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箱庭,大改变
2017-05-10林翔宇周月姣
林翔宇 周月姣
摘要: 班级管理一直是困扰班主任的工作难点,高二某班8位男生在上课或自习等需要安静的氛围下经常说话,且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笔者联合班主任,用团体箱庭介入班级学生纪律问题,通过5次干预后,学生的认知、行为均发生正向的变化。笔者在文末进行了经验的总结,也提出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班级管理;团体箱庭
八个高二的男生,被班主任推荐过来,他们都有共同的状况:上课和自习等需要安静的氛围下,他们经常要说话;听课和作业时注意力不能集中,无法完成作业、拖延等。很多次的谈话之后,效果没有太大起色,并且势头越来越严重;而且由于共同的特点,他们常常聚在一起,造成整体班级氛围的下滑。班主任苦于没有很好的办法进行应对,因此找到笔者(学校心理老师),共同商量对策。
一、班级问题呈现
进一步的澄清发现,他们的问题集中在不能遵守上课的秩序,喜欢违规,比如说话和不交作业,影响课堂氛围;不能集中注意力,自控力差;不爱学习,老是爱闹。
笔者也是他们的任课老师,在课堂上也发现他们互相找着说话,常常因为一个玩笑或是一句口误,就要哄闹很长时间,提醒时能意识到,可是扭头又开始小动作,感觉行为像初中低年级的学生,能感觉他们也不愿意这样,可就是控制不住。个别询问后也发现,这个问题同样让他们苦恼,他们也期待解决和转变,让自己的学习状态提升。
这八个学生是班级管理的关键人物,如果任由他们的情况发展下去,班级松散、纪律涣散,学生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如果能改善这八个人的行为问题,也势必会改善班级管理工作。
二、评估与应对方案
1.评估
笔者对八位同学做了心理测量,采用了SCL-90症状自评量表,学习动机策略问卷(MSLQ),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SCL-90的结果显示:8人中有两人测验总分超过160,其中一人247,另一人172,另有两人得分159和157,在需要筛查的边缘。此四人的F2项(强迫)症状因子分均超过2分,提示有阳性意义,他们在敌对、偏执、人际关系、焦虑、精神病性等几项因子的分数都值得关注。
在学习动机策略问卷(MSLQ)的结果中发现,小组成员中成绩好的同学各项得分高(1-9自我效能;10-18内在价值;19-22考试焦虑;23-35认知策略使用;36-44自我调节),成绩排名靠后同学各项得分低。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结果均分是25分左右,最低的只有21分,最高的30分。
他们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有两位经常性的踝关节扭伤;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关注,注意力、专注力需要提升,学习动机有待加强;人际方面他们只有自己这个小圈子,不太和别的同学接触,因此他们也需要加强人际沟通,以帮助他们未来和更多的同学相处。
2.应对方案
在澄清了问题、了解了他们与班主任期待、以及评估之后,大家共同讨论和商定,把管理自己的行为举止、集中注意力和提高学习能力作为共同目标,其中管理行为、自我规范和集中注意力为短期目标,学习成绩的提高作为长期目标。
在介入方案的选择上,笔者与班主任有过一些讨论:可以继续找他们个别谈话,也可以找到家长进行沟通和协助。可是这些办法都是改变学生的认知,他们能不能因为认知的转变就达到行为转变的效果呢?可能性不是太大。
