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017-05-11潘晓振徐磊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心理健康

潘晓振+徐磊

摘要:主要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表现,以及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构建正向支持系统,希望对今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400760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越来越多的高校进行了扩招,让更多的年轻人拥有了继续深造的权利,很多贫困地区的学生也能继续开展学业,在贫困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的基础上,贫困女大学生是这其中一类特殊的群体,尤其应该受到关注,她们的贫困不仅是体现在生活上,还有人际关系以及学习等众多的方面,在物质以及心理的双重压力下,造成高校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严重的问题,因此对她们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提高这方面工作的实效性,本文重点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论述,希望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当前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调查

为了进一步了解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针对性地对其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展开了调研活动,重点是对女大学生中贫困生以及非贫困生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在对比中,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对比因子,分别是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调查中贫困生的人数为452人,非贫困生的人数为3 212人,调查结果显示,除了恐怖一项以外,贫困生的因子分值都高出非贫困生,尤其是在人际敏感、抑郁以及焦虑等因子中表現十分明显,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体调查结果见表1。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她们的生活环境不同,很大一方面来源于长期生活在贫困家庭中造成的一种自卑心理,所以很多贫困女大学生经常会表现出压抑以及孤僻的一面。因此,加强对贫困女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十分重要,从长远的眼光考虑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工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

二、贫困女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心理压力较大

在对贫困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她们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群会感到有较大的心理压力,这与非贫困女大学生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很多贫困女大学生正在面临“三难”的境遇:求学难、找工作难以及勤工俭学难,不前进就是后退,在她们面前摆着两条道路,如果前进,将来会面临很大的困难与压力,但是如果后退,那么就会一辈子处在贫穷中,在这样心理压力的影响下,很多学生的心理正在出现扭曲[2]。

2人际交往能力差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需要交往,但是贫困女大学生的经济并不支持她们这样做,并且不仅要在经济上承受较大的压力,在心理上也会带来很大的负担,由于经济上的拮据,打工占据了她们的大部分时间,使得她们没有与同学沟通感情,培养人际关系的基础,让同学产生误解,认为这个人不合群,产生一种不好的印象。对于贫困女大学生来说,她们并不是不渴望友情,而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缺少一种“底气”,必然产生一种惧怕的心理,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自卑以及自我封闭等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就会带来极大的影响,不利于她们今后走入社会。

3个性缺陷突出

不富裕的家庭,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因素,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就会将自己封闭起来,在个性上产生缺陷,在心理上受到严重的创伤,因此很多贫困女大学生就会表现出一种敏感的情绪,在某些事情上过于偏激,还有一些自我怜悯等消极的心理影响,甚至还会出现个体不良情绪[3]。

三、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表现

贫困女大学生在经济上处于弱势,在生活以及学习方面也会受很多苦,往往是经历了很多的磨难才最终走进了大学校门,所以她们更希望获得成功,如果受到某方面的打击,那么对她们产生的心理创伤是极大的,并且在我国当前的高校中,对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没有普遍地推广开来,很多院校甚至并没有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引起一定的重视,但是她们的心理状态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一面,例如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等,相信只要为她们提供一定的机会,重视起消极方面的不良影响,更多地关注她们在心理方面的健康问题,那么对于其今后的成长与发展都会是很有帮助的。

当前贫困女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是自卑与依赖的心理比较严重,这主要是因为经济上的拮据造成的,由于每个月的生活费用十分有限,所以在花销时都要考虑再三,而与其他学生大手大脚地花钱或者是普通家庭中的学生相比就会产生极大的反差,这种反差会极大地刺激她们的心理,造成不良的情绪出现,使心理产生极度不平衡的状况,对于自己的未来也感到十分渺茫,所以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自己并没有勇气可以战胜它,一部分女大学生甚至会将自己的未来寄托在别人身上,企图通过别人的帮助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其次是在情绪上产生的不良表现,通常以消极以及偏执为主,受到自卑以及悲观心理的影响,所以很多女大学生在思想上并不积极,存在一种消极的状态,在这种状态的影响下,对于周围的事物并没有产生过多的情绪,相反总是带着悲观以及偏见的想法看待周围的人以及事物,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偏执的性格,凡事爱钻牛角尖,并且听不进去别人的劝告,经常因为自身的贫困经历而对生活中存在的不正之风感到极大的不公平,并且将负面的情绪进一步放大,久而久之就会对社会、对人生产生严重的怀疑,对于周围的人与事物总是放大消极的一面,不利于她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再次,在性格上逐渐敏感多疑,这是在长期自卑以及压抑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贫困女大学生通常都会十分脆弱,尤其是内心,经常是敏感的,除了在经济方面造成她们这种性格以外,因为同学之间无意的说笑也会成为诱发敏感多疑性格的主要源泉。有些同学的说笑,就会被认定是在嘲讽自己,所以对自身产生了极大的困扰,在这种情形下,就会严重影响到她们正直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养成,也极不利于今后所面临的困境,一旦遇到困难以后,就很容易采用极端的手段进行解决,所以重视贫困女大学生敏感多疑的性格,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转变显得十分重要。

此外,很多贫困女大学生会选择自我封闭的人际交往方式,受到外界人际关系的影响,很多贫困女大学生总是认为自己是“异类”,所以在面对别人的好意时,易产生被施舍的感觉,女同学之间经常会有一种攀比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就会进一步加剧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事实上,她们对人际交往是十分渴望的,也希望得到平等的交往,但是一旦受到了过度的对待,反而会造成他们心理负担的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她们就会产生自我封闭或者是孤僻的心理,这对于健康的心理状态来说就是一种畸形。除此之外,在行为上还会表现出一种自我放弃的表现,这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心理问题,并且长此以往,还会养成很多的不良习惯。

