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教学中“讲解”尺度的把握
2017-05-11曾小明
曾小明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间随着年段的提高而延长,而学生在教师有意无意的“喋喋不休”中逐渐丧失对语文的好感和亲近,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师的悲哀,哪怕能为自己的“讲解”找出再冠冕堂皇的理由也于事无补。由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以为,要较好地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就应在课堂教学中把握讲解的尺度,提高讲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讲在当讲处,真正把该放手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适当的讲中和自己的合理的学中得到最大化的收益。
讲解之必要,无可置疑。在当下语文教学语境中,过分强调和倚重这一教学手段,也必然遭到否定。讲解之功,全在尺度掌控!
一、当讲处应为学生知识的盲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惑”,我想便是学生不懂的、不在自己知识范围之内的,或是百思不得其解的盲区。学生只有走出这样的知识盲区,才能获得新知,有所提高。此时,教师的讲解引领之功就显得举足轻重,也可以说必不可少。教师凭自己更丰厚的知识底蕴、更广阔的知识视野,把自己已知的,而学生未知的东西,通过合理及时、恰到好处的讲解,传授给学生,使之拨开迷雾,见到新知的天空。这是师者的责任,更是讲解的价值所在。
在高年级的教学中,讲解这一方法用得最多,原因就在于学生以现有的认知水平还不足以理解高年级一些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此外,在一些现代文教学中,当学生单靠自身的理解力和知识储备无法解决时,诸如语言理解、语言特点、写作技法等方面,也只有赖于教师的讲解,以正视听,让学生形成较及时、清晰、完整的认知。例如《船长》一文中,最后有这么一句话——“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对这句话,我相信绝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够准确把握、清晰理解。此时,教师的分析讲解就可以弥补学生思维的不足,让学生获得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汲取一些思考问题的有益经验。如果只是一个学生一个学生问过去,再问过来,这样只能浪费时间,让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沉重的打击。我是这样对学生讲的:“其实每个人都有想成为英雄的情结。这英雄的情结根植于每个人的内心,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但有些人却让英雄沉睡在自己的身体里,直到死去。而有些人却能一次又一次运用它,实现它,唤醒它。最后英雄醒了,英雄就成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最后已经分不清哪个是你,哪个是英雄了。你也就成了英雄。哈威尔船长就是这样的人。”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倘让学生自己讨论、朗读、阐明,只能越说越糊涂。
二、当讲处应为课堂教学中的精华部分
喋喋不休的满堂灌,唠唠叨叨无轻重的讲解,往往令学生生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耐心,教师自己也将丧失教学的激情和活力。语文教师在课堂结构中应当更多地扮演设计者和组织者的角色,所以,要审慎地对待自己的讲解行为,讲在当讲处,不做无谓的说教。这就要求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建立一种意识,那就是力求讲得精彩,把讲解的部分打造成课堂教学中的精华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兴趣、牵动学生内化知识的神经,真正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为此,我们的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功课,要求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自己更要预习充分,吃透课文,拟出重点、难点,精心选择好当讲处,同时组织好讲解的语言,言简意赅,力求一语中的。课堂上,要把握好衔接和过渡,根据不同内容调整好语态、语势,或激情满怀、或沉稳有力、或大声疾呼、或委婉深情,让学生融入到教师讲解的情境中,在透彻的讲解下,获得新知,获得审美体验。一言以蔽之,就是要调动起学生的心灵的与教师的心灵的和谐共鸣,使课堂成为一个空气清新、景色优美的场域,而这空气和景色就是所讲解的知识。如果一堂40分钟的课有这么一段出彩部分,势必成为精华而影响和带动学生整节课、整篇课文的学习,这精华本身更是学生课堂学习中的最大收获。去年我到中学听过一位老师上鲁迅名篇《社戏》,这篇课文中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无疑是一个需要教师深入讲解的精华部分。学生对课文结尾的理解很难到位,“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的教参答案似乎有点难懂。此时教师的讲解就尤为重要。这位老师告诉学生,这是人之常情,写作此文的背景带有鲁迅先生对现实的鄙弃,从而自然引发了对美好童年相关经历的回味,两相比照,也就自然抒发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求,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通过讲解,学生很快能调动起自己的人生体验,认为作者道出了每一个人心中所有的感悟,理解了这一结尾的妙处。这一环节的讲解处理,无疑是整篇文章教学的高潮,起到了课堂和课文画龙点睛和学生思维推波助澜的作用。相反,如果此时教师不讲、少讲,结果都会不够好。
三、讲解应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机统一
新课标其实是在倡导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体现以学生为本,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科学的学习方式。而眼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偏重讲,而少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情况还大量存在。教师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容器,所有内容都由教师去讲、去教,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记。教师一味灌输,包办代替,致使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没有养成稳固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所以,讲解的尺度把握理应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起来,强调两者的有机统一,这是教学效果最大化的保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充分尊重和贯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讲解行为就应尽可能避免先入为主、越俎代庖。或者说,少说为妙!所以,当下语文教学中教师讲得过多的局面必须打破,课堂上定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进行个体或集体的阅读,尤其是课本上一些单元的略读课文,尽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通过个体解读、查阅资料、与人讨论等形式走入文本再走出文本,从而获得知识上的积累、思维上的训练、能力上的提升。
當然,尊重学生的个体阅读并不是放任自由、不闻不问。且不说事前的方法的指导、目标的制定等,其阅读过程中肯定会有学生解答不了的难点、疑点,如果教师不去关注,不去讲解,学生的阅读效益和收获将大打折扣。当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形下展开学习所获得的体验,再加教师适时的讲解所击起的思维火花,必将激发一种“我在学”的责任感、“我能学”的自豪感、“学有得”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