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

2017-05-10王雪洁

关键词: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

王雪洁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根据这些要求,我们针对语文教师长期以来就教材教教材,就课文上课文,课程资源匮乏,阅读量严重不足,“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练”,学生阅读时间严重不足的弊端。

基于此,我们提出“主题式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研究”的实践研究,试图通过这个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对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补充、扩展与延伸,使学生能把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有效地帮助他们深化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让阅读真正实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构建出了低消耗高收获的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农村小学;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选题缘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根据这些要求,我们针对语文教师长期以来就教材教教材,就课文上课文,课程资源匮乏,阅读量严重不足,“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练”,学生阅读时间严重不足的弊端。

基于此,我们提出“主题式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研究”的实践研究,试图通过这个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对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补充、扩展与延伸,使学生能把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有效地帮助他们深化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让阅读真正实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构建出了低消耗高收获的语文阅读教学。

(二)研究意义

为了彻底改变语文教学方式,扭转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我们开展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培养学生文化底蕴,丰富语文教学,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目的在于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进行大量阅读,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探讨新的科学阅读方法,提高识字速度,扩大阅读数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传统的语文教学重知识落实,轻能力培养,重课内传授,轻课外实践。新课标提倡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让“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是实现這一理念的有效途径,它在整合教材内容的同时,努力拓展知识的外延,吸纳丰富的课外知识,真正实现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语文。其次,新课程以九年一贯的思路来设计,使语文学习更具连贯性,这就要求教师心中要有“全盘考虑”的意识,对于每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内容及策略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实行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教师对同一主题的学习内容进行全局性的有机整合,可以跨学科,也可以跨年级,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孤立地进行单篇教学,割舍了内在的联系,使语文教学走向僵化。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是发挥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平台。再次,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让学生经历生活感受、发现问题、实践体验、探究问题、建构认识、迁移应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适合社会发展需要。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依据

(一)文献综述

开展学生课外阅读是一种课外教育。从古今中外看,重视学生课外学习可谓历史悠久。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中就提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课内外相结合,藏息相辅的教育思想。台湾从2000年8月到2003年8月在全岛实施儿童阅读计划。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夏家发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阅读指导”,厦门市教科所苏文木等对“小学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模式”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浙江教育学院汪潮等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思考,浙江嘉善王春霞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作过有益尝试。

在国外,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8年10月签署了阅读卓越法案,超过了50万名孩子从1999会计年度中拨给的2亿6千万美元中受惠,美国的儿童每天有一个小时在阅读作业室工作。早在1995年4月,意大利教育部长就宣布了一个“促进学生阅读计划”。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二)理论依据

1.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教学过程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关注内容的革新和探究式教学的运用,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学科情感和情绪体验,使学生完全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学习过程中去。而主题阅读恰恰可以将已知与未知、课内与课外、文本与生活等充分融合,从而建构起属于学生自己的精神家园。

当一个主题越有意义、越深入,越能置于情境脉络,越能根植于文化、背景、认知以及个人的知识体系中,学生便越容易学习、记忆和生成。

2.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讲,主题阅读是以一个单元为单位,将语文教材中的单元内容以及与单元主题相关联的课外阅读内容,组成一个“大单元”系统。

如果把单元主题比作一根“藤”,教材中的文章、课外搜集来的与主题相关联的文章,就好比“藤”上的“瓜”。这样的教学密度高、容量大,有利于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架构和思维重组。

3. 站在哲学的高度,以文化主题作为思想统领,对教材乃至课外的文本进行整合,可以达到“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语)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主题式课程整合的价值、困境与改进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数学和科学学科主题式整合的教学思考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范式下学与教方式初探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