第一中学 (221400)
一、引言
如果说偶尔在《数学通报》上发一篇文章算是惊喜,那么一年里发6篇那才叫功底!从2014年1期至11期,单月尽发,这就是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朱胜强老师.能够挤进核心期刊的全部单月6期,并成为2014《数学通报》最多发稿人,这绝非侥幸,是朱老师一线教学经验、心得感染了编辑,从而为我们提供了这份精神大餐.
有幸购得《数学通报》2014合订本,自接到之日,笔者如饥似渴地拜读:分期读,分栏读,分作者读.因为阅读,产生写的冲动,这冲动很大程度上源于朱老师6篇佳作,仔细分辨,6篇佳作多处在《教学园地》栏目,都有解题研究的内容,这也正是我们一线教师最为关切期待的.特别是第1期的一篇文章引起笔者高度关注,它不是因为气势,而是因为太接地气,精良的构思,简洁的表达,到位的分析,鲜明的主题,让人叹服,让人沉醉.它就是“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注学生课后探究”.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大多关注课前预习,对于课后跟踪,显然弱于课前,事实上,课前课后都重要,今天的课后就是明天的课前,要学生产生持久的兴趣,课后服务更需关注,正如售后服务,服务到家,能够拉回老主顾,赢得口碑.课后,学生会有困惑,有心得,更有交流互动的话题,借此机会深入研究课堂没有解决的问题,对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有着特别的意义.朱老师能够一如既往地持续关注学生的课后,也一定会收获惊喜,收获研究的素材,收获学生的信任.
二、切入主题
文章就两个案例:一是“众人都没有明白的想法”;二是“临下课时冒出来的新主意”.
众人都没有听明白,众人又怎么能听明白?课堂上的很多奇思妙想都不是教师可以预设的,突然道来,谁都感到出奇,怎么办?课堂上已不能顺利完成,那就只有延伸到课外,当然也必然延伸到课外,因为没讲明白的想讲明白,没听明白的想听明白,这应是朱老师教学传统,留给学生自主的探究空间,让教学这门艺术的“遗憾”一直“困扰”着学生,弄不明白将“寝食难安!”这种感觉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养成的,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只有哪些远见卓识的人才能有步骤落实的,朱老师当是其中“胜”者“强”者!
接下来是学生1的想法“可以证明函数具有性质f(a+b)≤f(a)+f(b),以此直接推出结论.”学生的想法出自教师的启发,而学生又不甘于现状,于是大胆抛出自己的念头.
对于其他同学,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不可能瞬间接受,其实,对于有想法的同学来说,也未必思考成熟,这不要紧,教师只要多加引导,积极鼓励,学生的胆子会越来越大,甚至经常性地反驳老师,出其不意,课堂也因此引发不确定的“意外生成”,这是教师“惯”学生,这样的“惯”,一定会给老师带来麻烦,有时尴尬.其实,教学就是一种主客体统一的认知行为,任何认知的建构,都必须通过认知主体内在的自我实现,没有谁可以强加,学生被老师“惯”的后果,也只能是课堂更加活泼,思维更加活跃,更加创新!
朱老师算是这样“惯”学生的典范,他不会在意学生的意见是否成熟,不会担心课堂节奏是否被打乱,不会关心“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关心的是学生是否变化,学生是否有话,学生是否标新立异,所有这些便是两个字——保护!为了保护学生这份好奇,教师让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当然愿意展示、表现,必将产生学好数学的冲动.
图1
从有想法到有方法,再到充分表现,学生的创造欲得到满足.f′(x)>0及f′(x)在
(-1,+∞)单调递减知f(x)在[0,+∞)增速越来越慢.从感觉到表象,借助“形”来表征,体现了学生善于联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体现了教师一贯的指导方式.
