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际产业转移视角下福建省内陆—沿海地区协调发展研究
2017-05-10董丹丹
董丹丹
(闽南理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石狮 362700)
区际产业转移视角下福建省内陆—沿海地区协调发展研究
董丹丹
(闽南理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石狮 362700)
以福建省内陆—沿海地区协调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区际产业转移为视角,采用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地理、历史政策、产业结构与人文环境等方面阐述福建省内陆与沿海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证区际产业转移可以使地区间经济差距日益缩小,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对福建省区际产业转移的现状研究,发现福建省区际产业转移在思想认识、政策、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
产业转移; 区际; 福建; 内陆; 沿海; 协调发展
一、福建省内陆与沿海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现状
福建省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毗邻广东、江西、浙江,与台湾地区隔海相望。改革开放前,福建省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省。改革开放后,福建抓住历史机遇,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转变思想,积极进取,努力拼搏,在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具体表现为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增长、经济发展速度居全国前列、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1]。但是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福建省内陆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明显。从地理位置分布来看,内陆地区是指南平、三明和龙岩3市[2],土地面积68 255.8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55.27%,常住人口为771万,占全省人口的25.67%;沿海地区是指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6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土地面积55 245.39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4.73%,常住人口3 003万,占全省人口的79.57%。下面拟从产业结构、经济产出水平、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外向度等方面比较福建省内陆和沿海的经济,呈现差异现状。
(一)经济产出水平
从经济总量看,2015年福建省内陆GDP总量达到4 791.01亿元,占全省总量的18.35%;沿海GDP总量为21 323.22亿元,占全省总量的81.65%。从人均值看,内陆为62 140.21元,沿海为71 006.39元,两者差距8 866.18元。从地均值看,内陆与沿海分别为701.92万元/平方公里、3 859.73万元/平方公里,沿海是内陆的5.5倍。
(二)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2015年福建省内陆的财政收入为524.76亿元,占全省的13.86%;沿海的财政收入为3 261.84亿元,占到全省的86.14%。从人均值看,内陆为6 806.23元,沿海为10 861.92元,两者相比差距为4 055.69元。从地均值看,内陆为76.88万元/平方公里,沿海为590.43万元/平方公里,沿海是内陆的7.7倍。
(三)固定资产投资
资产投资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两种,其中固定资产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固定资产投资率越高,经济增长速度越快。2015年福建省内陆固定资产投资额为5 587.03亿元,沿海为15 998.87亿元,沿海是内陆的2.9倍。
(四)经济外向度
经济外向度是指各区域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程度,出口额是主要衡量指标之一。2015年福建省内陆的出口总额为56.07亿美元,外贸依存度仅为7.54%;沿海地区的出口总额为1 074.63亿美元,外贸依存度为 32.51%。经济外向度还包括外资使用情况,其中实际利用外资额体现了我国外资利用的真实水平。2015年福建省实际利用外资额内陆为5.7亿美元,沿海地区为71.14亿美元,沿海是内陆的12.48倍。
(五)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为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我国经济增长由过去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联合带动转变。2015年福建省内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总值分别为741.93亿元、2 368.14亿元、1 680.94亿元,占内陆GDP比例分别为15.49%、49.43%、35.09%;沿海地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总值分别为1 411.67亿元、10 845.8亿元、9 065.95亿元,占沿海GDP比例分别为6.62%、50.86%、42.52%。可见,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不仅产值高于内陆,而且结构优于内陆。
表1 福建省各市2015年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额、出口总额、三产业产值
二、福建内陆与沿海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原因
(一)地理差异
福建省内陆地区地形上多山地、丘陵,三明山地占总面积的82%,龙岩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4.83%,南平丘陵和山地占总面积的77.5%。这样的地理特征一方面导致该地区交通不便,对外交流不通畅;另外一方面导致城市建筑用地有限,难以形成辐射力强的城市,在吸引资金、人才和技术方面竞争力不足。而沿海地区地势平坦,气候舒适,港口优势突出,海上交通便利,对内对外交流方便,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二)历史政策差异
