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本,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2017-05-11邹红伟
邹红伟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互动共生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师教生学”“以学定教”,也可以理解为“因学而教”“以教导学”。归根结底,“教”是为了“学”。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只有遵循顺学而教的原则,以学为本,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发展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营造合作探究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一、激发学习欲望。自主把握学习目标
落实顺学而教,学生是否有学习的欲望,是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关键。只有把学习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教师才能因势利导,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质疑,为深入探究奠定良好的开局。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呢?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习内容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发现不足。解决疑问,弥补不足,正是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
1.把握疑问的“度”
适度地感受困难,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制造”困难,使学生产生疑问。只有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水平、学习环境等各方面因素,自然地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适度感受困难,才能让他们产生释疑的强烈愿望,推动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的疑问应该是“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疑问应源于当前的学习情境,指向文本的深入学习,让学生在疑问的指引下,自发地深入探究文本,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滴水穿石的启示》时,师生围绕李时珍“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百草”展开想象,探讨李时珍是如何走、如何访、如何尝的,从而体会李时珍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学生兴致盎然之时,老师话锋一转,抛出一个问题:既然李时珍的经历这么艰辛,课文为何只用寥寥数语来介绍?学生心里显然也存在这个问题,结合文章中心得出结论:如果详写事例,读者更多关注到的是李时珍,这反而不能突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这个主题,从而让学生对本文概括的语言特点有了深刻的了解。
2.调控不足的“距”
教学中,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当然,这种不足应该是在学生努力之后可以解决的。教师应善于为学生制定合理的目标,从而调动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定教学的保底目标,帮助学困生夯实学习基础;设定教学的发展目标,帮助大多数学生提升语文能力。适中的差距有利于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共同进步:学优生在合作中起主导作用,有利于他们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对其余学生而言,他们能够从倾听、交流中发展思维,提升能力。
例如,教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夹竹桃》,教师让学生仿写月光下夹竹桃给人的幻想。学生写完后进行交流,教师表示与课文还有些差距,让学生找找差距在哪里。学生合作探究,终于有学生发现季羡林写作时注意动静结合,使画面富有动感,而自己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通过修改,学生的仿写很好地体现了动静结合。
二、调动学习心态。自主探究学习难点
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难点的探究活动中,是学生提升知识技能,发展学习能力的需要。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有利于教师找准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有利于教师收集来自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也有利于教师有的放矢,通过点拨、启发、引导加以解决。
1.找准理性分析的基点
与一般阅读不同,语文课上的阅读除了要求学生知道文章写什么,还要求学生能探究文章为何如此写。这就要求学生善于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进行理性分析。当学生探究遇到阻碍时,教师应及时分析出现阻碍的原因,能解决此阻碍的学生已有知识是什么,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进行理性分析,化解学习难点。
已有知识是学生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点,找到这些基点,学生便能“跳起摘到果子”。例如,学习苏教版语文六年级《理想的风筝》,学生在体会“一阵欢笑过后,同学们心中泛起一股酸涩的味道,对刘老师的尊敬也增添了几分”一句中“泛”的表达效果时遇到了困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看到的“泛”的现象,再要求学生结合刘老师的精神品质来考虑,使学生体会到:刘老师的乐观使大家对他的同情只是淡淡的,从而对刘老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搭准情感共鸣的脉搏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多次阅读,读者会被文章的情感所感染,自然也就明白了作者表达的用意。在阅读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才能化解学习中的难点。
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读是基础。在此阶段,教师不应多作提示,而应让学生静静地读,批文入境,把自己沉浸到文字中去,品味文字的魅力,体验情感的流淌,感受思维的脉动。例如,苏教版语文五年级《灰椋鸟》,这篇文章文质兼美,笔者在教学“归林后”这一节时,让学生大声地读,有感情地读,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阅读中哪些地方吸引了你?文中的对仗句、比喻句、反问句句式优美,情感充分,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能让学生在感受到灰椋鸟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上述句式的表达效果。
三、理清学习思路,自主归纳学习策略
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掌握知识,而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理清学习思路,归纳学习策略。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应越俎代庖,也不应放任自流。教师应准确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因势利导,有效归纳。
1.先说后教,提升策略的效度
对于那些目标明确、过程清晰的学习活动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说”,让他们自主归纳学习过程中的策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问题的产生、解决,以及在此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及突破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教”,此时的“教”可以是归纳总结,即以比较科学准确的语言归纳学生交流的结果;也可以是举一反三,即让学生尝试利用刚刚归纳出来的方法去解决一个相似的问题;还可以是拓展延伸,即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上提出新的问题促其思考,或补充相关联的知识,充实认识。总之,教师应通过巩固深化,提升学习策略的效度。
2.先教后说,增强策略的品质
对于那些目标模糊、过程复杂的学习活动来说,教师应该先“教”。按照学习过程的难易程度,教师的“教”也应该有所不同。可以是回顧,即教师通过回顾学习过程归纳学习策略;可以是引导,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学习策略的归纳;可以是点拨,即策略的归纳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予以点拨。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说”不可忽视。“说”是学习知识化于内的体现,通过说能促进新知与旧知的联系,形成意义理解;“说”是学习技能显于行的体现,它能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学会学习的能力;“说”是学习品质沉于品的体现,通过说,能使学习在学生灵魂深处留下人性品性和学习素养的印记。
教学中遵循顺学而教的原则,是对学习方式的变革,体现的是以往单一的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的转变;是对学生潜能的激发,通过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促进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对教学效能的提升,它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思维方式的积极变化。只有遵循顺学而教的原则,才能帮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