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辩课堂”对外语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017-05-10关如梦王少凯

速读·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思辨能力外语创新能力

关如梦 王少凯

摘要:本文通过对外语创新能力重新解读,结合“思辩课堂”具体课堂教学实践,探讨“思辩课堂”与外语创新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思辩课堂;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外语

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化的深入对外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型外语人才,即掌握外语之外的其它背景知识并且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外语人才。

1.外语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长期以来,外语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往往被错误地认为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而忽视国际文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走上社会后往往会面临许多既尖锐又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从问题的提出到制定出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案,都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思维。外语创新能力是外语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外语创新能力包括两方面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就是思维创新能力和丰富学生除英语之外其它的背景知识,其中思辨能力在外语创新能力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已是当前国内外语界的基本共识。

2.思辩课堂的教学模式

思辨能力的“思”与“辨”体现的就是外语创新能力的要求,“思”是思考,经过思考之后把接收到的外语知识进行重新编码并加工成自己的,同時“思”还意味着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思考,思考和所学知识相关的其它背景知识;“辨”是分辨,是批判性的对待所学的知识,有选择的接受。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思辩课堂,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外语创新能力。在思辩课堂中,教师转变传统的授课模式,以结合社会对外语类人才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为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前面讲授,学生坐在下面听,很少有互动,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学生机械式的思维方式以及学习的惰性,在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方面往往收效甚微。而思辩课堂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创新交流,多角度地、批判地看待问题、讨论问题,提出自己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思辩课堂的中心是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思辨能力来帮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实践证明,在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充足的语言信息输入后,学生会不断进行学习,同时更新已有的知识信息库,通过对知识信息不断地学习、更新、调整以及整合,他们思维变得更加开阔,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思辩课堂对外语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思辩课堂取得的最大的成果,就是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外语创新能力。由于在思辩课堂的开始,教师已经交代给学生当今社会对外语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是什么,然后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准备每一堂课,完成对每一堂课的讲解,明白了自己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并在准备每堂课的时候都按照社会对外语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来要求自己。思辩课堂实现了教学氛围的创新,做到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现学生间的互动,通过让学生讨论,学生讲解,学生总结出答案的方式,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进来,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由于实践中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小组讨论、课堂辩论、角色扮演、分组调研等,每种活动都需要学生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学生问的互动。同时,在课堂上,当每组同学在前面陈述自己观点的同时,下面的同学可以随时打断进行提问,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学生间的互动,并利用学生间的互动使他们共同探索、互相启发、彼此激励,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思辩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教师只是充当辅助角色,学生自始至终完成对一堂课的探索、研究、讨论及总结,整个课堂属于学生,教师只是在关键时刻出现,起到启发学生的作用。一般认为,创新能力包括两个方面: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思辩课堂实现了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实践中,思辩课堂鼓励学生自由探索、标新立异、敢持歧见,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批判性,做到了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充分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由于思辩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从准备课程到课上互动、讨论、质疑、提问、总结,学生全程参与其中,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能提出问题、会提出问题、会解答问题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热情,为学生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思辩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结合外语创新能力的要求,还为学生补充除英语之外的其它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外语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思辨能力外语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