1978年以后,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并优先重点开放沿海地区,向沿海地区进行投资,实行政策倾斜以吸引外资。厦门在1980年5月成为经济特区,福州在1984年开放,闽南三角区在1985年被划为沿海经济开发区,90年代初在厦门、福州等地设立报税区和经济技术开放区,这些政策有利于沿海地区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经验,大大促进了沿海地区的发展。相比之下,内陆开放时间晚,开放程度也不如沿海。从改革放开初期到1992年,福建划分了山海两线,“改革开放的实验区只适应沿海,不适应山区”,导致生产要素迅速向沿海聚集,区域经济不平衡日益加剧。
(三)人文环境差异
人文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紧密,一个地区人的价值取向会影响该区域发展的方向和潜力。沿海地区人口密集,海洋资源丰富,土地等自然资源相对缺乏,人们由最初的出海打渔到海外谋生,冒险和开拓精神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成为当地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沿海地区与外界交往频繁,市场观念强,第二和第三产业起步早,经济基础好。而内陆地区人口稀少,信息闭塞,教育落后,观念守旧,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产业结构差异
从产业结构看,区域的产业结构层次高,产业之间的联系和规模配合得当、关系协调,则产生的效益就高,其经济增长就较快。在福建省沿海地区,GDP的增长主要依靠第二、第三产业,而内陆地区,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高于沿海地区,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三、区际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
(一)区际产业转移概述
区际产业转移是在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包含区际投资与贸易活动的综合性要素与商品流动,是转移地与承接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根据转移主体的性质和动机,产业转移可分为两种形式。如果转移主体是成长性产业,动机是为了占领外部市场、扩大规模,则属于扩张性转移;转移主体是衰退性产业,动机是利用区域间要素价格的差异而寻求新的发展,则属于撤退性转移[3]。区际产业转移对转移区域双方经济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发达地区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后某些产业会面临着结构臃肿、紊乱等问题,把这些失去竞争优势的产业转移出去,可以为该区域新产业的发展释放出土地、水、能源等资源,以形成新的产业结构,所以区际产业转移是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产业竞争优势转换升级的有效方式。对欠发达区域而言,其产业面临发展基础薄弱、产业组织水平低、缺乏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或良好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等问题,产业转移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产业转移一般都会伴随大量的资本、技术和其他无形要素的进入,弥补了欠发达地区的不足[4]。同时,发达区域的移入产业一方面可能会打破欠发达地区原有产业的垄断局面,从而改善区域产业的市场结构,并提高整个产业的集约化程度;另一方面会刺激投入品行业和下游产业以及周围其他行业的发展,而且产业移入过程中所伴随的新文化会促进欠发达地区观念的更新。
(二)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存在正向关系
区域协调发展就是立足区位特色和资源特点,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通过健全市场、合作、互助和扶持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形成各地区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区际产业转移将加强转出地和转入地之间的外部联系,从而实现区域产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缩小区际间发展差距,强调的是双赢和整体的发展[5]。区际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存在正向关系。我国广东省设立深莞惠(3+2)经济圈,通过区际产业转移、区域协调发展,呈现出良好局面,从经验上证实了区际产业转移可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6]。
四、福建省区际产业转移现状
从2001年福建省把山海协作、联动发展作为“十五”规划中的重头戏以来,随着山海协作工程的推进,福建省内区际产业转移势头不断加强。同时福建省高度重视省内交通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沿海港口的经济腹地,为区际产业的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内陆各地也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
其中南平市充分利用空间、生态、资源、政策等优势,走绿色发展新路,坚持项目带动承接产业转移模式,与泉州和厦门积极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协作。2006—2010年,南平市山海协作实际到资266.25亿元。近年来,南平市利用厦门广阔的市场资源,积极推广闽北名特优农产品,并设立厦门食品专业园区,吸引厦门企业投资食品产业。目前,南平市正加快开发开放武夷新区,并作为“十三五”发展的战略重点。武夷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以吸引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项目聚集于此,2015年底已经有86个项目入驻,总投资260亿元。武夷新区将成为厦门、泉州更加集中向南平进行产业转移的有效承接平台[7]。
龙岩市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与厦门对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改善投资环境,主动到厦门开展项目推介会,以吸引厦门产业向龙岩转移。早在1993年龙岩就与厦门签订《加强经济技术合作的协议书》,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厦门帮扶龙岩的资金达3 600万元,仅2010年,厦门、龙岩两市共签订产业对接项目80项,总投资87.55亿元。2015年总投资为35亿元的厦门龙岩山海协作经济区正式揭牌,成为两地协作的新平台。龙岩市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招商引资,持续建立完善合作体制和机制,集聚两市资源,统一领导,高效协调,形成决策扁平化、快速化的机制,共同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将经济区建设成为龙岩新城区、厦门产业新腹地、工业新基地、福建产业新增长极[8]。
