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做好广播电视新闻编辑

2017-05-10陈毅生

速读·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生存现状广播电视新闻新媒体

陈毅生

摘要: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型媒体纷纷涌现。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受到很大的冲击其生存现状令人堪忧。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现状,阐发广播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新闻;生存现状;编辑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信息的传播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从最初的报纸新闻,到后来的广播电视新闻,再到现今的网络媒体新闻。一定的传播方式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征,传统的媒体只有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吸取新媒体的优点,方能在新型环境下求得生存。下面,笔者就具体谈谈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与发展的有关编辑问题。

一、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创作规则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必须深入地学习编辑技巧,并且将其熟练地运用到工作当中,用科学的方法做到事实准确、以理服人以及客观全面,并以此来开展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在受法律保护的同时,需要严格依法办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其方法绝不能违反道德或法律,通过合法的程序以及正当的方式对新闻素材进行采集,对报道的内容进行核实。报道的内容更不能与党的方针路线背道而驰,不能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此外必须坚持建设性监督,在大局观念的前提下,紧紧围绕党的工作,抓住群众关心的话题,有针对性地对舆论监督进行开展,注重其社会效果,积极解决问题,向正确的方向进行延伸,着重建设性,站在政府和人民的立场对工作进行改进,进而达到增进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终极目标。

二、如何做好一个广播电视新闻编辑

作为一个优秀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必须要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广播电视媒体是宣传輿论的主阵地,更是人们群众联系政府的纽带和桥梁,因此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在修改稿件和选择新闻的过程中,必须要精确选择新闻稿件,在保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严把新闻质量关,一名合格的新闻编辑应当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勤于思考问题,通过生动的形式内容,鲜明、准确地对党和政府的方针路线、政策决定进行如实、充分地报道,同时要注重反映民生问题,为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舆论支持和思想保障,同时更要具备敏锐的新闻嗅觉,在实际中联系理论,进而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伴随着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在形式以及理论上的重大变化,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职责早已不仅仅局限于文字上的修改、节目编排、图片编辑、录制播出等方面,更要具有创新的思维方式方法,贴近大众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为人民大众提供和这个时代紧密相连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等方面的信息,充分把握人们大众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并将其突出、放大,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充分展现出广播电视节目的特色,进而满足大众需求。广播电视新闻的编排是一门学问,作为一名合格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必须要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具有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在立足新颖的理论指导下,把握好新闻标题以及结构编辑上的技巧,在新闻编辑上注意研究大众的视听规律,在新闻的趣味性和明确性上下足功夫,同时广播电视新闻稿的标题要拟定得新鲜准确,一些空泛的、没有实际意义的标题只会让大众在收听新闻的开始就坠入云里雾里,影响收听效果,假如拟定的标题能够在大众更换台的过程中一下就受到吸引,那么说明这个标题的拟定是成功的。

三、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模糊化的处理方法

在新闻编辑的写作工作以及编辑新闻处理的工作中,在很多的时候都需要对新闻进行模糊处理,所以新闻编辑工作者一定要掌握新闻的模糊处理技巧,对什么样的新闻需要模糊处理以及新闻模糊处理的技巧做到了然于心,对于急发稿件的模糊处理,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往往会遇到很多棘手的事情以及问题,然而稿件还需要及时进行播发,在这个时候,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绝对不能盲目确认,对新闻进行适当的模糊处理,既能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又能令新闻不至于失实。对于一些机密稿件的模糊处理,譬如军队的驻地、科技报道中的技术数据等需要保密的信息,在新闻稿件中运用一些模糊语言,显然要比精确的语言表述更加合适,在新闻报道中若涉及未成年的违法犯罪行为,对未成年人的姓名、肖像等具体信息绝对要采取保密措施,对于性犯罪案件中被害人的具体信息也要给予保密,因为以上这些很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民事纠纷,必须要进行模糊处理。此外,对于当事人的图像,新闻编辑需要对图像打上马赛克或者采取侧面拍摄的方式进行模糊处理。涉及到个人因素的,新闻工作者需要对相关细节采取较为慎重的态度,绝对不能违反法律道德。在不断的实践中,新闻工作者要对模糊处理技巧进行摸索和改进,从而让新闻报道最大限度地遵守法律法规。

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技巧应用

(一)模糊化处理技巧

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经常会进行新闻模糊处理,新闻编辑一定要掌握模糊化处理技巧。例如,对急发稿件的模糊处理,编辑在所处条件下很难及时弄清一件事情的原委,但稿子又需要马上播发,这时编辑就应当采取模糊化处理,以保证新闻的时效性,编辑如果盲从确认,虽然也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但很可能造成新闻失实。在编辑过程中,涉及保密内容、社会公德内容往往也需要进行模糊处理,对于模糊处理的技巧,编辑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二)组织指导技巧

编辑工作是广播电视新闻的“灵魂”,编辑对一段时期党和国家出台的一些方针政策、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梗概,都应该有所掌握,并以此来制定报道计划,把握舆论导向。同时,编辑还要与通讯人员时刻保持联系,经常传递信息,这些是编辑需要掌握的组织指导技巧。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组织指导技巧主要有两点,一是要对一些专题报道邀请一些专家和普通民众参与其中,充分体现出节目制作的趣味性和针对性。二是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设备、完善的通信联络网络,确保广播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和可观赏性。

(三)后期控制技巧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核心工作是节目的编排。因此,新闻编辑还要对节目进行后期的控制。根据广播电视制作的基本流程制作新闻,这其中包括导播、插播等环节,编辑在后期的工作就是要保证节目编排的多样性、连贯性和灵活性,让节目承载更多更深的内容。在单位时间内,新闻编辑要将素材进行紧密的排列组合,使其更好地符合电视版面的视觉要求。在一天的新闻类节目播出过程中,通常会以直播、专题、录播等方式呈现出来,这主要考虑的是观众在生活作息习惯上存在着差异,通过多种播出方式对节目进行呈现,既能够满足观众的需求,又能够有效地提升节目整体的收视率。以上技巧主要是对新闻节目的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除此之外,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还应把握好新闻标题、导语、结构的编辑技巧,对新闻素材进行整体优化,使之与节目风格相匹配,突出节目的整体效果和感染力,从而更好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让受众更好地了解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

总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是一门艺术性和技巧性较强的工作,对于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编辑人员而言,除了基本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新闻编辑技巧,通过对编辑技巧的运用,使节目更具观赏性,更能适应竞争激烈的广播电视市场,最终推动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生存现状广播电视新闻新媒体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素质提高策略探讨
闽北方言生存现状调查
东台市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的情与理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