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2017-05-10孟春英

速读·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课程理念认识积极性

孟春英

摘要: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更是学生“学”的过程。教师要有开放、创新的教学理念和人性化的教育思想,改变过去教师过多的讲解、示范的教学模式,应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效益,实现智慧的撞击、经验的共享、心灵的契合和理性的升华,把教学相长拓展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精彩。

关键词:认识;创新;课程理念;积极性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

一、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小学生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知识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要很好地解决这个方面的问题,在教学课堂上合理的创设生活化情境是一个不错的教学策略。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节课的知识时,我首先请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所存在的圆,大家都纷纷议论,开始四处寻找,极力的想象。在同学们列举出很多个真实例子后,我开始启发学生说说比如车轮胎、方向盘、等为什么要制作成圆形而不是长方形、椭圆形的,学生开始陷入了沉思,在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我就开始导入新课,说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以后大家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顿时,学生们的神色开始凝重起来,非常专注于新知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有了他们的全神贯注,一节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我们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要求实效、甚至高效,就必须从抽象、逻辑的象牙塔中走出来,与学生具体的生活实践紧密相连,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

二、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数学教学趣味性

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数学教学情景,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等辅助工具,将教学内容灵活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比如,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垂直与平行》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式方法,针对身边的例子进行比喻思考,门边看成是一条直线,地面也看成是一条直线,提问学生:“教室的门边为什么与地面保持垂直呢?”,学生们积极踊跃的回答道:“因为地面和门边都是直线”“是因为……”。这样在学生身边指导最现实、最直观的教学例子很容易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巩固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优化创新心理,激励创新意识。创新过程并非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如远大理想、坚强的信念、诚挚的热情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此外,个性在创新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个性特点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创新成就的不同,而创新个性的发挥既有主观因素,又与内在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是主导,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多与学生沟通,营造和谐、宽松、乐学、民主、平等、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学习氛围,优化他们的创新心理。

四、树立以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1)老式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己扮演着“导演、编剧、演员”等多重角色,并不能体现与渗透以学生为“本”,教师为“导”,训练为“线”的教学思想。

因此,树立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尊重学生、服务学生,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单向的数学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和体验,能够让学生逐渐感受到身边的数学,使简单枯燥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化难为易,愉快的学习数学。实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因才施教,充分重视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的数学素质都能得到發展,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个性养成为目标,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意志品质的培养,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2)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思维过程。

(3)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基础学科,要想使儿童有很强的求知欲擞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使之积极主动地阅读和操作学习材料,促进思维发展。

五、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巨大动力,有兴趣,学生才能全神贯注、积极思维,教师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联系小学生生活实际,结合教材发挥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我请小朋友给教室照相,先照教室的前面,再照教室的后面,然后再让他们描述看到了什么,并进一步提问:都是我们的教室,为什么看到的东西不一样呢?这一问刺激了学生思考的火花,立刻教室里就讨论开了,而结论也很自然得出:虽然看的是同一个物体,但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这个物体也会不一样,由此引出新课,整节课学生的思维都异常活跃。

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更是学生“学”的过程。教师要有开放、创新的教学理念和人性化的教育思想,改变过去教师过多的讲解、示范的教学模式,应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游戏、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汲取知识,让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起来,让抽象的数学形象起来,让深奥的数学浅显起来,让机械的数学练习生动起来,让怕数学的学生自信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其乐融融,从而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

猜你喜欢

课程理念认识积极性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
学而明 学而悟 学而用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