四、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在思想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20世纪的80年代,我国开始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展开了进一步的工作,但是这并没有引起过多的重视,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的研究工作也是少之又少,可见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就更不必说有针对性地对贫困女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了,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思想上存在的偏差是造成高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学校对这类群体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也没有建立起专门的机构对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专门的辅导,并且也没有为她们提供一个发泄与咨询的平台,所以在这种情形下,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危机频频发生,为高校敲响了警钟,加强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十分重要。

其次,在高校中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心理机制,甚至可以说这方面是十分欠缺的。大学生是祖國未来的人才,加强对大学生的培养,不应该只是从学业上入手,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而健全人格的养成就需要健康的心理,所以在高校中,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心理教育机制,尤其是针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机制,她们是大学生中一类特殊的群体,说特殊并不是对她们有所偏见,而是因为女性在社会上所具有的重要地位,要求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我国高校已经着手开始建立心理机制,但是很多方面的工作还有所欠缺,例如心理危机的预防机制、应急处理体系以及应急处置体系等,只有将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才会进一步提高她们的心理素质,其意义是十分重要的[4]。

再次,在帮扶的形式上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在对待贫困女大学生的问题上,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是同等重要的,所以不能只是重视物质帮扶而忽视了精神方面的帮助,在她们向有关机构求助的过程中,首先想到的问题是先帮助她们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她们解决物质上的难题,但是这并不是结束,精神方面的压力要远远比物质压力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影响更大,所以在进行物质帮助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加强精神方面的辅导。但是正是因为长期以来忽视了这方面的工作,所以很多贫困女大学生产生了一种依赖的心理,没有养成自立自强的性格,一旦失去了帮助,那么反而会产生一种埋怨的心态,这对优良品格的塑造其实是具有很大影响的。所以要想真正地帮助她们,应该转变帮扶形式,采用一种更加人性化与合理化的方式来促进贫困女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五、心理健康教育正向支持系统的构建

正向支持系统中主要包含两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是外部系统,一部分是内部系统,通过内外系统相互结合的方式可以帮助贫困女大学生进一步纠正不良的心理问题,转变自卑的心理,扩大人际交往范围,养成积极乐观的性格,真正地将她们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下面笔者就针对这一系统的构建展开简要的论述[5]。

1外部系统

首先在外部系统的构建方面,应该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教育,并且对她们的职业生涯予以必要的指导,这样才能够对她们的人生之路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包含的内容是对心理以及心理健康的问题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应该对这一方面的教育加以适应,从健康、健康情绪情感、人格以及意志等多方面进行教育,使贫困女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今后的人生,并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将要面临的问题开展心理辅导。例如面对很多学生普遍关心的就业问题,就需要加强就业方面的指导工作,这样才能在毕业之后更加适应社会的生活[6]。

同时,学校应该针对贫困女大学生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展开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咨询主要是面向全体高校学生,但是尤其应该重视贫困女大学生,心理教师应该定期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座谈会,例如内蒙古一所大学就专门开办了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目的是为了提高她们的心理抗压能力,对自我保护意识予以进一步的增强,并且在困难面前应该如何对心理进行适当的调节等,这些问题都是与她们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通过开展讲座的方式,让广大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帮助她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7]。

2内部系统

构建大学生自我心理培养与调适的内部心理支持系统,即大学生对自身个体心理素质培养、不良心理调适与心理潜力发展机制的有效构建,着重加强积极心理认知的引导和积极特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运用特质论的观点,关注“积极特质”,通过讨论确认人类品质上的优势,发展测量工具,使人们能够了解自身品质上的优势,鼓励人们培养并善用这些优势,以实现美好而有意义的生活。着眼点就是使贫困女大学生们能做到善于自行合理归因,适时疏导情绪,具有较快的心理复原能力。因此,哪些积极特质是大学生们所必需的,如何发挥正向心理的预防功能,如何使学生在心理危机出现时能做到善于自行合理归因,适时疏导情绪,具有较快的心理复原能力等是主要的内容。同时,还应对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发展的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以界定不同年级、不同群体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面的需要,从而使不同心理健康需求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发展的能力[8]。

六、结束语

贫困女大学生是当前应该受到重视的一个群体,因为在我国近些年的研究中,对于贫困女大学生的研究并不多,社会、心理以及家庭等众多因素,都会对她们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进而对未来的生活以及健康成长带来很大的隐患。关心大学生的健康并不是只针对身体健康,心理方面的健康更加重要,引导女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更加关注,提高对心理的调节以及适应能力,并且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是当前高校重点的任务之一。而造成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相应的解决对策也不应该是单一的。真正解决她们的心理问题,保证她们的心理健康,还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莲.浅谈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脱贫[J].知识经济,2014(3).

[2]陈丽君.贫困女大学生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2).

[3]王美琐,覃焕昌.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表现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14).

[4]杨仁彪.大众化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刍探[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4).

[5]胡捷.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6]伍汝辉.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6).

[7]韩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述评[J].教育探索,2009(12).

[8]申正付.综合心理干预对贫困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6(5).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investigates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status of poo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poo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and proposes building a positive support system in order to correctly guid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Key words:poo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psychological health(責任编辑:侯秀梅)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跌宕起伏的心理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