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利用网络辅导学生的朗读能力
2017-05-10胡智会
胡智会
(吉林省榆树市第六小学)
摘 要:信息技术在当代教学中逐渐普及,起到了辅助老师教学的作用。巧妙地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可以帮助老师实现良好的教学成果。朗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要学会利用网络来促进学生朗读,从而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让他们能更好地学习课文。针对信息技术与学生的朗读结合进行分析,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网络;小学语文;朗读能力
小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为今后学习打基础的重要时期。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当代的教学要求,随着全球的信息化,整个教育时代都在发生变革。在21世纪的今天,信息成为一种潮流,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也逐渐与信息技术接轨,信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发挥着极大的优势。信息网络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是当前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接下来,我就谈谈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来辅导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巧妙利用网络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一节课的开端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课堂教学效率。而小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他们对枯燥乏味的朗读明显缺乏学习兴趣。解决这类学生的问题就需要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朗读的兴趣,他们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动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体差异,做好自己的组织和引导工作,采用网络设置情境进行教学,挖掘朗读的趣味性。
老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网络来给学生播放一些适合配合朗读的音乐,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他们融入朗读中来。例如,在《童年的问号》这节课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在这节课开始时给学生播放“童年”这首歌曲,学生在听到歌曲时,获得了独特的情感体验。随着轻快的音乐,他们回想到自己的童年,同时也快速地进入到课堂教学中,接下来老师再引入新课的教学,音乐给他们的朗读创设了良好的基调,学生的朗读兴趣也被激发出来。随后,学生便会欢快地朗读起来:“童年是一首诗,童年是一场梦,童年还是一串长长的问号……”因此,老师要注重利用网络选择适合的音乐运用到学生的朗读训练中,增强感染力,渲染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促使他们进行朗读。
二、巧妙利用网络引发学生想象,激发他们的朗读欲望
多媒体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多媒体课件常是以一种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形式向学生展示,除了可以用音乐来激发学生兴趣外,还可以用图片来引导学生去朗读。图片引入是常见的课堂教学手段,形象直观的图片往往会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使他们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从而激发他们的朗读欲望,同时图片还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引发他们的想象力去感受课文的意境所在。
例如,在《雪趣》这节课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在课前通过网络搜集一些有关雪景的图片,在上课时,给学生展示这些雪景图,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学生会发现雪的白、雪的美,同时,他们会这样说:“雪带来了银装素裹的世界。”然后,老师可以这样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喜欢雪吗?我们在下雪时可以玩些什么呢?”学生会纷纷举手回答:“喜欢”“打雪仗”“堆雪人”等等。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的想象力变得很丰富,老师也能很轻松的引入朗读训练。接着学生便很有感情地朗读出来:“从教室的窗户向外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银白色的世界。”“宽阔的操场成了我们玩耍的乐园。学生在厚厚的积雪上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这样的方法很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朗读欲望。
三、巧妙利用网络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他们的朗读热情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在于:多媒体可以同时将声音、影像、动画等集于一体,可以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而视频更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能够很好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他们的朗读热情和朗读积极性。
例如,在《丑小鸭》这节课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网络给学生播放“丑小鸭”的动画片,我们知道,小学生对动画片有着强烈的兴趣,因此,他们会马上被动画片吸引,从而很快地融入课堂当中。通过动画片的播放,学生看到了丑小鸭的蜕变过程,能深入地体会课文想表达的内容,同时,他们会从“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从被动朗读到主动朗读,朗读热情瞬间被激发出来。这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有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还能给他们创造一个自主朗读的环境。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朗读课堂中,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其独特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同时也使学生的朗读方式变得更丰富多彩,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将网络与朗读教学结合起来,促进教学方式的更快发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为他们今后的學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包静鹃.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J].课外语文:教师适用,2012(7).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