筆者联想到箱庭疗法。箱庭疗法认为,人的心理有自我治愈能力和自我整合趋向,注重个体心中被忽视成分及阴影的表达与宣泄,认为与来访者的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功能(张日昇,2012),又有研究表示,游戏治疗对于参与者的行为控制和管理,建立秩序感都有积极的作用(加利·兰德雷斯,2013),箱庭不仅适用于个体,也适用于团体,对丰富个体的情感体验,促进自我成长及人格完善,改善团体人际关系既增强团体的凝聚力,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张日昇,2012)。当把这些研究和效果和班主任做了阐述后,班主任也决定选择团体箱庭作为介入的媒介和方法尝试尝试。
在和同学们商量时,他们特别欢迎这种形式,因此大家共同约定,每周五中午12:20-13:05为团体活动时间,有事情需要提前告知和请假,班主任也会督促成员到来。班主任是推荐团体成员的重要人物,也是团体成员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班主任会配合团体箱庭的活动内容,记录团体成员在班级和学习中的表现,作为参考依据;同时,班主任也定期和团体成员沟通,询问需要的帮助。
三、实施过程与改变
第一次实施,笔者用了10分钟左右介绍团体箱庭的实施步骤,8个同学中,除了一位能比较认真倾听外,其余的都在小声说话。本次箱庭共进行四轮,笔者感觉初始团体比较混乱,组员频频违规。违规时笔者也是安静的观察,并没有打断或停止箱庭。结束后组员们迫不及待的交流彼此摆放物件的原因,他们描述的主要理由都是“随心所欲,看着好玩,爽”。笔者询问他们是否违规?他们基本都能说出违规之处,笔者也在最后补充了自己的观察。
笔者同时也发现,他们摆放的速度很快,似乎不需要考虑;他们的主题和沙具的选取很特别,充满男性的竞争、打斗、纠缠、但不是很暴力,不让人害怕,就是觉得琐碎,而且没有什么力量,好像不是攻击,而是逗人玩;沙具互相触碰,包围、托起、彼此很有联结,互相觉得很安全信任。好像没有特别不舒服的感觉,笔者觉得他们都在放置沙具的过程中发泄完了,很尽兴。
第二次箱庭,他们比前一次遵守规则,比如说话声音更轻,或者不说了;更在意这个活动,比如侧着身子走,不碰到沙箱;思考的时间比上次长,是观察完别人后摆的,更有规则意识,也更注重别人摆了什么。
这次的主题很让笔者惊讶,没有了蛇、鼠一类的东西,而且摆放开始有种整体感; 他们看起来很开心,笔者会觉得他们内心更平静些了,但关于自己要做些什么,还是很茫然。
第三次箱庭,他们已经可以在团体箱庭开始时说出所有规则了,笔者发现好几个人选沙具的时间加长,挑选后思考觉得不合适又放下,几经挑选后才会拿到自己理想中的沙具,而且这个过程他们会比较专注平静,其他同学也可以等,没有催促。
等待别人找沙具和摆放的时候,笔者看到他们四个人摞在一起(一个人完全躺在另一个人身上),觉得惊奇也好奇——他们这么放心地把自己的身体交给别人,或者换句话说,他们很缺乏身体的接触,特别渴望,这种互相的依靠让他们觉得心里很踏实。
发现了这些,笔者感到欣喜。在箱庭作品完成后,笔者将这些变化提出来分享给他们。笔者也觉得和他们的关系变得紧密,他们好像觉得很安全,也愿意在笔者面前展现自己(比如躺着)。
第四次箱庭时间不变,但是因为有了秩序,放置的轮数可以更多了,除了心情和命名主题之外,还每人说了说对自己摆放最满意的物品,最喜欢别人摆放的部分,让自己不舒服的摆放等。
对别人满意的部分,大家说的几个相对集中,比如开河放桥、飞踢老头、蜘蛛人、骷髅人,原因主要都是(有创意,出乎意料,设计很精妙等等),他们从自我表达和宣泄开始转变到学习先进,模仿榜样;对不舒服的地方有:飞踢老头(破坏),火焰娃娃(和风格搭不上);
他们偶尔还会小声的讨论和说话,不过内容更多是评论当下的放置,也比较简短,进步一直在继续。
在笔者看来,不同的人渐渐呈现了不同的主题,每个人转变进展程度不同,有的人还在宣泄和释放,有的人已经在发掘、建设、追寻……
第五次团体箱庭,他们在摆放过程中能更用心,反复挑选最符合心意的,这和刚开始的时候随意拿来,为了吸引大家眼球或是希望成为焦点不同,他们开始摆放自己真正在意的物品。结束的时候,他们一直在沙盘周围不想离开,笔者催了好几遍他们才下楼。看到大厅光滑的地板时,C说:“嗨,我一直都想这么做……”说话间,他快跑几步,然后顺势一溜,整个人滑在地板上,其他人看到后,争先恐后滑起来,或趴或躺,一时之间地面上全是人,他们很开心很得意的大笑,笔者开始很惊讶,然后忍不住和他们一起大笑起来。