最为精彩的,当数这一段:不等式f(a+b)≤f(a)+f(b)可化为f(a+b)-f(a)≤f(b),简单一移,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很有思想,这要朝着某个方向努力,因为f(0)=0,补上一项后,两边就“成双”——f(a+b)-f(a)≤f(b)-f(0),看来这里要把b看成增量了.一个从0出发,一个从a开始,因为先快后慢,所以直观感知,上式成立,入情入理!
直觉得来终觉浅,明道理,析算理,证明才是硬道理,这由学生完成还是教师完成?当然学生完成,是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数学创新的标志,学生能够在朱老师的指导下超常发挥,可以说,这位同学在往后的日子里,定会持续保持学习的亢奋状态.
品味:学生展示自己的证明过程,教师一直没有插进自己的想法,就是让学生平静地处理,又一次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只在最后评价“对具体题目而言,它的想法不算最好,可贵的是他完全出于自己的思考”,一来突出学生主体,二来可以引出下文.
文章的主题是“保护”.课后交流,气氛和谐民主,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持续关注,又体现了教师的治学态度.通过学生讲解、暴露思维这一环节,这往往是很多教师不太在意的地方,特别是课后,更无暇顾及,而朱老师却心系问题,心系学生,个别交谈,一来为学生创造安静的思考环境,再者,当学生发现自己想法不正确的时候,也有回旋的余地.有了这样的深度交流,老师不需要太多的溢美之词,相信学生的内心也能燃起一团“希望之火”.
三、再掀波澜
如果说第一个案例体现教师的信心,那么第二个案例就体现教师的耐心.是的,保护需要信心,更需要耐心,教师的耐心可以换来学生的恒心.
案例2 课堂上研究不等式a3+b3+c3≥3abc(a,b,c>0).眼看下课,生2打破沉默,说出了新的想法:先证a4+b4+c4+d4≥4abcd,然后再证a3+b3+c3≥3abc,这一想法引起了部分同学哄笑,但老师坚持让他说出了更具体的想法.生2竟说“怎么证,我还没有想好.”这时就看教师有没有足够的耐心,对于很多教师,在学生哄笑中会稍作解释便调转话题是常有的事,甚至认为这“不切实际的胡乱猜想”是成心捣乱,而朱老师却不这么看,因为这样的局面在它的班里时有发生,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从“教师找学生交流”到“学生找教师交流”这双方主动性的微妙变化可以看出,朱老师的“保护”作用不仅在于“保护”,更在于“激励”“唤醒”.接下来的交流过程当然是读者更加期待的看点.真所谓,又是一次高潮起,不读下去情难已.
生2:老师,我是这样想的,因为a4+b4+c4+d4≥4abcd比较容易证明,所以我想从该不等式出发,退到要证的不等式.现在想如何将d去掉,发现取d=0或d=1都不行.
师:还有别的选择吗?可以取d=a吗?
生2:但a,b,c又不均衡了.对了,可以取d=abc,这样对a,b,c就公平了.代入后得到不等式a4+b4+c4+(abc)4≥4a2b2c2,并没有出现所要的结果,生2开始怀疑自己的想法.
师:虽没解决问题,但至少有了去掉d的想法.不等式还有什么要关注的吗?
生2:等号处理的条件.当a=b=c=d时,应有a4+b4+c4+d4=4abcd,看来取d=abc确实不行.当a=b=c时,abc=a3,这时d4=(abc)4=a12.
品味:学生事后可能会想:“老师实际上早有意识,就是不想告诉我,如果我真的没想起来,岂不太没面子?”老师真是漠不关心?当我们细心品味这段对话,你不觉得学生每一次进行策略调整,都有老师的引导吗?比如“还有别的选择吗?”“不等式中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吗?”这些元认知提示语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确是最为关键的.教师无痕的教育方式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处在研究的中心,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者,可以胜任数学的研究工作,增强自信,远比解决这个具体问题本身更有价值意义.