按照省政府部署,在2001—2003年三明市作为厦门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对象,共同实施150项山海协作项目,总投资8.7亿元,其中厦门市政府无偿支持三明市山海协作资金1 200万元,对口帮扶55个项目。2004年后,三明市的山海协作对象改为泉州,至2010年,两市共同实施山海协作项目277项,总投资103.33亿元,其中泉州市政府无偿支持三明市山海协作资金750万元。2010年三明市完成山海协作项目达到300多项,引进沿海资金共计88.5亿元。近年来,三明市积极建设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生态新城,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构建联结沿海口岸、辐射中西部广阔经济腹地的海峡西岸中部枢纽,建设纵深推进的前锋平台和战略通道[9]。
五、福建省区际产业转移存在的不足
(一)各地思想上对区际产业转移的认识不足
从长远来看,区际产业转移对于产业转出地和承接地都是有利的,但福建省沿海与内陆之间重视程度不平衡,存在内陆热、沿海冷的现象。沿海某些部门和地区存在封闭狭隘的思想,过多强调局部利益和部门利益,对区际产业转移的全面性、双向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同时,协作地区的上下级领导之间、部门之间存在着认识上的差距,上层领导已经认识到了区际产业转移的双赢效应,但一些基层干部认识不够,在诚信履约、办事效率、后续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工作效率和项目的实施。
(二)产业转移过程中聚集度不高,园区同质竞争突出
目前,福建省沿海企业在内陆投资的项目大多数比较分散。尽管在部分山区建立了工业园区,但是有些园区整体布局不够合理,各种工业项目放在一起,缺乏专业的产业规划,特别缺乏整个产业集群的转移和对接,产业聚集度不高。同时,各工业园区之间存在产业趋同、低水平竞争的问题。以龙岩市为例,在新罗、永定、武平、长汀等县工业园区缺乏功能分区,产业定位不明确,产业种类太多、范围太广,缺乏主导产业,不利于资源的集中配置,难以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另外,由于缺乏全面的规划与引导,各县市之间园区的产业关联性不足,同质竞争突出。
(三)产业承接地的配套设施薄弱,配套服务滞后
内陆作为产业承接地,产业配套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部分地区基础设施落后,比如道路不畅、产业布局不合理、公共设施配套不足等。同时存在服务意识薄弱、服务功能不够完善的现象,重在项目引进,忽略了项目投产后的管理与服务,对正在引进的项目热,对已经引进的企业冷。
(四)沿海与内陆之间信息交流平台建设相对落后
由于信息交流平台建设相对落后,沿海与内陆之间缺少沟通,很多企业无法及时有效地捕捉到相关信息,特别是一些潜在的协作对接需求没有挖掘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际产业的转移。同时,政府有关部门不了解本地企业的合作意向和投资策略,无法有效开展针对企业的信息服务工作,不能很好地引导企业进行项目投资。
(五)市场体系不健全
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际上是市场的一体化,是指以市场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功能分工、资源的合理配置、产业相互协调、资金互为融通、技术相互渗透、人才互为流动的经济一体化。目前福建省的市场经济体系不健全,产业对接工作还存在企业体制不灵活、投融资机制不适应、政府管理方式相对落后等问题。内陆地区的物质和人力资源与沿海地区的技术和资金资源不能很好地互通并达到双赢的目的。在行政职能方面,存在行政和制度性障碍;在产品市场方面,存在区域内贸易中地区封锁和各种壁垒;在劳动力市场方面,存在阻碍人才流动的各种制度安排;在货币市场方面,利率市场化没有彻底完成;在产权交易市场方面,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之间资产重组存在着一些制度性和机制性的障碍。
六、进一步促进福建省区际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区际产业转移是一项长期工作,对于实现福建省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须从思想、政策、机制上来加以改进,才能有力地推进区际产业转移。
(一)加强各级政府对区际产业转移的认识,切实落实相关责任
沿海地区要认识到城市要转型、要发展,需要“腾笼换鸟”,转移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以留出空间,发展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沿海地区应当摒弃过去画地为牢、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积极主动向产业承接地即内陆靠拢[10]。同时各级市委、市政府要高度重视产业对接工作,明确各级责任,定期召开工作督办协调会,切实落实各项工作,推动区际产业转移更有效、更深入地开展,以促进全省经济持续有序地发展。
(二)加强产业转移的集群化
产业转移的集群化不是仅仅只看规模和地域,而是体现为企业之间上下关联产业的共同转移,它能够带动产业转移承接地整个产业链的发展[11]。要有效推动区域产业转移的集群化,福建省要鼓励和支持沿海与内陆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优势互补、产业联动、利益共享的原则共建工业园区,并因地制宜做好产业园区规划。各产业园区应结合自身特点,突出各自的特色产业,避免产业趋同和无序竞争,要加快以林竹、机械、食品、生物、精细化工、旅游、物流、纺织、服装、箱包、鞋业、矿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向山区有序转移和聚集。
(三)加快内陆产业承接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
承接地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即通水、电、路、讯、热、气、雨污管网,增强产业园区对工业发展的支撑力和承载力,并在工业园区建设农民工子弟学校、园区医院、职工宿舍楼、文化娱乐健身设施和场所,合理安排公交线路,为企业发展构筑良好平台。同时,要建立健全园区的配套服务体系,构建精简、统一、高效的园区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并进行“一站式、保姆式服务”,从税收到行政性收费要处处为企业着想[12]。另外,应根据园区产业的需要,建设研发、检测、培训、交易、物流、环保等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更完善的服务体系。
(四)加强沿海与内陆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搞好跟踪服务
相关主管部门应充分利用山海协作平台,加强与对接地区的联系和沟通,不断充实和完善项目资料库,构筑快捷、灵活、通畅的协作渠道,建立起上下联动、协调有序的协作网络,为产业转移搭建好平台,有效地推进产业转移[13]。同时要做好后期跟踪服务,及时了解项目最新进展,建立市级领导定期互访、考察和交流机制,研究、协调、解决产业转移中的重大问题[14]。
(五)完善市场体系