也是观察这次的箱庭作品,笔者看到了他们作品中的质的变化和飞跃,也认为团体箱庭可以告一段落。后来,又用了一次集合大家一起观看历次的箱庭作品,做了问卷并说说自己的变化,还有对大家的祝福。团体箱庭到此结束。
四、效果评估
1.参与者自我评估
几乎所有的来访者都表示自己在课堂上比较能够控制自己了,更专心听讲。个别组员提到自己更有效利用时间,还会对回家后的时间进行规划;能及时完成作业不拖延;有三个组员明确表明自己想要改变。
笔者与他们一起看了五次的箱庭作品,他们说到他们作品的变化:从野蛮、混乱到开始分区域,有主题,再到更团结,有规则和主动配合别人。
2.心理老师与班主任评估
团体箱庭让组员们各方面发生变化:现实转变有成员之间、成员与班主任和外界环境的关系好转,秩序感加强;心理与行为转变有情绪平稳,减少违规行为,调整自我和对自己负责;能量转变有从对抗、消极的负面能量转变为建设、积极的正面能量。
班主任反馈他们总体情况有好转,明显的部分主要表现:课堂表现比以前积极,作业基本能按要求完成,班主任找谈话时态度有所好转,其中有一两人在做值日时明显比以往认真,觉得更负责任了。学生变化后,班主任也感到班级管理工作压力小多了。
3.量表評估
学习动机策略问卷(MSLQ)的结果中,笔者发现,团体成员的自我效能有所提高,变化不明显;内在价值提升较多,考试焦虑有所下降;认知策略使用分值增高,自我调节分值也提高;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结果均分变化不明显,某几个同学有所提高。
五、总结与启示
这是一次将团体箱庭应用于班级管理的尝试,目的在于改善班级纪律,提升参与者的秩序感和注意力。团体箱庭一共进行了1次团队建立,5次箱庭创作,2次测量。在这个过程中,团体的成员们和心理老师形成信赖、亲近的关系,他们在箱庭创作中可以尽情释放攻击性的能量,宣泄负面的情绪,因为彼此的接纳,5次箱庭创作中,主题和风格有了明显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团体成员对学习的认知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情绪稳定,在行为方面发生了许多积极的改变:课堂注意力更集中,较少出现违规行为,在完成作业方面也更加主动,对老师布置的班级工作,也能够去承担和完成了。团体箱庭不仅带动了他们,更带动了他们的世界发生转变。
这次卓有成效的介入也为教育管理工作增添了一些启示:
首先,在原有的班级管理工作方法基础上,可以尝试运用有效的新方法。教育教学工作者可以扩大视野,拓展思路,运用有效的办法来解决现有工作中的难题;
其次,班主任、教师可以与学校中的心理老师形成同盟,共同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路,也有不同的观察、起到不同的作用,全面合作可以让更多学生受益;
第三,团体箱庭的效果能否持续,还需要心理教师、班主任与任课老师长期的跟进,及时的调控,当有新问题出现时,也要尽快做出调整。
参考文献
[1]加利·兰德雷斯(美),游戏治疗[M].重庆大学出版社:重庆,2013.8
[2]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人民华侨出版社:北京,2015.10
[3]张日昇,箱庭疗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2006.5
[4]张日昇,箱庭疗法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J].武警医学,2012,23(7):553-556
[5]梁晨,团体箱庭治疗的特点及其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2):217-219
[6]张雯、刘亚茵、张日昇,团体箱庭疗法对人际交往不良大学生的治疗过程与效果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2):26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