四、解读架构
两个案例,两段故事,一样的情感,一样的执着,这样的文章看上去谁都会写,但我们要看到,内容的组织结构、核心的准确定位,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我们读别人的作品,有时候觉得就是自己教学实践中曾经处理过的,只不过没有及时记录下来,但不妨仔细想一想,我们为什么写不出来这样看似简单而寓意深刻的精炼杰作呢?因为我们有四点没有全部做好:其一是理论支撑下,开展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其二是及时捕捉学生的思维灵感及错误资源;其三是把握当前信息,出奇出新;其四是对书面语言的灵活驾驭.无意识的行动,缺乏预知结果的心理准备,生成了素材,不知道积累,有了灵感,不及时捕捉,即便捕捉到,又不知是否步人后尘,不能独辟蹊径,还是停留在“个人心得”层面,哪怕再多案例在心底跃动,但终不能成文,又怎能形成让人眼前一亮的好作品?笔者相信,朱老师的素材一定很多,但他不贪多,而是选取典型的,针对性的,具有交流价值的两个,通过两个案例引发人们的思考,这正是本文立意所在.
写好一篇文章不难,但写好一篇短文,而有深意就困难,而朱老师做到了,他以两个案例为支柱,撑起了“保护”之伞,加之精辟的论述,给人以清新,优美,质感的享受!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能够吸引人的眼球的,不在于华丽的辞藻,而要看是否切合主题,请赏文章的开场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抛出观点;“教师在课堂上一定会遇到学生提出新问题或新奇想法”——靠近基点;“为保证教学正常进行,教师一般会提议将问题留待课后研究解决”——逼近要点;“若教师课后能主动关心这些提出新问题的学生……则会使学生受益匪浅”——确立论点.总结以上精彩开场,大致是:提出问题——新奇想法——课后研究——学生受益.没有一句话多余,没有一句偏离主题,字斟句酌,言简意赅,堪为楷模!
再品文章结尾,“教学感受”中说:“许多时候我们是打造一批‘解题机器’,有时学生头脑中的灵感火花被老师无意间掐灭了.很可能认为生1是胡思乱想,生2是故意捣乱.”朱老师所说的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很多人静下来思考这很有道理,但在现实课堂情境中就不再冷静,甚至因为学生的“不配合”而烦躁发火.朱老师实是劝诫大家,要心中时时装着学生,以一颗爱心对待教学中发生的每件事,不温不火,不妥协,不气馁!做个有心人,关注课内课外,关注群体,不让一个掉队.为了落实好这项工作,可能有人要问:“具体怎么做才能真正让学生想问会问,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异见?”为此,朱老师简要地为大家提出了两点:一是营造鼓励创新的课堂氛围:鼓励探索,鼓励标新立异,允许和老师争论,不指责批评,消除学生思想负担.二是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当学生经常在课堂上即时提出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候,会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节奏?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教师创造的民主氛围对学生来讲,“放”难免会“膨胀”,这时,教师要善于收,收,又不能控制太死,所以,课后的个别探究则成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既不影响课堂教学进度,也能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教师也赢得喘息机会,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相信,朱老师早已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有机会,定当虚心求教.
课后研究是局部交流,要实现成果共享,还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在班里展示成果,不然,其他同学不能受益,研究的当事人也没了表现的机会,自我实现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丧失内在动力.实践证明,学生不是每次都有灵感,也不是经常有机会表现的,有的学生一个学期甚至几年都没有,这种难得的机会一旦错过,很难再现,所以务必珍惜!
最后一句话:“当一个群体中拥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越来越多时,这个全体勇于创新的氛围就形成了.”说明“保护”见了成效.点题!
五、反思品悟
清新朴实的文风,言简意赅的表达,可见教师水平之高;有意识引导,有目的落实,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标新立异、挑战权威,可见教师理念之新;积极引导探究,提供展示机会,形成创新氛围,唤醒学生灵性,可见教师能力之强.所有这些,朱胜强老师都做到了,值得回味!
[1]朱胜强.保护学生创新意识 关注学生课后探究[J].数学通报,2014,1.
[2]杜继渠.从2008年《数学通报》载文情况看江苏课改[J].中学数学月刊,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