从单纯强调政府推动向更多依靠市场机制方向转变,从单一的经济协作向全方位、宽领域的协作转变。要充分发挥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群众团体的作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各领域的协作与交流[15]。在行政方面,加强机关效能和作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软环境;在产品市场方面,消除区域之间的各种壁垒,促进产品流通;在劳动力市场方面,制定相关的劳务培训政策,鼓励沿海企业到内陆地区开展定向劳务培训,高度重视技术工人培养和农民工培训,大力加强职业技术院校建设和发展,培养和造就大批产业发展所需的实用技能型人才,为福建省产业转移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在货币市场方面,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对一些前期工作难度较大、带动能力强、能形成协作亮点的项目给予前期经费支持;在产权交易市场方面,逐步消除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存在的一些制度性和机制性障碍。
[1] 王春丽.福建区际产业转移效应与协调发展政策取向[J].区域发展,2013(8):46-49.
[2] 谢爱国.山海两地发展与福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19-80.
[3] 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的内涵、机制、效应[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1):16-18.
[4] 周江洪,陈翥.论区际产业转移力构成要素与形成机理[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2):67-70.
[5] 范剑勇,高人元,张雁.空间效率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选择[J].世界经济,2010(2):105-118.
[6] 覃成林,熊雪如.产业有序转移与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基于广东产业有序转移的经验[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4):1-4.
[7] 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1-03-30)[2016-6-20].http://www. np.gov.cn/cms/html/npszf/2011-03-30/362285687.html.
[8] 温晓月.工业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调查与思考:以龙岩市为例[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6): 72-75.
[9] 农工党三明市委会.关于加强山海协作推进产业对接的建议[EB/OL].(2011-01-20)[2016-6-20].htt p://www.smszx.gov.cn/taxb/201101/t20110120_125059.htm. [10] 何欣.产业转移背景下安徽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5-11.
[11] 任金玲.河南省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产业经济,2013(6):12-14.
[12] 张孝峰.将寒迪.产业转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4):104-109.
[13] 张汉飞.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新导向[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4):101-102.
[14] 刘建丽.“十二五”期间创新导向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21):11-13.
[15] 马子红.区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08(5):24-27.
(责任编辑:李晓梅)
Fujian Inland-Coast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esearch Under Regional Industry Transfer Perspective
DONG Danda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in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shi, Fujian 362700, China)
Tak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Fujian inland - coastal area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the 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perspective, literature research,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are used. First the unbalance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inland and coastal Fujian province are elaborated in terms of geography, history, policy,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human environment.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dustry transfer can make the economic gap between regions shrinking to achieve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from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finally on the status of the district-level industrial transfer in Fujian province. Problems of Fujian province industry transfer in thinking, policies, mechanisms and others are found. Concrete suggestions are given.
industrial transfer; inter-district; Fujian; inland; coast;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2016-06-28;
2016-07-12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区际产业转移视角下的福建省内陆—沿海地区协调发展研究”(JB13411S)
董丹丹(1984—),女,湖北京山人,闽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高等教育教学。
F127
A
1674-0297(2017)02-00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