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化教学
2017-05-10郝旭
郝旭
(山东省莱西市店埠镇店埠中心小学)
摘 要:“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一经提出,教师最关心的一个课题就是怎样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让整个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对于小学教学的兴趣教学策略进行了着重的探讨,希望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导入;语言生动;课堂疑问;动手操作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怎样才能使整个教学课堂更具趣味性,笔者根据自身的一些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注重课堂导入的趣味性
想要获得成功就要有一个好的开端。对于整个教学课堂来说,课堂导入这个部分虽然不是最主要的,也一定是最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好的课堂导入可以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进行课堂学习,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也会被有效激发,并且还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主自发投入到学习中。所以,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况,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课堂导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但是以下几点是课堂导入在注重趣味性时应该注意的,首先,课堂导入不应该偏离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主。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來说,可以设计一些符合课堂教学内容的小游戏和小竞赛作为课堂的导入,这样可以大大增强课堂导入的趣味性,同时也要注意学生好玩的心性,不能因为趣味性而偏离课堂内容的主题,学生的思维一旦被这些游戏吸引就很难回到课堂上来了。另外,课堂导入的时间也要注意把握,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虽然对于整堂课的教学效率来说,课堂导入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但是也要避免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通常来说最合适的课堂导入时间就是五分钟左右。
二、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
长久以来,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都没有机会独立获取数学知识,对于数学的学习方式都是单一且被动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积极开展一些课外实践活动,不要将学生一直局限在封闭的课堂中,也就是要给学生创造更多应用数学知识的机会,将数学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征体现出来,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效果。
比如,在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和掌握之后,教师就可以带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将课堂设置为课堂外的一些场所,根据学生所学习掌握的知识内容以实际例子来设置一些问题,向学生提问,让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去对这些问题进行计算。通过这种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脱离封闭的课堂,一方面可以将数学的开放性特征体现出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另一方面提供了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三、在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将大量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特别是在课后还给学生布置了很多的课后作业,这样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在课堂上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生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教师如果能够对这一点进行充分的利用,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以得到很好地提高。
四、课堂疑问的巧妙设置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同时在生活中数学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以学生生活中的情境为基础来设置疑问,以此来引导学生多提问、多思考,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的生活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应用,并且通过自主的思考获得结论,让学生能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但是以下几点是教师在设置课堂疑问时需要注意的。首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再添加趣味性的时候还要考虑这个趣味性是不是符合学生的“胃口”。学生只有对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产生强烈兴趣的情况下才可以投入其中。其次,问题的难易程度也是教师在设置问题时需要把握的,对于学生来说太简单的问题缺乏挑战性,学生的好胜心得不到满足,就很容易对问题缺乏兴致,而问题的难度如果太大就很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降低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总之,想要在教学中更加顺应学生的天性,就应该将小学数学课堂营造得更加生动有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并且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更加符合,所以教师应该重视课堂趣味性的营造。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当把课堂上的各类因素都利用起来,将整个课堂教学的气氛营造得更加民主、生动和有趣,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许晓娜.小学数学创设有效情境教学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吴红川.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3).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